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屏风,关屋图及澪标图。日本国宝,俵屋宗达画,静嘉堂美术馆藏。
《源氏物语》由一位贵族出身的宫女创作,小说围绕虚构的源氏公子(又称“光之君”)展开——他英俊、泛爱、不受伦理约束,描绘了宫廷生活的唯美与阴谋。故事通过54个彼此联系的章节展开,作者用大量笔墨用以描写金屋藏娇的情人、一时的爱人、孩子、忠诚的家臣和源氏兄弟。源氏是个花花公子,又神经过敏,他像唐璜,又像哈姆雷特。他会悔恨,会内疚,时而沮丧,时而自怜,还容易落泪。在《源氏物语》完稿前,其中的章节就开始在宫廷内外流传,很快作者便小有名气,人们称她“紫式部夫人”,那正是她书中主要的女性角色,源氏重要的爱人。
《源氏物语》是世界第一部长篇小说,而且是日本本土文学艺术的一次里程碑式的尝试,于是日本历代艺术家都喜欢将其作为艺术主题,在画册、手卷、立轴、大型屏风上赋予故事以视觉形态。17世纪初(明代末年)的名画家,被称为“琳派之祖”的俵屋宗达的亲笔屏风就是其中的经典作品。屏风中澪标图画的是源氏公子乘船去住吉拜神,明石道人祈祷的情形。关屋图画的是源氏公子去石山寺拜佛,路遇空蝉夫人一行的景象。
俵屋宗达姓喜多川,“俵屋”并不是宗达的姓,而是宗达所开的一家画廊的商号。也就是说“俵屋”是个商标名,是画师的个人品牌,类似于设计师三宅一生创办了个人品牌“ISSEY MIYAKE”一样。宗达深受后水尾天皇赏识,并获得了“法桥”这个画家最高荣誉尊号。宗达大约在1640年之前去世,他去世后20年,尾形光琳出生,继承了宗达的衣钵,把华丽的琳派发扬光大 —— 这个画派极为奇怪的地方就是,每一代的宗师都没有见过前一代。
1631年9月13日,俵屋宗达为京都醍醐寺完成了这对屏风,题款是法桥宗达,印文是“对青轩”。1896年醍醐寺将屏风送给岩崎弥之助,然后入藏静嘉堂美术馆。
#谢田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