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刚和朱德完婚不到一年的伍若兰被捕,国民党对她百般折磨,劝她投降。伍若

春秋谈国际说 2024-05-27 17:37:09

1929年,刚和朱德完婚不到一年的伍若兰被捕,国民党对她百般折磨,劝她投降。伍若兰打死不从,最终被国民党残忍杀害……

在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之下,有一朵兰花大方开放着,它香气四溢、透人心扉,这是因为爱国革命者伍若兰的灵魂栖居在这里,她不畏牺牲、忠诚革命的精神始终告示着理想者们不可磨灭的尊严,她的生命将在这里永久开放……

1903年,伍若兰出生湖南耒阳县。

父亲曾经是私塾老师,母亲在家中照顾他们六个孩子的日常生活。虽然不出身豪门,但伍若兰从小受到的教育也培养了她不拘小节、善良勇敢的美好品质。

伍若兰从小便展现出过人的胆识,她嫉恶如仇,非常痛恨那些欺负老实人的地主流氓。

四岁的时候,辛亥革命还没爆发,裹脚的陋习还比较流行,奶奶给她裹了脚。

谁知穿上小鞋后走路十分疼,小若兰说什么也不从了,村里的人都劝她,然而她十分坚定,刚裹上她就自己松掉了。

村里的族长知道了,十分生气,她叫来伍若兰的家人,对他们大肆训斥,然而伍若兰并没有被吓到,她说:“嫁不出去是我自己的事,我就是不裹”。

进步的思想和不屈的性格使她没有受到先辈封建思想的束缚。

伍若兰自幼酷爱读书,21岁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考入了湖南省第三女子师范学校。

她思想进步,忧国忧民,始终走在革命的前列。五卅运动时,她组织学生参与罢课游行,抵制日货。

她进步的行为和优秀独立的品质吸引了共产党的注意。

1926年,通过学校的党组织,由毛泽建介绍,伍若兰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在白色恐怖猖獗的1927年,伍若兰并没有被国民党的屠杀吓倒,这场革命的大暴雨为党组织筛选出了最忠诚的信念者。

伍若兰深知从事革命的危险性,但她并不怕死,此时的她已经被国民党重点通缉,然而她还坚持带领革命伙伴从事地下工作,有一次敌人都追到了村口,她凭借迅速机敏反应躲开了敌人的抓捕。

1927年12月,她还带着几名女同志打击乡下的土豪劣绅。大半夜他们几人摸到害人的县长家门口,将他的门上贴满了革命标语,上面写着:“先杀反动官吏,后杀土豪劣绅”县长这下子被吓得不轻,找借口连夜逃离了家里。

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异于常人的胆识,让伍若兰名声越来越大。

1928年2月,朱德的部队恰好攻克了耒阳县。伍若兰带领妇女欢迎战士们的到来,给他们宣传革命道理,还主动送水,抬担架。先进的思想加上能干的素质,很快吸引了朱德的注意。

伍若兰发现队伍里的战士很多没有鞋子穿,于是她组织县里的妇女为战士们编织稀少的草鞋。

伍若兰带着一双布鞋找到了朱德。上面留有一张字条,只见几行整齐的字体,上面写着伍若兰对朱德革命事迹的欣赏和认同。

就这样二人的来往越来越多,他们彼此互生爱慕,很快便结婚了。

然而革命的道路曲折,个人的命运也被深深牵连着,二人的幸福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

1929年,国民党大军突破湘赣边界的防守,不断向井冈山逼近。此时的朱德部队刚来到井冈山不久,根据地还在建设中,革命力量还未壮大。

无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毛泽东和朱德只得带着部队逃离。

1929年2月,国民党军刘士毅的手下穿过了红军的警戒线,来到了朱德夫妇的住处。

情况十分危急,伍若兰先察觉到了敌情,她告诉朱德快去通知大部队,自己来到院子里,大喊了一声:“你们是哪来的,军长一夜未归,快去把他找回来啊”

恰逢此时,一位丫头进来了,对伍若兰说:“朱太太,您先洗把脸吧”敌人迅速反应过来,这可能是朱德的夫人,于是赶紧命令搜查房屋,但此时朱德已经跑出去找“自己”了。

正是这几分钟的时间,为朱德迎来了脱身的机会。

伍若兰被捕后,国民党对她进行了惨绝人寰的折磨,各种酷刑轮番折磨着她的身体,侵扰着她的意志。然而伍若兰打死不松口,誓死不背叛朱德,更不会轻易背叛革命。

敌人见伍若兰不肯松口,于是便说:“你现在还怀着身孕,只要你肯与朱德脱离关系,我保你们母子后半生荣华富贵”。

伍若兰清楚这是敌人的政治诱降,自从踏上革命路的一刻,她就誓死献身革命,富贵于她,浮云而已。

敌人见从她嘴里套不出任何有用的话,于是气急败坏。刘士毅下令将她处死。

出淤泥不染、自强不息、心系革命,不怕牺牲的伍若兰就这么倒在了敌人的刀下。她就像生机勃勃、坚贞不屈的兰花,在井冈山下大方开放,面对严酷的环境宣示着自己不可磨灭的尊严。

此后半生,每每看到兰花,朱德都会想起自己曾经最心爱,最认同他理想的妻子,他知道,兰花能熬过每一个寒冬,新中国也是在伍若兰这批坚强不屈的革命者的努力下得以重生。

0 阅读:68
春秋谈国际说

春秋谈国际说

国际新闻发烧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