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标签: 陈云

林彪是天下无敌的元帅,在“四平保卫战”中,却差点被国民党中将杜聿明打得全军覆没。

林彪是天下无敌的元帅,在“四平保卫战”中,却差点被国民党中将杜聿明打得全军覆没。

林彪是天下无敌的元帅,在“四平保卫战”中,却差点被国民党中将杜聿明打得全军覆没。是林彪指挥出错了吗?绝对不是!那是为什么呢?1946年5月18日,林彪忍痛放弃四平城,向松花江以北撤退。撤退计划非常隐秘,却不断遭到国民党围追堵截,致使东北民主联军损失惨重。林彪很疑惑,从四平撤出后,无论怎么变阵,都甩不开敌人追击,国民党对他的去向了如指掌!难道指挥部里出了叛徒?1946年4月,林彪为实现毛泽东主席以打促和的战略意图,率指挥部移驻梨树,统帅10余万东北民主联军,死守四平城。4月18日,东北保安司令杜聿明命令国民党4个军(20余万人)“立即进攻四平”,四平保卫战打响。此时,国民党在东北有6个军30余万人,东北民主联军仅有12万人。国共武器装备差距极大,苏联撤走前答应给共产党的装备很多都没有落实,有些部队枪都没配齐,国民党新1军等又是全美械部队。在这样的艰苦的条件下,林彪率部与国民党血战31天,至5月18日,四平城周围战略要点全被国民党占领,四平陷落已不可挽回,再不退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林彪上报军委危急军情后,直接下达了撤退命令。5月18日夜,东北民主联军秘密撤离四平城,直到19日13时,被打怕的国民党71军才忐忑不安地进了城,接收了共军留下的一座空城,极其壮烈的“四平保卫战”结束了。此役,国民党死伤1万多人,东北民主联军伤亡8000余人,全部是解放军的骨干,团营级干部中,有很多都是参加过长征的勇士。东北民主联军主动撤出后,直接向北满方向进行转移。可是无论林彪如何变阵,国民党总是能死死咬住联军撤退的路线,给联军造成了重大伤亡,有些国民党部队甚至一改往日胆小慎微的脾气,几个兵就敢开着车在后面猛追。对战场十分敏感的林彪,警觉地发现了端倪,肯定是指挥部里出了问题。他连忙安排人去查,一查果然发现问题,指挥部里的作战科副科长王继芳不见了!王继芳是参加过长征的红小鬼,后来在延安学习时被林彪看中,调到身边当作战科副科长,可见林彪对王继芳的看重。在指挥部进驻梨树镇后,王继芳与梨树镇一位国民党三青团女区队长相爱了,看到林彪要弃守四平后,认为林彪大势已去,他对共产党失去了信心,由是趁撤退时携带机密文件投靠了国民党。杜聿明喜出望外,以贵宾礼遇迎接王继芳,并升任他为少将参议。王继芳也感激涕零,把他所知东北民主联军的所有机密都告诉了杜聿明。由于王继芳的叛变,国民党更改了电台密码,东北民主联军无法侦获国民党的消息。杜聿明则根据王继芳提供的密码,监听东北民主联军的电台,很快就找到了林彪的位置,并一路追击,给东北民主联军造成了巨大损失。东北民主联军一直向松花江以北撤退,一路伤亡7000多人,直退到根据地,才总算结束了这次满怀伤痛的长途行军。林彪作为优秀的军事家,被军内尊称为“韩信”,他岂是易与之辈。退出大城市后,他和高岗、陈云等人拿出看家本领在农村搞土改,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并以此与国民党展开了大规模作战。仅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就拉起了70余万精锐大军,在林彪嘎嘣嚼着黄豆的声音中,国民党55万大军被击毙、俘虏殆尽,从此拉开了解放全中国的大幕。叛徒当然不会有好下场,王继芳死心塌地跟随蒋介石,在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南时,于重庆抓获了王继芳。四野将士听说后,让人把他押到武汉,审判后直接枪毙,以慰因他牺牲将士的在天之灵。王继芳当时如果想到共产党能夺得天下,肯定不会叛变,凭他的资格,说不定1955年可以封少将军衔,可惜他永远没有机会了,而且永远钉在了共和国的耻辱柱上。
有一次,华国锋派汪东兴去看望邓小平,让他在出来工作之前,写一个文件。邓小平却明确

