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被问懵的瞬间:女导游说在我们这儿,恋爱要打报告,结婚要审查的

社会 04-27 阅读:61 评论:0

"欧尼,你...和男朋友住一起?"林导手里的大同江啤酒晃出涟漪,这个能说四国语言的平壤姑娘,此刻中文突然卡壳。我们正坐在玉流馆生鱼片店的榻榻米上,窗外大同江的晚霞把她的金边眼镜染成琥珀色。

初见林导是在平壤地铁站,这个穿驼色MaxMara同款大衣的姑娘,正用华为手机她耳垂上施华洛世奇的天鹅坠子,随着讲解节奏轻轻摇晃:"我们朝鲜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看病不花钱,住房国家分配..."

但在涉外商店,我瞥见她的另一面。当我在友谊商场试背小CK链条包时,林导凑过来耳语:"二楼左手边第三间,有从中国来的原单。"果然找到印着模糊Logo的MCM双肩包,价格牌上赫然写着"35美元"。

"你们买进口商品要外汇券吧?"我试探道。她眨眨眼转移话题:"要尝尝我们新出的金刚山汽水吗?"后来混熟了才知道,她那些"轻奢装备"都来自罗先特区——朝鲜的"免税天堂"。

婚恋观的宇宙大爆炸

真正的文化核爆发生在开城之行。大巴车上90后程序员小李刷着交友软件,林导好奇探头:"这是新型计算器?"得知是约会软件后,她瞳孔地震:"没媒人介绍也能谈恋爱?"

全车人瞬间来劲了。北京大妞露西展示相亲群,上海阿姨翻出女儿婚礼视频,东北大哥甚至掏出离婚证。林导的笔记本记满密密麻麻的朝文注释,最后憋出一句:"在我们这儿,恋爱要打报告,结婚要审查的。"

最绝的是她听说"试婚"概念后的反应——这个能用俄语背《资本论》的学霸,当场死机三分钟,最后喃喃自语:"那...生了孩子算哪个单位的?"

移动支付引发的认知革命

在平壤第一百货公司,我见证了最魔幻的对比:朝鲜营业员打着算盘开发票,中国游客举着手机到处找Wi-Fi。林导对我的充电宝爱不释手:"这个能给我的手机续命吗?"

当她知道我在中国可以微信支付买冰激凌时,整个人贴在收银台前:"不用数钱?不用找零?那怎么防小偷?"我们教她扫码那刻,这个平壤外国语大学的高材生,手指都在微微发抖。

第二天她神秘兮兮掏出个笔记本:"我设计了朝鲜版移动支付系统!"打开一看,竟是手绘的粮票电子化方案。团里搞IT的小哥沉默半晌:"你这思路,比我们区块链讲座还超前。"

高铁与牛车的时空折叠

从元山回平壤的绿皮火车上,林导盯着我的Kindle陷入沉思:"这个电子书,能装下整个图书馆?"得知中国高铁有免费Wi-Fi时,她突然掏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朝鲜特供的"727"牌。

"要是朝中铁路能修成高铁,"她点燃香烟望着窗外,"我早上在丹东吃打糕,中午就能到北京吃烤鸭了。"青烟缭绕中,这个穿意大利手工皮鞋的姑娘,正用诺基亚按键机拍下田间耕作的牛车。

两个平行世界的对望

临别前夜在羊角岛酒店顶楼,林导终于卸下精致妆容。素颜的她指着对岸黑暗中的主体思想塔:"知道为什么涉外酒店都建在江心岛吗?这样你们拍不到平壤的夜。"

我们交换礼物时,她拒收我的YSL口红,却收下了义乌产的雷锋徽章。当我展示手机里三里屯的霓虹时,她突然说:"其实我用过VPN。"然后又慌乱地找补:"就...就为了学外语。"

网友评论

百姓识天下

年轻时曾在朝鲜生活过5年,有多位朝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