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标签: 中国共产党

1953年10月,当毛主席提出“共同富裕”概念时,毫不含糊地指出:“走资本主义道

1953年10月,当毛主席提出“共同富裕”概念时,毫不含糊地指出:“走资本主义道

1953年10月,当毛主席提出“共同富裕”概念时,毫不含糊地指出:“走资本主义道路,虽然可能增加产出,但需要很长时间,而且是一条痛苦的道路。”这种“痛苦”主要在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最终导致两极分化、贫富悬殊,这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相悖,更不符合人民的期望。毛主席明确表示:“我们不搞资本主义,这是毋庸置疑的。现在我们正在实行这种制度和计划,可以让国家年复一年地变得更加富裕、更加强大。这种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分享的,这种力量是全体人民共同拥有的。我们对实现共同富裕是有信心、有把握的。”这种“有把握”的表态展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具体而言,它确保了共同富裕、共同强大的实现,最终塑造了共同富裕的制度。换言之,正如毛主席所言,“全国大多数农民,要想摆脱贫困,改善生活,抵御灾害,就必须团结起来,共同迈向社会主义道路,这才能实现目标。”为了履行这一庄严承诺,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排除万难,引领中国人民向充满光明与伟大的目标阔步前行!这种信念和决心激励着我们为共同富裕的中国梦而努力,不懈追求着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退伍老兵痛斥自媒体农闹!解放前没有中国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你爷爷早就饿死了哪还

退伍老兵痛斥自媒体农闹!解放前没有中国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你爷爷早就饿死了哪还

退伍老兵痛斥自媒体农闹!解放前没有中国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你爷爷早就饿死了哪还有你?解放后没有国家的富农政策,你爹至今还光着屁股呢!闹啥闹?是不是日子好过就不知道感恩了?白眼狼喂熟了就开始本性暴露了?
1956年,一名外国记者问周总理:若蒋介石带着台湾回归中国,会怎么安排,会不会考

1956年,一名外国记者问周总理:若蒋介石带着台湾回归中国,会怎么安排,会不会考

1956年,一名外国记者问周总理:若蒋介石带着台湾回归中国,会怎么安排,会不会考虑给他一个部长职位?周总理的回答,让所有记者都为中国共产党竖起了大拇指。周恩来笑着回答:“部长太低了!如果蒋中正回归祖国,绝不会低于国务院总理的地位。”这句话迅速传遍全球,成为两岸关系史上的经典时刻。当时的国际背景十分微妙,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第七舰队仍在台海游弋,两岸军事对峙持续了7年,但1955年万隆会议后,中共开始调整对台策略,从“武力解放”转向“和平统一”。1956年春天,毛泽东委托章士钊前往香港,将一封亲笔信转交给蒋介石的心腹许孝炎,信中提出了著名的“一纲四目”:台湾回归后可保持高度自治,蒋介石仍掌握军政人事权。这些条件远超一般意义上的“投降条款”,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社会制度暂时不变,大陆还承诺提供经济援助,唯一的要求是外交权归中央,外国军事力量必须撤离。蒋介石收到消息后心情复杂,据解密的蒋介石日记显示,他曾多次在深夜思考这个提议,一方面,他对共产党仍存戒心;另一方面,台湾经济困难,美援也不稳定。1957年初,蒋介石秘密派遣宋宜山赴京探底,宋宜山是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也是蒋介石的老部下,他在北京受到周恩来和统战部长李维汉的接见,停留了一个多月。周恩来向宋宜山详细解释了具体安排:台湾可成立自治区,蒋介石可以担任全国政治协商的重要职务,甚至可以保留“总统”头衔,但前提是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美军必须撤走。宋宜山回台后,向蒋介石递交了一份详细的万字报告,报告中描述了大陆的诚意,也分析了和谈的可行性,但蒋介石最终选择了沉默,这份报告被束之高阁。拒绝和谈的原因很复杂,蒋介石担心这是“统战阴谋”,更依赖美国的军事保护。他还抱着“反攻大陆”的幻想,认为大陆政权不会稳定太久。与此同时台湾民众对大陆的提议反应不一,香港《大公报》当时报道,台胞来信激增了三倍,其中不少人认为条件“值得考虑”,但也有人担心回归后会受到政治清算。周恩来为了打消疑虑,曾公开表示:“个人恩怨可以放在一边,民族大义更重要。”他还动情地说:“奉化之墓庐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希望蒋介石能回故乡看看。1965年,曹聚仁再次充当密使,传递了蒋介石提出的六项条件:可以住在庐山,保留少量军队,担任“民主人士”等,但这时大陆的态度已经发生变化,认为条件过于苛刻。两岸错过了这次历史性的和解机会,此后随着美苏冷战加剧,台海局势再度紧张,和平统一的窗口逐渐关闭,直到1980年代,大陆才重新提出类似的政策框架。回望这段历史,周恩来的“总理级”承诺体现了超越党派恩怨的政治胸襟,在那个意识形态尖锐对立的年代,能够提出如此宽容的条件,确实需要极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这一政策也为后来的“一国两制”奠定了基础,1980年代的“叶九条”、“邓六条”都延续了同样的思路:在坚持“一个中国”前提下,允许台湾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蒋介石的拒绝虽然遗憾,但也可以理解,作为失败的一方,他很难相信昔日的对手会真正兑现承诺,加上美国的压力和台湾内部的反对声音,选择维持现状似乎更安全。如今两岸关系虽然复杂,但周恩来当年展现的政治智慧仍有借鉴意义,无论政治立场如何分歧,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始终是一致的,只有以民族大义为重,才能找到化解分歧的钥匙。历史告诉我们,政治家的胸怀往往决定着历史的走向,1956年的那次机会虽然错过了,但那份诚意和智慧,依然为今天的两岸关系提供着启示。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分离都是历史的倒退,正如周恩来所说,血浓于水的同胞情不应该被政治分歧所冲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信息来源:岳阳网--蒋介石若回大陆给他什么职位?周恩来如是答记者
建党104周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突破1亿名我是10027.1万分之一​​​

