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凭什么不要我儿子”,母亲怒晒海归学历,上面4字令其打脸
父母一代人在教育层面已经尽可能地开明,但他们的观念本质上仍受年龄影响,较为保守。比如一谈到大学毕业后的去向问题,一部分人认为体制内最好,另一部分人则认准了国内的大型国企,还有著名的民族企业,像华为这样的本国企业,如果孩子能进入其中工作,谋得一个职位,家长们都会觉得脸上特别有光。
此前还看到一个在大湾区华为工作的孩子,每次带父母去旅游,父亲都会特意为他写一首关于华为的诗,足见其内心的骄傲。然而华为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进入的。

华为的学历门槛与岗位有关,像技术研发类岗位,如芯片设计、通信工程等,基本上硕士更具优势,不过本科也是一块敲门砖。一些基本的普通技术岗和服务岗相对容易进入。
但要知道,在国内华为热度如此之高的情况下,一个名额都极为难得,而学生们若没有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比如凭借自身的学历凭证就想进华为,那只能说是异想天开了。有些家长也为孩子感到不公。

比如有一位家长,他家孩子最近在华为的面试中,前几步都进行得非常顺利,综合测评、上机考试、两轮专业面试全部通过了,但当他的简历到业务主管面试这一轮时却突然被淘汰,母亲特别生气,华为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才呢?
言下之意自然是表明孩子的学历在国内算是很不错的了,如果这样的都不被录用,那普通人想进就更难了,除非有其他捷径。其实这第三轮面试是领导直接面试大学生,领导对大学生可谓直言不讳,据说这个孩子因学历问题,差点被说哭。

这位母亲气愤地晒出孩子的海归学历,以证明孩子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毕业,还曾在美团实习过,这样的简历难道不是万里挑一吗?然而,简历上的四个字却让人尴尬,原来这个孩子的第一学历是普通二本。
虽说国内不允许通过第一学历对考生进行歧视,但普通二本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高考的能力欠佳。而且二本学历申请到国外优秀名校,其中的水分不言而喻,有经验的人一看便知,这分明是有水分的。华为的HR见多识广,难道会不清楚这一点吗。

若这样的“水硕”都能被录取,那国内众多211、985的学子被拒,让优秀学生如何接受?这种推测并非毫无依据。一个二本学生即便去了顶尖院校读硕士,只能说明其在申请海外名校方面有一定能力,但为何不考虑国内考研呢?
国内几所知名高校,如被称为华为“娘家”的华中科技大学,或者直接报考顶尖院校清华、浙大、上海交大,其难度并不亚于去国外读英国伦敦大学。这只能说明,这个孩子即便实习经历丰富,但能力或许已定型。

除非花费大量资金提高雅思、托福成绩,否则难以考上英国伦敦大学正规硕士,而只能是一年授课型的“水硕”,如今这甚至已成为一条产业链,其含金量可想而知,也只能凭借该名号应付一些小公司。
华为的最后一轮面试考察的是考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是一道红线,绝不能让有问题的考生进入。说实话,国内的电子、通信、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专业发展势头良好,英国一些顶尖院校在这些领域靠吃老本,其培养水平未必比得上国内专业。至于选择国内还是国外,有见识的家长想必心中有数。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
-
2025-03-23 06:30:15
你有工作经验。 。。学历不重要,面试最重要环节
-
2025-03-23 11:12:35
简历筛选是第一步好吗
-
2025-03-18 14:52:41
他好像面试不过的原因是个人的沟通能力和态度吧?什么叫沟通能力?就是说,面试的主官们会有意无急抛出一个问题去拦一拦你。这时,这是心里测试题。你的表现为哭丶笑丶脸红丶或是气鼓鼓怼回去,还是有办法让对方和自己都下得了台?这就是处理问题的“态度”。专业技术方面,在专家们面前,不能吹牛,一吹你就死。为什么?你能解答你吹的牛有几斤,什么尺寸和它身上有几根毛,腿又有多长吗?另外,解决问题能力。在有关专业里遇到的一些问题,你能解决吗?主管岗位更是不一样。第一,业务要熟悉,才能管和处理你手下各人在工作丶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这里面,可能有一个人与人丶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或技术上所遇到的难题。作为主管,你必须得有能力去胜任你的申请的岗位。如果此岗位要招一个新人,他们都心中有数,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胜任此岗位。为什么,自己不被录取?就是“条件欠缺”,面试者,不是他们心里的“意中人”。我都说完了,你们能听得明白吗?
-
2025-03-18 23:29:04
你有抬杠的能力
-
2025-03-18 22:42:42
不去华为能死吗?中国现在有很多的优秀新兴科技企业,非要死磕华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