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标签: 资治通鉴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38天。听到公孙卿说神仙喜欢住楼房,汉武帝就修建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38天。听到公孙卿说神仙喜欢住楼房,汉武帝就修建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38天。听到公孙卿说神仙喜欢住楼房,汉武帝就修建了多处楼观,还扩建了宫室。燕人卫满自立为王,在汉惠帝和汉高后时期,成为汉朝的外臣,帮助确保蛮夷不侵犯汉朝辽东边界,但也不阻止蛮夷进京...
《资治通鉴》的黑色幽默:为什么历史上最聪明的人往往死得最惨?聪明到巅峰的李斯,

《资治通鉴》的黑色幽默:为什么历史上最聪明的人往往死得最惨?聪明到巅峰的李斯,

《资治通鉴》的黑色幽默:为什么历史上最聪明的人往往死得最惨?聪明到巅峰的李斯,死得比狗还不如,张良、贾诩靠着“躺”保住一条命。杨修死在一句“鸡肋”,苏秦张仪嘴皮子厉害,却死于利嘴招祸。一本书记录了几百年的...
《资治通鉴》的黑色幽默:为什么历史上最聪明的人往往死得最惨?​《资治通鉴》记载的413位宰相中,超过

《资治通鉴》的黑色幽默:为什么历史上最聪明的人往往死得最惨?​《资治通鉴》记载的413位宰相中,超过

《资治通鉴》的黑色幽默:为什么历史上最聪明的人往往死得最惨?《资治通鉴》记载的413位宰相中,超过60%不得善终;那些被誉为“算无遗策”的谋士,结局多是身首异处。司马光冷眼记录了一个扎心真相:在权力的牌桌上,才华和...
《资治通鉴》记载的413位宰相中,超过60%不得善终;那些被誉为“算无遗策”的谋

《资治通鉴》记载的413位宰相中,超过60%不得善终;那些被誉为“算无遗策”的谋

《资治通鉴》记载的413位宰相中,超过60%不得善终;那些被誉为“算无遗策”的谋士,结局多是身首异处 这组数字像把钝刀子,割在两千多年的官场上。商鞅变法强秦,最后被车裂在咸阳街头,百姓争着分食他的肉;李斯辅佐秦始皇...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36天。在桑弘羊的治理下,汉朝粮食满仓,财物富饶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36天。在桑弘羊的治理下,汉朝粮食满仓,财物富饶,桑弘羊也得以升官。天空有异星出现,官员解释为上天对汉武帝的赞誉。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35天。东方朔劝阻了汉武帝亲自出海求仙的想法。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35天。东方朔劝阻了汉武帝亲自出海求仙的想法。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35天。东方朔劝阻了汉武帝亲自出海求仙的想法。桑弘羊创立平准法,流通天下货物,平抑天下物价。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35天。东方朔劝阻了汉武帝亲自出海求仙的想法。来源:日月见证岁月 ...
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有用吗|很多人阅读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结

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有用吗|很多人阅读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结

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有用吗| 很多人阅读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结果是无用的。司马老头专门为皇帝写了资治通鉴,结果呢,皇帝不吸取历史教训,宋朝依旧灭亡。人的本质是自私贪婪的,为了追求稳定性和优越性,绝不会...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34天。汉武帝封禅泰山后,把当年定为元封元年,并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34天。汉武帝封禅泰山后,把当年定为元封元年,并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34天。汉武帝封禅泰山后,把当年定为元封元年,并免除出巡所经过地方的田租赋税。汉武帝甚至想亲自出海找神仙,被东方朔劝阻。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33天。汉武帝虔诚祭祀天神和地神。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33天。汉武帝虔诚祭祀天神和地神。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33天。汉武帝虔诚祭祀天神和地神。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33天。汉武帝虔诚祭祀天神和地神。来源:日月见证岁月 发表时间:2025/07/10 12:19:19
读《史记》和《资治通鉴》这两部经典历史书,很容易搞混它们写了啥,写到啥时候?[熊