建党104周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突破1亿名我是10027.1万分之一​​​

建党104周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突破1亿名我是10027.1万分之一​​​
受权发布|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受权发布|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10027.1万名,比2023年底净增108.6万名,增幅为1.1%。
台湾省富豪魏明仁高调

台湾省富豪魏明仁高调"唱反调":私人出资建毛主席纪念馆,升共产党党旗,组织爱国升

台湾省富豪魏明仁高调"唱反调":私人出资建毛主席纪念馆,升共产党党旗,组织爱国升旗仪式,直接挑战"台独"势力底线!2017年,台湾彰化碧云禅寺上空响起了《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和中国共产党党旗在高空迎风飘扬。这场由台湾商人魏明仁组织的升旗仪式,像一枚炸弹在岛内炸开,这个祖籍福建漳州的企业家,不仅买下寺庙改建为爱国教育基地,更顶着巨大压力坚持每日升旗。台独势力恼羞成怒,先是断水断电,后来干脆以"违建"为由强拆寺庙,但就在推土机开进寺庙当天,魏明仁和数百名爱国人士依然举行了最后一次升旗仪式。这个从小听着抗日故事长大的商人,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在台湾岛上守护着中国人的尊严,看完这个故事,你觉得在当今台湾,还有多少人像魏明仁这样坚守着爱国信念?魏明仁的故事让我们看到,真正的爱国从来不是嘴上喊喊口号那么简单,这个建筑商人完全可以像其他富豪一样闷声发大财,但他偏偏选择了一条最难走的路。要知道在台湾那个环境下,公开升国旗、挂党旗需要多大的勇气,台独分子可不是吃素的,他们有一百种方法让你混不下去。但魏明仁就是不信邪,他花真金白银买下寺庙,每天雷打不动地升旗,还建起毛主席纪念馆。这种硬刚的做派,让那些数典忘祖的台独分子气得跳脚,想想看,为什么台独势力非要拆掉一座寺庙?因为他们害怕,害怕那面红旗,害怕红旗背后的民意。魏明仁用行动证明,台湾同胞的爱国热情是压不住的,就像春天的野草,你越打压它长得越旺。更让人动容的是魏明仁的家族传承,他爷爷参加过抗日战争,爸爸是台湾地下左翼组织成员,这种红色基因已经融入血液。当其他台湾年轻人被"去中国化"教育洗脑时,魏明仁家里摆满中国古籍,长辈们讲述着大陆的故事。这种家庭教育塑造了他的人生观,也让他在经商致富后,选择用财富来守护信仰。对比那些拿着美国护照、嘴上喊"爱台湾"的政客,魏明仁这样的实业家才是真正的爱国者。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骨气,正是当前台湾社会最缺乏的品质。碧云寺虽然被拆了,但魏明仁播下的爱国种子正在发芽,越来越多台湾年轻人开始反思自己的身份认同,两岸民间交流也日益密切。历史告诉我们,任何逆流而动的分裂行径终将被时代的洪流淹没,魏明仁就像黑暗中的火炬手,他的坚持让更多人看到希望。在这个特殊时刻,我们更应该记住:国家的统一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早晚的问题。当五星红旗在台湾每一寸土地升起时,人们会记得,曾经有个叫魏明仁的商人,在最艰难的时刻依然高举着那面旗帜。你身边有没有像魏明仁这样,在逆境中依然坚持爱国信念的人?
中国备战备荒到了什么样的程度?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我醍醐灌顶,如果你要站在第三方视角

