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一男子,因“树桩多肉”走红,一个烂木桩圈粉5万+,太牛了

社会 04-02 阅读:10 评论:0

说到多肉这小东西,是不是感觉心里都软乎乎的?这玩意儿简直有魔力,对吧?喜欢捣鼓花花草草的人,谁家里没几盆胖乎乎、萌嘟嘟的多肉呢?

少的可能就一两盆点缀窗台,多的那可就厉害了,几十盆甚至上百盆,愣是能给你整出一个迷你多肉王国来!

不过呢,大多数人养多肉,还是规规矩矩地用花盆。

但是!总有那么些不走寻常路、脑洞大开的玩家,能把多肉玩出新花样,玩出让人眼前一亮、拍手叫绝的感觉!

这不,最近我就刷到一个苏州的小伙子,简直是多肉界的一股清流!

人家不用什么高级花盆,就用咱们可能平时当柴火烧、或者嫌碍事丢掉的“烂木桩”,把多肉种上面。

你猜怎么着?效果惊为天人!就凭着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烂木桩多肉作品,他在网上一炮而红,一下子吸引了超过5万的粉丝围观!

好多网友在下面留言,都是惊叹号刷屏:

——“我的天,多肉养得好就算了,这创意也太绝了吧!”——“烂木桩和多肉,简直是神仙搭配,美哭了!”——“这小哥也太会玩了吧!”

说真的,第一次看到他那些作品的时候,我也是被狠狠惊艳到了。

那种感觉,不是简单地把多肉种进一个容器里,而是像把多肉“还给”了大自然,让它们在饱经风霜的木头上重新焕发生机。

那种自然、古朴、又带着点野趣的美感,跟普通盆栽多肉完全是两种风情。这小哥,真是太牛了!

说起来,这位小哥也不是一开始就玩“树桩流”的。跟咱们大多数人一样,他最初也是老老实实用各种小花盆伺候着那些肉嘟嘟的小可爱。

养着养着,单盆的多肉看着有点单调,他就琢磨着,能不能搞个“多肉拼盘”,把不同品种、不同颜色的肉肉组合在一起,那肯定更好看!

可是问题来了,市面上的组合花盆,要么太大太笨重,要么就是造型太普通,总感觉少了点“灵魂”。

他想要的是那种能跟多肉的自然野趣相得益彰的容器,找来找去,一直没碰到特别心仪的。

就在他有点犯愁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注意到了自家院子角落里堆着的一些烂木桩。

这些木桩,有些是以前砍下来的树根,有些是捡来的奇形怪状的朽木,本来是打算劈了当柴火烧的,或者干脆就等着它们慢慢烂掉。

看着这些饱经风霜、形态各异的木头,小哥脑子里突然“叮”一下,灵感来了!“哎?用这些烂木桩来种多肉,不是正好吗?”

你想啊,那些木桩本身就带着大自然的印记,有的布满沧桑的纹理,有的长着奇特的疤结,有的甚至还有天然形成的孔洞和凹槽。

这不就是现成的、独一无二的“花盆”吗?而且,多肉植物本身就有点“野生”的气质,跟这种粗犷、原始的木头搭配在一起,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说干就干!小哥立马动手,把那些原本要被当成“废物”的烂木桩捡回来,捣鼓起来。

他也没用什么复杂的工具,就是简单清理一下,把一些过于腐朽、松散的部分去掉,稍微挖一挖,创造出可以填充土壤的空间。

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各种姿态的多肉宝宝们栽种进去。

结果,当第一件“烂木桩多肉”作品完成时,效果真的让他自己都惊呆了!多肉植物那鲜活饱满的色彩和形态,与枯木的沧桑质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却又异常和谐。

看到这里,估计好多朋友都心痒痒了吧?是不是也想赶紧去找块烂木头,给自己家的肉肉们安个“原生态”的新家?

别急,虽然小哥的操作看起来很随性,但里面还是有些门道的。

第一步:寻觅你的“宝藏木桩”

这可是关键一步!不是随便什么烂木头都行的。什么样的木桩最合适呢?

材质和状态:

最好选择质地稍微坚硬一些的木头,比如一些果木、硬杂木的树根或树干段。太松软、一捏就碎的朽木可能用不了多久就彻底散架了。

要那种有点腐朽,但主体结构还算稳定的,“半烂不烂”的状态最理想。这样既方便你稍微加工,又能保证一定的耐用性。

ps:注意,有些经过防腐处理的木材或者有毒性的树木(比如夹竹桃木)可不能用哦!

