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职业窃密人:联想到董明珠说的话,应从中悟出什么?

历史 04-28 阅读:23 评论:0

这两天由于工作原因,没有写文。

今天我们先不聊国际局势,现在局势就如之前所说,在关税战问题上,特朗普肯定要玩轮子。至于网媒很多人说特朗普要对熊猫家降税了,看看而已,不要当真。在这里,咱们说句真话:这是谣言,特朗普不会软化的。

今天看到黄金出现大的跌幅,但黄金短时间回调很正常,不要总认为会黄金会降到自己的心里价位,大局势变化已经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只是阶段性微调,已经不可能回到以前的低价位。

今天,我们聊一件网上很不起眼的事件,但事件分析起来感觉并不简单。

看到头条一篇信息,北京的公安部门破获一起民间职业窃密案件。一家网络教培公司报案称,他们的电脑被人动过,并植入木马。通过网络监控发现是新来的员工作案。

据了解,新来的员是一家专门散布木马病毒的犯罪团伙,通过应聘教培机构窃取相关个人信息。

01

北京发生的这个案子,看似一件很普通的案件,有些事需要引起我们警惕。

在我们印象中,窃取个人的数据资料都通过电脑或者手机,现在随着科技发达,有些人很难实现了。

这个犯罪团伙通过应聘的方式进入他们的目标公司,然后实施窃取个人信息,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之处。

现在全球大形势下,日子都不好过。

如今无论找工作的,还是用人单位,都很难。

单位招聘有很多坑,但遇到职业窃密的还是第一次见。教培机构涉及个人信息较多,所以,被犯罪分子盯上。

如果单纯看犯罪分子从教培机构窃取个人信息,如果这种职业窃密人到更重要的部门应聘,所应聘的资料还都很齐全,是不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2024年,国安部的公众号已经发过相关的案例。

境外间谍机构为了在我们国内发展线人,可以说处心积虑。

境外间谍机构居然用“放长线”方式从小就培训线人,其中有一个案例,境外间谍通过捐资助学方式,选定很小的学生,从小学、中学培养成大学生,然后通过各种手段让他们进入央国企,还曾试图他们报考国家相关核心部门岗位,成为为他们输送国家核心机密的线人。

让人无法想到,多么可怕的事。

02

有些人,有些事,的确很难审查,但现在手段多了,可以查到一些可疑人员的痕迹。

职业窃密人可不仅仅能混入民营企业,而且也有可能进入我们核心要害部门,这是值得关注的。

再联系这两天网上热议董明珠一段话,我们会看到,如今隐蔽斗争方式太多了。

董明珠说“绝不用海归派,因为里面有间谍,不知道是不是,不如不用”。

董明珠一番话引起争论,我看连那个老胡也发文“批评”,老胡甚至要求董明珠道歉。

这个骑墙者为什么急了?

董明珠的话可能真触及到他的痛点了,但骑墙者让董明珠道歉有些过了,董明珠说的虽然有些争议,但联系她下半句,其实她说没什么错。

很多人只盯住了董明珠前半句,她并不是指的所有的海归,因为作为一家企业的领导,她不可能因为去识别谁是间谍,再去设置一个部门去甄别,成本太高了。

辨别的事,对于一家企业真的很难。专业的人还需要做专业的事,甄别间谍其实并不简单。

董明珠也恰恰因为自己无法辨别,索性不用,虽然听起来有些武断,但也说明当前一个现实问题。

熊猫已经发展到与老美比肩的大国,老美当然不愿看到这种情形,会想方设法破坏。西方国家对我们留学生洗脑、渗透,并进而发展成间谍,已经成为一个惯用的手法。

03

关于如何防范职业窃密人的事,无论民企,还是央国企、ZF机关都应该重视起来。

比如用人单位为了核心技术,他们更担心技术被窃取,导致企业无法赢利。同样,国家重要部门和重要央国企,也同样面临的这个问题。

如果没出过国的不好识别,通过一些手段能够及时锁定,但如果是内部线人,就很难了。而海归回来的,更要搞背调,就需要花成本到国外,能否调查清楚也很难说。

当然并不是所有海归都是间谍,这太泛泛了,但境外间谍机构的确把目标锁定一些留学人员,通过各种手段拉拢腐蚀,一旦被锁定,很难逃脱。

竞争太激烈了。

都很难,现在熊猫发展这么快,谁都想窃取核心技术,阻止熊猫发展。

较量并不只是表面,展现出来也并非国家间斗争,其实隐蔽斗争更为激烈,稍有不慎,就可能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