中国备战备荒到了什么样的程度?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我醍醐灌顶,如果你要站在第三方视角

中国备战备荒到了什么样的程度?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我醍醐灌顶,如果你要站在第三方视角看中国,就会觉得中国的“备战备荒”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中国人民,见识过全人类全历史最恶的恶,也见过最全的恶,无处不至的恶。所以别人的备战,充其量是按国战准备的,而中国,那是按外星人入侵准备的。毕竟满清和民国已经把中国人害得很惨,今日的我们再也不会割地赔款,再也不会让外国强盗踏上中国土地烧杀抢掠!因为我们拥有强大的人民子弟兵,有毛主席,有中国共产党,有了最可爱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而且我们的钱可以拿去当军费,但决不能当赔款!我们的命可以填战壕,决不能填万人坑!吃一堑必须长一智!只有枕戈待旦,才能不战屈人之兵!不要以为八国联军和联合国军只躺在历史的课本里!他们随时都可能卷土重来。尽管说战略上要藐视敌人,但是战术上还是要重视敌人!况且哪怕是大量制造新机、新舰的近十年,我们的国防军费占GDP比值也仅为1.5%,不仅大大低于俄印英法意德日,更是远低于美国!举个例子,疫情才几年都忘了吗?一看我们出现疫情,纷纷封锁粮食、医药用品对我们出口,从舆论上栽赃陷害我们,坐看我们笑话的样子,幸好我们挺过来了。但我们没有怕,我们也不会怕,我们只是不想再让任何的屈辱再一次出现在祖国大地的任何一个角落,一次都不行!
1931年5月,怀孕8个月的梁慧贞被押上刑场。临刑前,他取下手上的手表送给了刽子

