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一抹淡然的微笑,而非满脸的泪痕与满心的悔恨——写给青春记忆的琼瑶离去
冬日的阴雨,沉沉,似乎在诉说着某种哀怨。
下班前的十分钟,“今日头条”弹出了一条消息“琼瑶走了”。
我以为又是一则八卦,那些流量的既得利益者惯用的谣言术而已。
却没成想,多个权威平台证明了此事。
对于娱乐新闻,我习惯于做一名看客,鲜少发表看法,因为大家都是在演戏而已。
而对于琼瑶,之于70年代的人来说,总有太多的惆怅在其心中。
70年代的人,最难忘的自然是80、90年代的快乐时光,因为没有任何生活的牵绊,无忧无虑,让我们的童年、少年天真烂漫。
第一部小说,是金庸,是琼瑶,不是王蒙、张贤亮那些大家的意识流作品,太过深奥,只不过是我们假装有学问的卖弄而已。
金庸带给我们的武侠梦,而琼瑶却让情窦初开。“笑书神侠射白鹿 飞雪连天倚碧鸳”让我们从小就想“仗剑走天涯”,《窗外》《水云间》《一帘幽梦》《婉君》《梅花烙》以及后来的《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带给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懵懂,永远难忘,自然,意难平。
第一次知道琼瑶,是1986年,小姑还未出嫁,在过年的时候,她到白店集市上,用她在羊毛衫厂做工赚来的钱,买了几张贴在土墙壁上的挂历画。
小姑告诉我,她叫琼瑶,台湾非常有名的言情作家。她还给我讲《窗外》里的故事,江雁容从少年到青年时期的一段人生经历,包括早年与老师康南无果而终的师生恋,后来与丈夫李立维的不幸婚姻以及最后离家寻找康南的不了了之。
小姑还给我讲起秦汉与林青霞,给我讲似懂非懂的爱情,讲琼瑶的浪漫爱情故事,是如何地用温柔地笔触写出浪漫的。
而真正认识到琼瑶写作多么厉害,是看了一部由金铭、俞小凡主演的电视剧《婉君》。因为和金铭同龄,自然会多了一些亲切感,还学会了那一首“一个女孩,名叫婉君”。
后来我慢慢长大,也是读着琼瑶的小说长大,看琼瑶编剧的《水云间》《梅花烙》,会模仿姜育恒的那首《梅花三弄》。时隔三十多年过去,竟然还能成为KTV的保留曲目。人到中年,每当唱起:“看人间多少故事,最销魂梅花三弄”,早已泪流满面。不禁感叹,是怎样的作家才能写出如此的歌词,写出如此断肠的剧情?
只有琼瑶。
没错,只有琼瑶。
是她陪伴了我们的青春岁月,是她创造了言情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时代。她那敏锐的视角,细腻的情感,能够偶遇公主坟就能写出《还珠格格》,能够一卷书页,就能演绎缠绵悱恻的《情深深雨雨蒙蒙》。
她小说里的女主角,大多不食人间烟火但又恋爱脑,爱情至上,爱得死去活来,或者当小三都可以当得理直气壮。她的笔触,满足了一个时代少男少女的所有梦想与幻想;她的作品,成就了一个个闪亮的明星。
她有三段不同寻常的感情、两段不简单的婚姻,而被人扣上精致、利己、恋爱脑的标签。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她作品的传唱度,也只有这样的真性情,才有了无数拥趸,无数粉丝,即使到了80多岁,仍然是少男少女的爱情教母。
我们有时在想,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为什么始终拥有着一颗少女心,总能让人读来感同深受。这里面有着作家天然的细腻特质,还有着其始终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体现,总是眼中有光,心中有爱,才能看到,皆为美好,所遇皆为良人,所历皆为安好。
少年时,读琼瑶,读出了美好;青年时,读琼瑶,憧憬着爱情;中年时,再读琼瑶,却是生活的智慧。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年龄段,之于琼瑶,有着太多的理解。
曾经以为,琼瑶的言情小说,就是今天的狗血剧情,却没读懂其沉重的时代忧思;也曾以为,她笔下的浪漫只是幻想,等到岁月沉淀,才明白其实是一种生活理解,一种生活方式。
而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再读琼瑶,你会发现,其实我们要学习的,更重要的是生活的智慧。
琼瑶走得很洒脱。
没有悲怆,没有伤感,她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准备好了遗书,还很时髦地录了短视频,和她的读者、朋友、家人作了轻松地告别。
你丝毫没有感受到她的痛苦,就似一个朋友远行,你会期待着她的归来一样憧憬。可是,现实很残酷,她选择了一种如其忍受病痛苟且地活,倒不如潇洒地去的方式,如此从容,却让我们潸然泪下。
前两天,久违的陈慧娴在“生声不息”的舞台上唱起了那首经典的《千千阙歌》。等到前半段唱完,她竟然唱起了梅艳芳《夕阳之歌》的歌词,彼时,离开我们二十载的梅姑重现影像,最终的那句“拜拜”,是如何地让瞬间泪目。
陈慧娴与梅艳芳三十多年后的最终和解,今天琼瑶洒脱离去,留给我们的是惆怅,却又何不是人生的态度。
人生在世,太多负累。为了父母,为了爱人,为了孩子,为了朋友,为了牵挂的人,于是我们学会了告慰自己,如死不如赖活着吧。在隐忍中,其实每一日都难活痛快,从没想过,如果自己不快乐,又怎么地真正地强颜欢笑,带给别人幸福。
临下班的时候,同事发来一个伤感的决定。有着太多的无奈,还有不舍,但权衡很多之后,最终有了自己的选择。无论前路如何漫漫,她心之所向,总有阳光,对得起所有,牵绊无尽关系,何不活出自我。
深夜,冬雨。听着《梅花三弄》,不禁感叹,琼瑶女士用她的一生,为我们编织了一个又一个关于爱与梦想的美丽梦境。在她的世界里,爱情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成为永恒的主题。而她的离世,就像她笔下的故事一样,虽然结局令人感伤,却也在告诉我们:生命虽然短暂,但爱与美好可以跨越生死,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我们在尘世中徘徊,背负着重重的壳,艰难地前行。然而,当看到琼瑶这般洒脱,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是继续在负累中麻木,还是勇敢地追寻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同事的伤感决定,也是在这纷繁世界中的一次自我叩问。
人生的道路上,离别与抉择如影随形。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像琼瑶那般,在面对生命的重大转折时,保有一份对自我的尊重与对生命的敬畏。洒脱并非是对责任的逃避,而是在尽完应尽义务后的释然。我们或许无法如琼瑶一样潇洒地告别,但可以在日常的琐碎中,学会放下不必要的包袱,轻装上阵。
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琼瑶用她的行动给出了一种答案。那便是在有限的时光里,不为世俗所累,不为病痛所困,以一颗超脱的心,平静地迎接命运的安排。当我们回首往事时,能如她一般,毫无遗憾,洒脱而去,留下的是一抹淡然的微笑,而非满脸的泪痕与满心的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