1946年8月,大汉奸万里浪被枪决后,家人在收殓时,却发现这不是万里浪尸体。特务头子毛森对万家人说:“那天总共毙了十六个,你家万里浪肯定是装错了,你把另外十五个棺材都挖开,自然就找到了。”
一个清晨,枪声在上海江湾刑场回荡。大汉奸万里浪以及十五名同伙被执行死刑。他的家人前往领取遗体时,却在棺木中见到一个陌生人,彻底崩溃——那根本不是万里浪。
特务头子毛森冷冰冰地解释:“那天共执行十六人,肯定是装错了。你家万里浪不知埋在哪口棺材里,自己去翻吧,挖遍十五口棺材总能找到。”从毛森的话语中,没有一丝歉意,也没有一丝同情,仿佛这只是一件小事。
整个情节令人毛骨悚然:战争结束后,对汉奸的清算应该带来正义与安慰,但死者家属却被迫承担无尽的猜疑与漫无目的的搜索。他们像被丢弃在阴影里的玩偶,焦急地翻坟,却永远找不到那具属于丈夫、父亲的尸体。
这一切的冷漠与霸道,揭示了战后特务机构的本质。毛森并非在掩盖失误,而是有意制造混乱,彻底摧毁人性与秩序的尊严。在那样一个乱世,少数权力者掌控生死,死者甚至没有资格安葬自己
这件事,不只是一个家族悲剧,也是国家对法治缺失的一面照妖镜:政治斗争与复仇充斥其中,普通人的尊严与基本人性,则被任意践踏。
直到今天,万里浪的尸身究竟在哪里?家人的寻找是否还有希望?这些问题无人给出答案。
只留下那十五口棺材,和一个冷冷的命令,永远提醒我们:在权力面前,正义往往是最脆弱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