1931年5月,怀孕8个月的梁慧贞被押上刑场。临刑前,他取下手上的手表送给了刽子

1931年5月,怀孕8个月的梁慧贞被押上刑场。临刑前,他取下手上的手表送给了刽子手,对他说道:“请不要打我的肚子,对着我的头颅开枪吧!”1931年,一个滚烫的五月初夏,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的味道,一位身怀六甲的年轻女子被押赴刑场,她的眼神坚定而无畏,仿佛死亡只是生命的一个驿站。当刽子手拿着手枪对准她时,她竟然取下手表递给对方,开口说道:"请你不要伤害我肚子里的孩子,瞄准我的头部开枪吧。"这位勇敢的母亲就是共产党员梁惠贞,她的一生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短暂却耀眼夺目。梁惠贞出生于海南琼山,父亲是晚清时期的官员,她自幼衣食无忧,但新思潮的种子早已在她心中萌芽。上学期间,梁惠贞受到新式教育的熏陶,开始追随共产党的理想,渴望为人民服务。然而,她的父母仍然固步自封,希望梁惠贞循规蹈矩地嫁人生子,面对家人的反对,梁惠贞坚持自己的信念,甚至为之离家出走,与父亲决裂。1926年,梁惠贞毕业于广东第六师范学校后,便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她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之中,奔赴上海参与斗争。期间她遇到了与自己理念相投的王海萍,二人在1928年结为夫妻,互相扶持,同心同德。然而好景不长,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形势陡然危急。梁惠贞与丈夫分头展开工作,她被派往福建任职。作为上海情报组的关键人物,梁惠贞时刻小心警惕,可是在1931年3月25日,她所在的福建党组织被叛徒出卖,遭到国民党的严厉打击。梁惠贞怀着身孕被捕,面对严刑拷打,她从未屈服,始终对党组织守口如瓶,敌人看她不肯说话,便决定处决她和其他不屈的共产党员。就在被押上刑场的那一刻,梁惠贞望着自己隆起的孕肚,心中充满歉疚,这个孩子还未出生就将与她生死离别,她是多么希望能够看到孩子的容颜啊!但是,为了信仰,为了革命的理想,她已经作出了选择,梁惠贞摘下腕上的手表,递给了刽子手,请求他瞄准自己的头部开枪,不要伤及腹中的孩子。刽子手沉默地点了点头,枪声骤然响起。梁惠贞壮烈殉难,年仅27岁。她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可歌可泣的巾帼英雄,在最绝望的时刻,她不愿意孩子遭受伤害,这份母爱令人潸然泪下。即便在枪口对准之时,梁惠贞依然坚守着共产党人的操守和信念,用行动实践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誓言。梁惠贞的丈夫王海萍在得知噩耗后悲痛万分,但他很快就振作起来,继续从事革命事业,不过,叛徒再次出卖了他,王海萍遭到逮捕,最终也英勇就义,年仅28岁。这对年轻的革命伴侣用热血和生命捍卫了理想,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成为大家学习的典范。在那个动荡年代,为了革命事业,有多少先烈像梁惠贞和王海萍一样不惜牺牲自己?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铺就了和平的大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铭记先辈们的丰功伟绩,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为祖国的富强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永远怀念梁惠贞这位巾帼英雄,她的故事将永远激励后人前行!(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1927年4月28日的北平监狱,包括李大钊先生和其他十九位革命者被奉系反动军阀张

1927年4月28日的北平监狱,包括李大钊先生和其他十九位革命者被奉系反动军阀张

1927年4月28日的北平监狱,包括李大钊先生和其他十九位革命者被奉系反动军阀张作霖秘密杀害。这是他们在生命快走到尽头的时候,留下的遗容。从先烈现场留下的照片看,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非常坦然,没有人认怂。面对反动军阀的绞索,李大钊先生,这位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马克思主义最早的播火者,留下最后的宣言:“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他们的牺牲,是黑暗年代里一盏不灭的明灯,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永恒丰碑。李大钊英勇就义时,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未满6岁,如今,他为之付出生命的中国共产党早已是世界第一大政党,并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国家富强之路。致敬和缅怀革命先驱李大钊等英勇就义的先烈!
【许其亮同志逝世】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军

【许其亮同志逝世】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军

【许其亮同志逝世】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许其亮同志,因病于2025年6月2日12时12分...
1949年,叛徒徐梦秋去找刘伯承,希望念在他过去有功,给他安排工作,刘伯承就向毛

