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探望93岁的堂叔公后,意识到:有些人的长寿,其实毫无意义
前几天回老家,看望了一位年纪很大的亲戚,93岁的堂叔公。
原本以为,这么高寿的人,应该是含饴弄孙、儿孙绕膝的幸福老头。
结果一去,才发现他过得并不好。
他一个人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屋里潮湿阴暗,杂物乱七八糟堆满了一地。
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连个像样的暖炉都没有。平时自己煮点白米粥,根本谈不上什么“养生”生活。
我这才意识到,有些人的长寿,真的只是活着而已,毫无意义。
01
折腾了一辈子,最后落得个“被嫌弃”的晚年。
这位堂叔公年轻时脾气暴躁,特别喜欢管别人闲事。
左一句“你们这代人不行”,右一句“我吃的盐比你们吃的饭都多”。
谁家的孩子不听话,他就要过去训斥一顿;谁家夫妻吵架,他要站出来评理,结果把关系搅得更僵。
年轻的时候,仗着自己能说会道,硬是把亲戚朋友都得罪了个遍。
到了老年,儿子嫌他烦,媳妇不待见,孙子孙女从小被灌输“少跟爷爷来往”的观念。
你说,活了九十多年,结果弄得自己一个人待在破房子里,谁看了不觉得可怜?
这不是长寿,这是“被时间惩罚”!
02
省了一辈子,最后没省出个好结果。
堂叔公有个“优良传统”——抠门!年轻时,家里条件不错,但他省吃俭用,从不舍得花钱。
冬天穿的是补了又补的棉衣,夏天热得不行也不开风扇,饭桌上一年到头见不着几次荤腥。
这也就算了,关键是对家人也抠得厉害。
儿子小时候生病,他舍不得带去医院;媳妇想买点好看的衣服,他骂人家浪费;家里老人想吃点好的,他嫌贵。
结果,他自己倒是活到了九十多岁,可是家人早就对他没了感情。
儿子如今有钱了,也不给他花,宁愿拿钱孝敬岳父母。
你说,这一辈子省着过,结果省成了孤寡老人,这图啥呢?
03
想着靠儿女养老,最后却成了儿女的“负担”。
老一辈的人,很多都有个迷之自信,觉得儿女养自己是天经地义的事。
堂叔公年轻时特别“讲究”,对子女要求高,希望他们以后孝顺自己。
结果,他没想到,现在的年轻人日子也不轻松,谁还愿意为一个控制欲极强、年轻时对自己也不咋好的老头掏心掏肺?
他有三个子女,现在都在城里生活,一个个过得不错。
但谁也不愿意接他过去住。不是养不起,而是嫌他烦!
平时偶尔回来看他,买点米面油,嘱咐几句就走。
堂叔公想跟他们多聊几句,人家就找借口走了。
活到了93岁,最后连个能真正照顾自己的人都没有。你说,这长寿,到底有什么意义?
活得长,不代表活得好。
一个人,如果年轻时不积累好人缘,不懂得珍惜亲情,只顾着自己的利益,到了晚年,长寿就成了一种折磨。
真正有意义的长寿,不是活得久,而是活得有人惦记,有人陪伴,有人愿意为你付出。
否则,哪怕活到100岁,也不过是孤零零地熬日子罢了。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