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智行“五界”到齐,华为解决“平价”难题?

汽车 04-22 阅读:6 评论:0

连续两天的发布会,鸿蒙智行解决了两个现实难题。

4月16日-4月17日,上海车展前的汽车圈热闹非凡,多达两位数的车企发布会在这两天扎堆举办,但流量的C位是属于华为和鸿蒙智行的,而鸿蒙智行也不负期待,不仅带来了爆款车型问界M8,更带来了第五界——尚界。

一台全新车型和一个全新品牌,解决了鸿蒙智行当前的两个现实难题:前者确保了问界的持续热销,后者为华为赋能难以“平价”提供了答案,而后一个问题的解决意味着华为智能出行生态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问界M8提前终结“9系”之争?

在问界M8到来之前,2024年风光无限的问界品牌,在2025年一季度并没能继续高歌猛进,即便这背后有春节因素、一季度销售淡季因素,以及车型迭代更新导致消费者观望等一系列外部因素,但多少还是引发了外界担忧。

好在,问界M8的出场即爆火迅速打消了外界的疑虑。4月16日,新车正式上市,售价35.98万-44.98万元,尽管正式售价并没有预售价下探太多,可问界M8依然在上市后4天就拿下了超过5万台的大定。

毫无悬念,这将是又一台创造销量奇迹的问界车型,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发布会上所说的“问界M9创造了50万元以上车型的销量奇迹,问界M8要创造40万元以上车型的销量奇迹”,几乎以最快的速度成为了现实。

问界M8成功的核心原因依然在于华为强大的品牌势能和领先的智能科技,鸿蒙座舱和乾崑智驾已经得到了市场的充分验证,而新车仍在以其他品牌难以企及的速度落地华为最新的相关技术,比如ADS 3.3,华为的技术势能持续释放。

问界M8的成功,不仅为问界品牌带来了新的增量,也实现了鸿蒙智行在30-50万的高端中/大型家用SUV市场的“圈地”,就算问界M8会跟问界M9产生一些重叠,但问界3款车矩阵成型后产生的合力远比内部的分流要大得多。

同时,这一矩阵的成型,也让今年的“9系”大型SUV之争,少了很多悬念。2025年各大车企几乎都有大型混动SUV入市的计划,关注度比较高的包括腾势N9、领克900、极氪9X、深蓝S09等,守擂的则是理想L9和问界M9。

目前,理想L9的2025款车型还没入市,品牌今年的重心似乎更多会放在纯电车型上,而问界的反应则快速且给力,2025款问界M9和问界M8在攻擂选手们还在摩拳擦掌的时候,就已经打出了连招,并巩固领先优势。

这对后续相关车型会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后续攻擂者拿不出什么绝招来,恐怕问界M8就基本等于提前终结2025年所谓的“9系”SUV之争了。

此外,为问界组成了高端家用SUV矩阵后,鸿蒙智行也通过享界S9增程版为享界突围行政级轿车市场又添了一把力,相比纯电版享界S9,起售价拉到30.98万元,标配4激光雷达、华为雪鸮智能增程系统、HUWEI ADS 3.3等技术的增程版看起来能打多了。

尚界闯关15-25万智能车市场

如果说问界、享界、尊界的任务是确保鸿蒙智行持续向上的话,那么智界和尚界的任务则是努力为鸿蒙智行拓宽边界。

以当前智界品牌的成绩看,其在25-35万售价区间市场算是成功了一半,即智界R7在SUV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但智界S7在轿车市场的表现却未达预期,这其中有多重原因,包括增程车型的增速远高于纯电,对中国品牌而言SUV依然比轿车好卖,价位越往下竞争越激烈等。

其中,华为全套智能化技术成本偏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价位越高的车型,越有能力去支撑华为技术的高溢价,所以问界、享界、尊界搭载了华为最顶尖最贵的技术,依然能定出个具备竞争力的价格,但20多万的智界就开始显出定价困难了。

这就是为什么在智界品牌之夜上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会“抱怨”,现在的定价智界亏本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鸿蒙智行之前的“四界”都主攻高端市场的原因。

因此,尚界的到来意义格外重大,新品牌已经确定要瞄准15-25万级中端市场,这一细分领域可以说是当前中国品牌新能源车竞争最为激烈的细分市场,华为的全套智能化技术如果能在这一细分市场落地,当然具备降维打击的意义,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落地。

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在发布会上给出了答案:上汽集团70年的汽车工业积累、近1亿用户基础、100万海外销量。换言之就是规模化、完善产业链,以及海外市场的利润支持。

说得再直白一点,作为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车企,上汽本身就具备更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其自身智能制造能力以及智能制造体系也非常强大,能够迅速达到符合尚界需求的生产状态,而可观的海外销量也能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利润,即使尚界初期要赔钱卖,上汽也赔得起。

尚界后期到底会有怎样的表现,现在还无法预判,但上汽高层多次强调的“只有上汽才能让尚界做好15-25万元市场”,确实有一定道理,汽车产业本质上就是一个规模化产业,谁拥有更大的规模化,谁就拥有更低的成本。

对于鸿蒙智行和华为来说,某种意义上聚焦高端市场也是无奈之举,而如果尚界真能一炮打响,将为鸿蒙智行带来远超其他“四界”的规模化效益,届时华为全套智能技术的成本也就能极大下降,真正实现“科技平权”。

华为能否成为中国智能汽车时代的“底座”,或许就看尚界的表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