1949年,叛徒徐梦秋去找刘伯承,希望念在他过去有功,给他安排工作,刘伯承就向毛

1949年,叛徒徐梦秋去找刘伯承,希望念在他过去有功,给他安排工作,刘伯承就向毛主席请示,毛主席却怒道:“立即把他捉拿归案!”徐梦秋的资历很深。早在1923年,徐梦秋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徐梦秋被派到了广州,并当上了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政治部主任。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时,徐梦秋因为患有肺病住进了医院,由此逃过一劫。那时,徐梦秋有不少好友在广州被捕、被杀,唯有徐梦秋安然无恙,这让他十分庆幸。治好病后,徐梦秋被派到苏联留学,他于1930年回国,回国第2年,徐梦秋就去了江西苏区。徐梦秋资历深,有能力,还喝过洋墨水,所以他到了苏区后,就获得了重用,先是担任中央军委的秘书,又兼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的部长。不仅如此,由于能力出色,有时候,徐梦秋还受邀去了红军大学讲课,他讲的课很精彩,尤其擅长讲历史,连毛主席都说他是“红色历史学家”。1934年10月,徐梦秋还跟着红军参加了长征。长征路上,红军的条件很艰苦,吃的穿的用的都很紧缺,在寒冬腊月,徐梦秋的腿部被冻伤了。一开始徐梦秋也没在意,以为过段时间就好了,谁知到了后面,徐梦秋的腿部都没有知觉,连动都动不了,医生一检查,脸色大变,说徐梦秋的腿部已经彻底冻坏了,如果不截肢就会死。为了保住徐梦秋的性命,医生只好给他截肢。毛主席听说徐梦秋被截肢,经常来看望他,陪他聊天、打发时间、缓解徐梦秋的郁闷,还嘱咐相关人员要好好照顾徐梦秋。然而,红军的条件实在太艰苦了,长征路上,各种药品都很稀缺。等红军长征到了陕北后,徐梦秋腿上的伤,还没有好,考虑到国内的医疗条件有限,毛主席就决定送徐梦秋去苏联治疗腿伤。当时,从延安出发去苏联,需要经过新疆,这条路线相对比较安全,而且更近。徐梦秋途经新疆的时候,却被盛世才扣留,盛世才欣赏徐梦秋的能力,就让他担任新疆省的省教育厅代厅长。在经得党组织批准后,徐梦秋就留在了新疆工作,但在1942年,徐梦秋却倒向了蒋介石。徐梦秋叛变后,先是签了脱党声明,又出卖了毛泽民、陈潭秋等人,导致毛泽民、陈潭秋被杀。因为出卖了毛泽民、陈潭秋,徐梦秋被授予军统少将的军衔,但国民党对他并不信任,只是给了他军衔和薪水,不让徐梦秋担任具体职务。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时,也没有带徐梦秋一起去,而是把他丢在了大陆,让他自生自灭。徐梦秋知道我党对待叛徒一向是零容忍,被遗弃后有些担心受怕,就跑去了安徽屯溪,隐姓埋名过起了日子。到了1949年6月,徐梦秋厌倦了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而且他听说,刘伯承在南京当市长。之前徐梦秋在红军总政治部任职时,刘伯承担任红军总参谋长,两人经常打交道。徐梦秋就认为,他和刘伯承是老熟人,说不定刘伯承会念及旧情,对他网开一面。抱着这样的想法,徐梦秋先是去找了周兴,周兴时任南京公安局长,他和徐梦秋是旧识,关系很好。通过周兴,徐梦秋见到了刘伯承,并说明了来意。刘伯承看到徐梦秋后,也是不知道怎么处理他,毕竟徐梦秋之前的贡献很大,是红军的重要人物,还在长征路上被截肢,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偏偏,徐梦秋却当了叛徒,出卖了同志,还导致毛泽民、陈潭秋等人被敌人杀害。这样一个人,实在太复杂了。所以刘伯承就不知道怎么处理徐梦秋。于是,刘伯承只好向毛主席报告了此事。毛主席在听说了此事后,气得不行,因为徐梦秋原来是红军的高级干部,后来却当了叛徒,对于这种害死自己同志的叛徒,毛主席的态度是零容忍。哪怕徐梦秋原来和毛主席共事过,且毛主席对他很欣赏,现在毛主席在听到他的名字时,也只剩下生气,谁叫徐梦秋当叛徒、还出卖同志?所以生气的毛主席,就给刘伯承发报:“立即将徐梦秋捉拿归案!”刘伯承收到电报,就让人把徐梦秋抓起来。经审判,徐梦秋被判无期徒刑,被关在了南京老虎桥监狱中。徐梦秋之后的人生,都在监狱中度过,他在监狱度过了27年。27年后的1976年,徐梦秋在监狱中病逝,结束了自己复杂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