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债余额为2.42万亿美元,3.2万亿外储里只有7800亿是活钱?

财经 03-31 阅读:634 评论:1

3月28日,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发布了一系列与外债有关的数据,截止时间为2024年12月末。

数据显示,我国的全口径外债总额为2.42万亿美元,其中1.06万亿美元为中长期外债、1.36万亿美元为短期外债。

与此同时,外汇局此前公布的外汇储备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共计3.2万亿美元。

2.42万亿美元的对外债务、3.2万亿美元的外汇资产,是否意味着中国能够实际动用的净外汇储备是两者之差,也就是7800亿美元呢?

不少人持有这样的观点,认为别看中国的外储规模长期维持在3万亿美元甚至3.2万亿美元以上,实际上大部分是债务,扣掉债务后的实际外储只有数千亿美元,对14.1亿人口的国家而言不算多。

账可不是这么算的,这种观点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2.42万亿美元外债中有1.2万亿是人民币外债。

根据外汇局介绍,全口径外债中有一半是人民币外债,即归还时不需要动用外汇储备,欠债的主体使用人民币归还就可以了。

需要使用外汇偿还的是剩下的1.2万亿美元左右的外债,其中的大头是美元债务,占比为80%、8%是欧元债务、5%是日元债务。

第二,属于中国政府机构的债务不到6000亿美元。

什么是全口径债务?指的是所有主体欠的外债,包括政府、央行、金融机构、各类企业和公司等。广义政府的外债余额为4069亿美元,加上央行的1092亿美元外债,一共是5161亿美元,这块属于我国政府机构需要偿还的资金。

按照第一点提到的一半是人民币债务、一半是外币债务计算,5161亿美元政府机构外债里只有2580.5亿美元需要政府使用外汇偿还。

第三,外汇储备未加上企业和个人的拥有的外汇。

外债的统计口径是全部主体的对外负债总额,而外汇储备不是全部主体持有的外汇,只是货币当局拥有的各类外国债权之和。

根据外汇储备的定义,企业和居民结 汇形成的商业银行外汇资产,以及企业和居民对外交往赚得的外 汇及外币存款,不属于外汇储备;商业银行的自有外汇也不属于外汇储备。这意味着能够用于偿还外债的资产算少了。

比如,某商业银行欠了100亿美元的外债,算入2.42万亿美元的全口径外债中;同时,该行还有120亿美元的各类外汇资产,却没有算进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里去。

纠正这三个方面的错误认知后,我们便能够得出清晰的结论了,即我国官方拥有的扣掉外债的净外汇资产远多于7800亿美元。

这些外汇中绝大部分是美元或美元类资产,除了用于购买外国商品、对外投资、偿还外债外,还起到了稳定人民币汇率的重要作用,能够在汇率出现波动时在国际外汇市场买入离岸人民币、抛售美元。

另外,相比于美国,中国的对外债务无论从规模还是比例上而言都是比较少的。

美国政府发行了超过36万亿美元的美债,其中外国政府和机构持有的就有8.5万亿美元之多,占美国GDP的29%;中国政府及央行的外债总额只占2024年GDP的2.7%。

同时,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所以我们的外债风险是可控的,与外汇储备的比例是合理的。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5-04-01 12:37:17

    外汇储备不合理,太多了,还是多搞一些实物资源储备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