读《史记》和《资治通鉴》这两部经典历史书,很容易搞混它们写了啥,写到啥时候?[熊

读《史记》和《资治通鉴》这两部经典历史书,很容易搞混它们写了啥,写到啥时候?《史记》的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前后,大约在公元前100年左右,他自己生活在西汉,书自然就写到他那个时代为止了,总不能预知未来...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32天。汉武帝祭祀了太室,又去东海祭祀神仙。有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32天。汉武帝祭祀了太室,又去东海祭祀神仙。有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32天。汉武帝祭祀了太室,又去东海祭祀神仙。有数千人说海中有神仙,结果汉武帝就把他们派到海上找神仙去了。

从来不认为《资治通鉴》比《史记伟大》因为司马迁写历史,不单纯写帝王将相,写的是

从来不认为《资治通鉴》比《史记伟大》。因为司马迁写历史,不单纯写帝王将相,写的是历史各个阶层的正能量。而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本意,是写一部帝王治国教科书,告诉大宋皇帝如何治理国家,处理社国内矛盾,国外威胁,君...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29天。汉武帝要封禅泰山,却发现没有相应礼仪记载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29天。汉武帝要封禅泰山,却发现没有相应礼仪记载,只能先制定封禅礼仪,过程一波三折。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29天。汉武帝要封禅泰山,却发现没有相应礼仪记载 来源:日月见证岁月 发表...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28天。汉武帝派兵驱逐匈奴,使其不能阻拦汉使去西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28天。汉武帝派兵驱逐匈奴,使其不能阻拦汉使去西域,但出塞几千里都不见匈奴一人。卜式直言物价贵,得罪了汉武帝。司马相如临终还为汉武帝歌功颂德,并劝汉武帝封禅泰山,感动了汉武帝。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27天。看到张骞因为出使西域而地位尊贵,他的部下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27天。看到张骞因为出使西域而地位尊贵,他的部下便竞相效仿,纷纷要求出使。这些使者会偷拿带回的外国礼节财物,贱卖换钱。汉武帝为了让他们愿意再次出使,故意治他们重罪,让他们出使赎罪。...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25天。东越请求随汉军攻打南越,却两面下注,等到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25天。东越请求随汉军攻打南越,却两面下注,等到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25天。东越请求随汉军攻打南越,却两面下注,等到汉军灭亡南越,东越军还未到。汉军将领杨仆奏请灭掉东越。东越知道后,便造反,杀了汉朝三地校尉。汉武帝打算派杨仆灭东越,但杨仆因刚灭了南越...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26天。汉武帝想派杨仆灭东越,先是历数杨仆的过失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26天。汉武帝想派杨仆灭东越,先是历数杨仆的过失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26天。汉武帝想派杨仆灭东越,先是历数杨仆的过失,使其惶恐下死战决心,之后才点将出征。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24天。汉武帝去验看公孙卿所说的神迹,原本有怀疑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24天。汉武帝去验看公孙卿所说的神迹,原本有怀疑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24天。汉武帝去验看公孙卿所说的神迹,原本有怀疑,却被公孙卿说服了。南夷且兰部族造反,结果被迅速平定,成为汉朝一个郡。其他部族害怕,纷纷归属汉朝,由汉朝设郡并任命官吏。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23天。汉武帝派出四位将军讨伐南越,结果仅楼船将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23天。汉武帝派出四位将军讨伐南越,结果仅楼船将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23天。汉武帝派出四位将军讨伐南越,结果仅楼船将军和伏波将军两位就把南越灭了。其后,汉朝把南越划分为九个郡。

这是别具一格的一次解读,说实话,我之前从来不知道一部《资治通鉴》能有如此格局,史

这是别具一格的一次解读,说实话,我之前从来不知道一部《资治通鉴》能有如此格局,史书中有哪些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很残酷的话?通过这位智者的深刻解读,让我受益匪浅,果然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几千年来,人来人往,...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22天。当时汉朝九卿都管事,丞相被架空了,国家大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22天。当时汉朝九卿都管事,丞相被架空了,国家大事不经过丞相,也不由丞相决定。汉武帝发现栾大去找神仙是骗他的,于是杀了栾大,推荐栾大的也被处死。

购买《明通鉴》《清通鉴》的原因:我已读完《史记》《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想继

购买《明通鉴》《清通鉴》的原因:我已读完《史记》《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想继续了解明朝、清朝历史。购买《胡林翼集》的原因:敬佩胡林翼,想了解他为湘军集团崛起壮大所作的工作。所以网购了这三套书。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07天。张汤得罪人太多,最后身死。汉武帝把审查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07天。张汤得罪人太多,最后身死。汉武帝把审查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07天。张汤得罪人太多,最后身死。汉武帝把审查张汤的事交给减宣,而减宣与张汤本就有矛盾。张汤把三长史当作小吏对待,欺凌羞辱,得罪了三长史。丞相庄青翟与张汤约好就有人盗挖汉文帝陵园埋的...

