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欠了我们家400块大洋,现在我们家有困难,能先还给我们吗?”2015年孝感

波览历史 2024-08-06 22:19:01

“红军欠了我们家400块大洋,现在我们家有困难,能先还给我们吗?”2015年孝感市人民政府,一位年迈的老人拿着一张泛黄的旧纸条说道。   2015年,孝感市人民政府的大厅里,发生了一件令所有人都新奇万分的事——一位年迈的老人拿着一张有些时日的“字据”,向政府的员工寻求援助。   只见那张泛黄翘边的纸上,写着这样两列大字:“红军借大洋四百块,待革命胜利后归还”,落款处是“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七大队孝感县特务营第一分队”,时间则是久远的1930年,还敲了几个看上去很有分量的红章。   原来,这名老人是来“讨债”的。老人自称杨明荣,自己的爷爷在上个世纪时是当地有名的富甲大商,曾借给长途跋涉的红军们400两大洋,就此留下了这张字条。   如今家族没落,祖产也已被用尽,面临着巨大生活压力的杨明荣,便想起了祖辈曾告诉自己的这段往事,以及当时留下的这张字条。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来到了孝感市人民政府,向工作人员说明了自己的诉求。   1927年时,国民党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当时尚处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不得不四处转移、休养生息。   然而即便躲过了国民党的追捕,生存和物资也是个巨大的问题。1930年时,红军的粮食已所剩无几,弹药也没多少了,眼看就要寸步难行。   然而即便如此,红军也从未起过动用群众一针一线的念头。   没过多久,红军又来到了湖北孝感。最初,战士们仍然维持着艰苦的生活,宁愿吃野菜、啃树皮,也不向群众求助。但随着资源日渐告急,红军不得不向老百姓们募集物资。   当时,杨明荣的爷爷被红军的意志所打动,毅然决然地拿出了整整400块银元,表示要捐赠给队伍做“革命资金”,然而,当时的红军小队长执意要写下借条,并郑重承诺:“大爷,这是我们借的,等到革命胜利之后,欢迎您拿着借条去政府兑换!”   杨明荣的爷爷便收下了借条,将其代代传了下去,并将这段故事一并告知了后代。杨明荣一直以祖上的这段经历为荣,若不是近年来实在为生活所困,他绝不会想来问政府“要钱”。   听完这段经历,孝感市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们也不禁感慨万分,在鉴定过真伪、进行过商议后,政府根据当时400大洋的购买力,为杨明荣兑现了4万人民币,还给他置办了医保和多重帮助,一举解决了他的大部分难题。   一张欠条、一份承诺,跨越了80多年的岁月,见证了共产党发展的光辉历程,也化为了一桩美谈。

0 阅读:313

评论列表

岁月静好

岁月静好

1
2024-08-06 22:33

这张借条4万也买不到。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