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留学生重走孟母三迁路,跨越千年感母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康岩
当千年孟母的教子智慧,遇上指尖流转的非遗技艺;当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碰撞国际友人的青春热情——一场关于“母爱”与“传承”的文化盛宴,在孟子故里邹城精彩启幕。
在2025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即将举办之际,邹城市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中心精心策划“陪着妈妈游邹城”主题活动,特别邀请了来自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的留学生们,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重走孟母三迁路,跨越千年感母恩”文化深度体验之旅。

孟庙孟府,儒风雅韵中的文化震撼
“一踏进孟庙,我就感到非常兴奋和快乐!”来自泰国的留学生周荣昌激动地分享他的感受,“这里有许多奇特的古树,见证了悠久的历史;数不清的古代碑刻,仿佛在诉说着先贤的故事;宏伟的古建筑群,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更幸运的是,我们还遇到了正在举行的‘拜师礼’仪式,场面庄重,令人印象深刻。”
漫步在古柏参天、碑碣林立的孟庙孟府中,留学生们仿佛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红墙黄瓦,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浓厚的儒家文化气息。讲解员生动的讲述,将孟子的生平、思想以及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娓娓道来,让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青年学子们,对这位儒家“亚圣”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活动的重要一环,是让留学生们深入了解“孟母三迁”的故事。通过图文并茂的解说和情景模拟,留学生们逐渐理解了这位古代母亲为了儿子能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不惜三次搬家的良苦用心。“这个故事非常感人!”留学生楚志成说,“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全世界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和期望是共通的。孟母为了孟子的教育付出这么多,真的非常伟大。” 这段闪耀着母性光辉和教育智慧的历史,不仅让留学生们对孟子其人有了更立体的认识,更引发了他们对母爱的深深共鸣。
在孟府景区内,一场精彩纷呈的非遗体验活动等待着留学生们。邹城市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中心(文化馆)精心组织了常氏指书、剪纸、花式面点、泥塑、皮雕、核雕、吹糖人、生肖糖画等多项非遗项目展示与互动。

常氏指书传承人以指代笔,蘸墨挥洒,转瞬间,“福”“寿”“爱”等充满美好寓意的汉字跃然纸上,尽显汉字之美。留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纷纷尝试用手指书写,为远方的母亲送上一份独特的祝福。剪纸摊位前,红纸翻飞,灵巧的剪刀上下游走,精美的窗花、生动的图案引得大家啧啧称奇;面塑艺人巧手翻飞,五彩面团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和人物。甜蜜的糖画和吹糖人更是吸引了众多目光,艺人用糖稀勾勒出“母亲”“爱心”的图案,留学生们品尝着甜蜜,心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恩。大家兴致勃勃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亲手制作母亲节主题作品,将浓浓的爱意融入一笔一画、一刻一捏之中,体验了一场爱与技艺的双丰收。

搭文化之桥,讲好邹城故事
午后,留学生一行人登上了素有“岱南奇观”之称的峄山。山路蜿蜒,风景秀丽,大家兴致高昂,一路欢声笑语。在峄山峄恋园,一场精心设计的团建活动让大家在协作中增进了友谊。观看精彩的文艺演出、体验古老的拓印技艺、探访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共同读书的“读书洞”,甚至偶遇可爱的“熊猫”狗、体验淳朴的骑牛项目,都让这次峄山之行充满了乐趣与惊喜。

“今天我们来峄山参加活动,内容太丰富了!”留学生钱永豪兴奋地说,“爬山锻炼身体,骑牛很有趣,还看到了‘熊猫’狗,体验了拓印。这趟旅程非常有趣,我很开心!” 同学们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青春的活力与古老的山川人文交相辉映。
此次“陪着妈妈游邹城”——“重走孟母三迁路,跨越千年感母恩”文化体验活动,是邹城市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中心为迎接2025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而精心策划的预热活动之一。活动不仅让来华留学生们亲身体验了邹城厚重的儒家文化底蕴、孟母教子的智慧光芒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更通过他们的视角,将这份跨越国界的母爱感知和文化体验传递给世界。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交流实践,更是邹城以“母亲文化”为媒,搭建国际友谊桥梁、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讲好新时代邹城故事的生动体现,为即将到来的母亲文化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与国际关注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