资治通鉴有句话很精彩:“众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不治者,义不足也。想扩大队伍

资治通鉴有句话很精彩:“众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不治者,义不足也。想扩大队伍,怕人心不归,就得施行仁;拉起了队伍,怕指东打西,就是施行义。对外靠仁,对内靠义,是一种均衡,不是割裂。拉拢人心的时候,多讲点仁,上纲...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06天。济东王竟以抢劫杀人为乐。张汤遇上猪队友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06天。济东王竟以抢劫杀人为乐。张汤遇上猪队友鲁谒居的弟弟,被告发有罪,自杀了。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06天。汉武帝元鼎元年五月,大赦天下。济东王刘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06天。汉武帝元鼎元年五月,大赦天下。济东王刘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06天。汉武帝元鼎元年五月,大赦天下。济东王刘彭离喜欢在夜里带着家奴和亡命少年去杀人抢劫,已发现的被他杀害的人有一百多,因此他被废除王爵并贬到上庸去了。元鼎二年,张汤因罪自杀。张汤是...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04天。九月,霍去病去世,汉武帝很伤心,给他造了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04天。九月,霍去病去世,汉武帝很伤心,给他造了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04天。九月,霍去病去世,汉武帝很伤心,给他造了像祁连山形状的墓冢。霍仲孺辞官回家,娶妻,生了儿子霍光。霍去病长大后才知道霍仲孺是他父亲。有一次霍去病出击打匈奴,路过河东,就顺便见了...

历史上有哪些如神一般存在的人物?我知道你想说谁,但是第一次看到从一部《资治通鉴》

我知道你想说谁,但是第一次看到从一部《资治通鉴》出发,总结出如此厉害的人物,真乃大丈夫,不得不服!读史使人明智,资治通鉴恰恰是那最应多读的一部史书。读完作者的文章,突然感觉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所感悟,可以降维打击,...
资治通鉴有句话:“苟非其人,虽强必毙。若不得其人,就算实力强、资源多、底子厚

资治通鉴有句话:“苟非其人,虽强必毙。若不得其人,就算实力强、资源多、底子厚

资治通鉴有句话:“苟非其人,虽强必毙。若不得其人,就算实力强、资源多、底子厚、能力好,结局也是失败。一般人做事,总是想我够不够努力,够不够幸运。有位演员说,从后往前看觉得是努力,但是从前往后看,顺着时间线看,...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03天。汉武帝颁布缗钱令后,百姓还是不肯出钱资助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03天。汉武帝颁布缗钱令后,百姓还是不肯出钱资助国家,杨可便大规模惩治隐藏财产的人。义纵认为杨可扰民,就派人抓杨可派出的人。汉武帝以义纵抗旨为由,处死了他。李敢认为是大将军卫青害得他...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02天。汉武帝病倒,医生和巫师都看了,治不好。听

看帝王权谋,抄《资治通鉴》第102天。汉武帝病倒,医生和巫师都看了,治不好。听说上郡有巫师,发病时能鬼神附体,于是汉武帝把他召到甘泉宫养着,等他发病,神仙附体时,汉武帝便派人去问神灵。神灵让汉武帝不用担心病情,好...

真是个狠人!见过会读书的,但我没见过能把一部《资治通鉴》琢磨得如此淋漓尽致的大师

见过会读书的,但我没见过能把一部《资治通鉴》琢磨得如此淋漓尽致的大师,已经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地步!资治通鉴记载了长达1300年的历史,如果理解透彻了,比不看史的人,就相当于多出来1300年的生活经验,如果生活工作中,...

