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26年,南通这位医生再度把同一患者从死亡边缘拽回

推荐 03-08 阅读:0 评论:0

3月6日下午,惊蛰过后的春日暖阳斜照进市中医院病房,映衬着顾志恺教授和患者小钱的面庞微微发亮。时光流淌,静静诉说着一场跨越二十六年的生命重逢。小钱的母亲紧握顾志恺双手久久不放,再三感谢他再次给予女儿宝贵的生命。

26年前,时年6岁的小女孩患恶性髓母细胞瘤危在旦夕,被顾志恺成功救下;26年后,这位32岁的女子又不幸罹患恶性脑膜瘤,再度被顾志恺和他的团队从死亡边缘拽回。

麻绳专挑细处断

患者小钱家住如东县双甸镇,从小命运多舛。

1998年,患者六岁时即被查出罹患恶性髓母细胞瘤且病情严重危及生命,其母亲通过多种渠道打听到顾志恺教授医术精湛,遂慕名紧急求助。面对凶险难题,顾志恺感动于患者一家对他的高度信任,冒着巨大风险为小钱施行小脑蚓部肿瘤手术,成功将其救下。

26年前顾志恺的手写病历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未料,26年后,小钱面部及右侧肢体不自主抽搐,前不久又被确认患上严重的恶性脑膜瘤,并且肿瘤面积已大如鸡蛋,如不及时救治后果不堪设想。惊闻女儿再患重症小钱的母亲,再度向顾志恺紧急求助。

再三犹豫,接下挑战

这一回,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40多年的顾志恺却心有犹豫:虽说当年罹患恶性髓母细胞瘤的小钱预后寿命不超过5年,如今已创造生命的奇迹,但她身高只有120厘米,体重20公斤左右,血量只有成年人的三分之一;此外,小钱同时患有胰腺炎、糖尿病等病症,手术风险极高!再加之小钱脑部肿瘤钙化严重,手术难度系数倍增,给术中麻醉、出血管理还有术后管理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悬壶济世,彰显的是医者仁心。面对小钱一家延续26年的信任,顾志恺再次直面又一场巨大挑战,接下这份沉甸甸的生死嘱托。

医院高度关注小钱的情况,迅速启动多学科联合救治机制。脑外科联合麻醉科、肾病科、影像科、输血科、心血管病科、ICU、EICU、手术室等进行了数小时的MDT讨论,对于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了充分地评估与分析,制定了严谨、细致的手术方案。

术前,多学科举行MDT讨论

多学科联合救治,成功手术

3月4日上午9时施行的手术中,顾志恺在显微镜下一丝不苟地操作着手术刀,耐心、细致地一刀一刀切割钙化后硬如石头的肿瘤。在他身旁,还有麻醉科、肾病科、影像科、心病科、急诊重症监护室等多学科团队进行“火力全开”式强援,应急预案中的各种风险被逐个排除。输血科也时刻待命,给予了巨大支持。

约6小时后,一场有惊无险的手术落幕,顾志恺团队再次救回在鬼门关前徘徊的小钱。

“这场手术从切皮开始,我们的目标就是让病人减少出血,开颅取瘤的时候我们尽可能在基底部断了肿瘤的血供,然后分块切除肿瘤,目的是为了保护正常的血管。但是这个病人肿瘤比较特殊,质地较为坚韧,用剪刀都剪不动,所以我们最后是用针式电刀切下来的,手术还是很成功的。”顾志恺如是说道,26年来小钱一家坚定信任他,他也感恩这份信任,珍惜这场医患之间的“双向奔赴”。

目前,小钱已顺利度过危险期并转入普通病房,病情正稳步好转。此次高难度手术的成功,不仅彰显了南通市中医院脑外科团队在复杂颅脑疾病救治领域的技术高度,更凸显出医院多学科协作体系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的系统性优势。未来,我院将持续精研医术,提升医疗救治水准,用智慧与仁爱为江海百姓筑起更坚实的健康长城。

校对 王丽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