有一次,华国锋派汪东兴去看望邓小平,让他在出来工作之前,写一个文件。邓小平却明确

有一次,华国锋派汪东兴去看望邓小平,让他在出来工作之前,写一个文件。邓小平却明确拒绝,说他出不出来工作没有关系,但绝不写这样的文件。到底是什么文件呢?粉碎四人帮之后,关于让邓小平复出工作的呼声越来越高,最开始是开国上将王震和陈云在中央大会上提议,华国锋没有点头。然后是叶剑英元帅。叶帅对华国锋说,小平同志是我们党内难得的人才,现在很多老同志,包括全国人民都要求让小平同志出来工作,我们应该顺应民心,顺应潮流。“顺应民心,顺应潮流”,这八个字的分量很重,更何况是从叶剑英元帅口中说出来的。华国锋不能再无动于衷了,他表示说要在一个适当的时候,让小平出来工作。什么时候是才是适当的时候?华国锋没有明说,他派汪东兴去来看望邓小平,和邓小平谈话。汪东兴当时是中央办公厅主任,显然他是代表华国锋前来的。汪东兴和邓小平是很熟悉的。邓小平第三次被打倒后,毛主席不让别人插手邓小平的问题,而让汪东兴负责,邓小平有事,也是通过汪东兴和毛主席联系的。汪东兴要求邓小平确认,“天安门事件”是反革命事件,并发一个文件,印发全党。这也是华国锋提出的复出条件。“天安门事件”是群众为了悼念周总理而进行的一场正义行为,是革命的。可当时“天安门事件”却被定性为反革命事件,甚至有人诬陷说邓小平是这一事件的总后台。邓小平因此被第三次打倒,撤销了一切职务。他对周总理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始终认为“天安门事件”是正义的。如今汪东兴代表华国锋,提出了这么一个条件,邓小平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呢?如果同意了,就可以很快复出工作,恢复职务。可邓小平就是邓小平,毛主席说他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在原则性问题上,在大是大非问题上,邓小平从来都是坚决不让步的。他十分明确地拒绝了这一要求,义正词严地说道,我出不出来工作没有关系,但“天安门事件”是革命的行动,并不是反革命。邓小平绝不会为了个人荣辱,而说违心的话。在这个问题上绝不妥协。邓公不愧是一代伟人!操守凛然,风骨傲然!汪东兴回去向华国锋汇报,华国锋表示很无奈。那么,他会因此而继续反对邓小平复出工作吗?没有。邓小平复出工作已经是大势所向,人心所向,谁也阻挡不了。华国锋只好收回这个条件,顺应人心,顺应潮流,让邓小平复出工作。1978年,中央为“天安门事件”平反,指出“天安门事件”完全是正义的革命行动。
邓小平晚年谈到了第一代领导集体,主要有七个人,即毛主席,刘少奇,周总理,朱老总,

邓小平晚年谈到了第一代领导集体,主要有七个人,即毛主席,刘少奇,周总理,朱老总,

邓小平晚年谈到了第一代领导集体,主要有七个人,即毛主席,刘少奇,周总理,朱老总,陈云,邓小平,还有林彪。他们都是政治局常委。有人可能比较好奇,这里面怎么没有彭老总呢?彭老总的元帅排名仅次于朱老总,在林彪之前。为什么他不是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原因很简单,因为彭老总一生都没能入常,不是常委,没有进入最高领导核心。
1989年邓小平谈第一代领导集体,有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朱老总,陈云,然后还

1989年邓小平谈第一代领导集体,有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朱老总,陈云,然后还

1989年邓小平谈第一代领导集体,有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朱老总,陈云,然后还有他自己,最后邓小平又说了一个名字,那个时候还有林彪。在八九十年代,林彪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名字,很多第四野战军的将领都受到了牵连。邓小平却并不避讳,公开提到林彪的名字,因为那是历史史实,是客观存在的,不容抹杀的。邓公伟大。
抗美援朝作战之前,中央开了两次会议讨论,在这两次会议上,身为第四野战军司令员的林

抗美援朝作战之前,中央开了两次会议讨论,在这两次会议上,身为第四野战军司令员的林

抗美援朝作战之前,中央开了两次会议讨论,在这两次会议上,身为第四野战军司令员的林彪,两次反对出兵。林彪的态度还是很有影响力的。陈云问了毛主席一个问题,我们出兵后,美国是否会轰炸我国?毛主席回答说,不一定。事实证明,毛主席的分析是对的。毛主席最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