确实厉害,我从来想过会有一个人能把《资治通鉴》不厌其烦读这么多遍,并有如此深刻的

确实厉害,我从来想过会有一个人能把《资治通鉴》不厌其烦读这么多遍,并有如此深刻的韩感悟!可以这么说,《资治通鉴》即使用科幻的角度来看,也是非常震撼的,但是这是真实的历史,并不是科幻小说。《资治通鉴》前言中有这么...
资治通鉴这句话:“临军易将,兵家所忌,宜假日月,责其成功。朱儁讨贼久攻不下,

资治通鉴这句话:“临军易将,兵家所忌,宜假日月,责其成功。朱儁讨贼久攻不下,

资治通鉴这句话:“临军易将,兵家所忌,宜假日月,责其成功。朱儁讨贼久攻不下,有人劝皇帝换将。司空张温阻止,他说朱儁讨伐黄巾军已有功绩,率军南下,谋略已定;阵前换帅,是兵家大忌。应多给一点时间,才能成功。用人换人...
这一次我是真服了,这位大师能从一部《资治通鉴》中总结出如此深入的思考,他可谓是真

这一次我是真服了,这位大师能从一部《资治通鉴》中总结出如此深入的思考,他可谓是真

这一次我是真服了,这位大师能从一部《资治通鉴》中总结出如此深入的思考,他可谓是真正读懂了人性,参透了世界本质!通篇都是人性的博弈,讲究棋高一着,真是精彩。虽说“资治通鉴记载了长达1300年的历史,如果理解透彻了,比...
资治通鉴年轻的时候倒是看过,不过对于这个数据倒没核实过,不知是否属实!

资治通鉴年轻的时候倒是看过,不过对于这个数据倒没核实过,不知是否属实!

资治通鉴年轻的时候倒是看过,不过对于这个数据倒没核实过,不知是否属实!资治通鉴年轻的时候倒是看过,不过对于这个数据倒没核实过,不知是否属实!来源:去非 发表时间:2025/05/28 11:49:37
资治通鉴这句话指点迷津!为何人会迷失,多是丢了“原则”二字。“吾为梁使君谋,不

资治通鉴这句话指点迷津!为何人会迷失,多是丢了“原则”二字。“吾为梁使君谋,不

资治通鉴这句话指点迷津!为何人会迷失,多是丢了“原则”二字。“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这句话是盖勋对苏正和所说。东汉末武威郡长仗恃权贵贪污凶暴,苏正和调查举发他的罪行。结果州长梁鹄怕得罪中央要员,打算诛杀...
雷军56岁,为何说该读《资治通鉴》了?有人提出一个有趣观点:雷军56岁了,是时

雷军56岁,为何说该读《资治通鉴》了?有人提出一个有趣观点:雷军56岁了,是时

雷军56岁,为何说该读《资治通鉴》了?有人提出一个有趣观点:雷军56岁了,是时候要读《资治通鉴》!这背后,藏着商业与历史智慧的碰撞。有网友犀利点评:从商业角度看,雷军的做法没毛病,但似乎在人情世故上有所欠缺。做生意...
《资治通鉴》和《史记》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因二者都属于史书,且作者名字都只相差一个

《资治通鉴》和《史记》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因二者都属于史书,且作者名字都只相差一个

《资治通鉴》和《史记》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因二者都属于史书,且作者名字都只相差一个字,一个司马光,一个司马迁,所以很多人分不清这二者。《资治通鉴》和《史记》有很多看得见的区别,但它们之间最重要的是看不见的那部分...

《史记》与《资治通鉴》有啥区别?中国古代史学有两部巨著,《史记》和《资治通鉴

《史记》与《资治通鉴》有啥区别?中国古代史学有两部巨著,《史记》和《资治通鉴》。这两部书在历史叙述和价值取向方面存在不少区别,这与作者所处的时代、个人经历以及创作目的都有关系。在历史叙述方面,《史记》是纪传体...
关于哥舒翰的死因记载,《旧唐书》与《新唐书》《资治通鉴》记载不一,《旧唐书》载:

关于哥舒翰的死因记载,《旧唐书》与《新唐书》《资治通鉴》记载不一,《旧唐书》载:

关于哥舒翰的死因记载,《旧唐书》与《新唐书》《资治通鉴》记载不一,《旧唐书》载:“禄山知事不谐,遂闭翰于苑中,潜杀之。即安禄山得知哥舒翰招降不成后,将其关押后,又秘密将其杀害。而《新唐书》《资治通鉴》皆载,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