形态:

这就看你的审美和缘分了!尽量找那些形态自然、有点造型感的木桩。比如带有天然凹陷、孔洞、或者奇特纹理的,这样做出来才更有味道。

大小也要考虑好,根据你打算放的位置和想种的多肉数量来定。

来源:

去哪里找呢?自家院子、公园修剪下来的树枝(当然要征得同意)、农村老乡家堆放的柴火垛、甚至河边、山林里(注意安全和规定),都可能发现宝贝。

有时候,花鸟市场也有人会卖处理好的树桩。

第二步:给木桩来个“SPA”与“微整形”

找到心仪的木桩后,别急着种。得先给它好好处理一下:

清洁:

先用刷子把表面的泥土、杂物、甚至可能藏在里面的小虫子都刷干净。如果木头比较脏,可以用清水冲洗一下,然后放在通风、阳光充足的地方彻底晾干。

一定要完全干透,不然潮湿的木头容易滋生真菌,对多肉不好。

“开槽”:

这是核心步骤。你需要根据木桩的形状和你的设计,用合适的工具(比如小铲子、凿子、电钻配打磨头等)在木桩上挖出或者扩大一些凹槽或孔洞,用来填充土壤和栽种多肉。

深度和大小要适中,既要能容纳多肉的根系和一定的土壤,又不能破坏木桩的整体结构。挖的时候注意安全,别伤到手。

(可选)碳化处理:

有些玩家为了增强木桩的防腐性,会用喷枪对挖好的凹槽内部进行轻微的碳化处理(就是用火稍微烤一下,表面变黑即可),据说这样能进一步防止腐烂,延长使用寿命。

这一步不是必须的,看个人选择。

第三步:调配“营养土套餐”

木桩环境相对特殊,土壤配置很关键。原则是:透气!透气!再透气! 因为木桩本身保水性可能不如花盆,但也不能完全不保水。一个比较推荐的配方是:

颗粒为主:

可以用大比例的粗砂、赤玉土、硅藻土、火山岩、麦饭石等硬质颗粒(占60%-70%),这些能确保极佳的透气性和排水性。

少量泥炭/椰糠:

加入少量(约20%-30%)的泥炭土或椰糠,提供基础的保水能力和养分。

一点点有机肥:

可以混入极少量(比如5%)的缓释肥或者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底肥,但千万别多,多肉忌大肥。

把这些材料充分混合均匀,稍微有点潮湿但抓在手里能散开的状态最好。

第四步:开始“艺术创作”——栽种多肉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

垫底:

在木桩凹槽的底部,可以先铺一层大颗粒的陶粒或者火山岩,作为加强版的排水层。

填土:

把配好的土壤填入凹槽,轻轻压实,但别压太死,保持蓬松感。

种肉肉:

选择你想种的多肉(后面会讲怎么选),小心地把它们栽种到土壤里。注意安排好布局,高低错落、颜色搭配,发挥你的创意!可以用镊子辅助,轻轻把根系埋好。

固定与调整:

如果木桩比较陡峭,或者多肉刚种上不太稳,可以用小石子、树皮块或者水苔在根部周围稍微固定一下。

第五步:画龙点睛与安放装饰:

可以在土壤表面铺上一层好看的铺面石(比如彩色砂砾、麦饭石),既美观又能防止浇水时土壤溅出,还能起到一定的保湿和支撑作用。

也可以点缀一些小玩偶、苔藓等,增加趣味性。

固定木桩(如果需要):

如果你的木桩本身不太稳定,或者你想把它挂起来、固定在某个地方,可能需要用到铁丝、钉子或者专门的支架。

确保它放稳了,不会轻易晃动或倒塌。

安放:

把你的大作放到一个通风良好、光照合适的地方。刚种好的多肉先别急着暴晒,放在散射光处缓几天苗,等它们适应新家后再逐渐增加光照。

好了!经过这几步,一件充满自然野趣的“树桩多肉”艺术品就诞生啦!是不是感觉特有成就感?

一块平平无奇、甚至可能被视为垃圾的烂木桩,在创意和巧思之下,竟然能与娇憨可爱的多肉植物碰撞出如此惊艳的火花,变成一件件充满生命力和艺术感的作品。

这不仅仅是园艺,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