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小百科-什么是老大冠军

欢迎来到篮球小百科,本期我们介绍什么是老大冠军
球迷们总是乐此不疲地为球员排座次,其中给联盟顶尖明星的排位尤其受关注。在讨论中,基础数据、球场影响力和荣誉积累是常见的评判标准。但当这些标准难分高下时,近年来,一个名为“老大冠军”的非官方概念在球迷间流行,用来进一步为心仪的球员加码。
“老大冠军”一般指球队中的领袖人物,作为球队核心赢得的冠军。由于这并非NBA官方奖项或统计类别,而是球迷或媒体基于球员在球队中的作用和地位做出的主观评判,因此并无统一标准。这也使得“XX是不是老大冠军”的讨论持续不断。

要判断一名球员是否为“老大冠军”,可以从定位和水平两方面入手。
首先,球员在球队中要有明确的核心定位,通常是球队的第一持球手,而不是辅助性角色球员。使用率(USG%)或真实回合占有率(T_USG%)等数据,可以较为准确地分辨球员是否为核心。如果是一支守强于攻的球队,防守核心也可纳入讨论,但通常进攻核心更容易被视为球队的“老大”。其次,球员水平应是队内顶尖。
简而言之,EPM或LEBRON等业界常用的一体化数据,较能准确反映球员对球队净胜分的影响力。至于BPM、VORP、GMSC和PER等基于基础boxscore计算的高阶数据,也可以在讨论时作为参考依据。
在讨论“老大冠军”时,球迷们有时难以统一标准,尤其是在样本量的选择上。很多人更看重球员季后赛甚至总决赛的表现,但也有观点认为,常规赛同样重要,因为常规赛表现不佳,无法进入季后赛。因此,综合考虑球员在常规赛和季后赛的表现,或许更为合理。
当球迷们对“老大冠军”的判定出现分歧时,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球员被认为是球队核心,但未获得FMVP;二是多核球队中,球迷对谁是第一核心存在不同意见。
第一种情况证实了老大冠军这种概念存在的必要性。FMVP虽然是NBA官方评选的奖项,授予总决赛中表现最出色的球员,但它本质上仍是几位评委主观评判的结果,是他们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2014年的FMVP科怀-伦纳德和2015年的FMVP安德烈-伊戈达拉,大部分的球迷都不会认为两人是老大冠军,他们甚至可能不是总决赛各自球队表现最好的球员,但评委因为各种原因最后把奖颁给了他们。
第二种情况更为复杂。在多核或群狼球队中,头部球员之间的表现差距不大,这为评价带来了难度。最近的案例就是上赛季的凯尔特人,塔图姆是绿军明确的核心和第一持球人,但在季后赛深入轮次效率出现了剧烈波动,而球队二号持球人布朗在关键时刻屡次有关键发挥,连续两轮收割了MVP,这让两人在球迷中的风评呈现出巨大反差。虽然综合全年表现,塔图姆会被认为是老大冠军,但争议仍会存在。

另一个案例是2004年的活塞。这支活塞可能是21世纪所有夺冠的球队中,最符合“群狼”描述的一支球队。他们常规赛和季后赛的得分王是理查德-汉密尔顿,他也是球队使用率最高的球员;常规赛和季后赛VORP最高的则是本-华莱士,他在那年排名MVP第七,入选了最佳阵容二阵和最佳防守阵容一阵;最终获得FMVP的是昌西-比卢普斯,他在总决赛以近七成的真实命中率场均砍下21分3板5助,是那轮系列赛队内发挥最好的球员。关于谁是这支活塞队的老大冠军,本-华莱士和比卢普斯各有支持者。
关于老大冠军的讨论还有很多,近有17-18年的勇士,00-03年的湖人也常被提起,远了还有80年后期的湖人等诸多球队。这注定会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时常被球迷提起。
在球迷群体中流行的众多黑话中,有不少是对现有专业名词的异化或者二次解构,这类词语虽然能引起一部分球迷的共鸣,但如果放在更大的尺度下讨论,难免会因定义暧昧而让讨论失去精度。相反,“老大冠军”脱离了现有的荣誉体系,为评估球员表现提供了一个新角度,这种讨论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球员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