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因水资源而陷入战争边缘
周二,一群印度游客正在克什米尔最著名的风景区附近的山路上蜿蜒前行,突然枪声打破了明信片上的宁静。几秒钟之内,26名游客死亡,17人受伤,这是该地区多年来最严重的平民袭击事件。
印度指责巴基斯坦支持实施大屠杀的人,并且很快就清楚,这两个拥有核武器的对手之间的紧张关系——自 1947 年独立以来已经进行了四场战争——已经进入了一个黑暗和难以预测的阶段。
昨天,双方军队在军事部署严密的边境交火,但这种为了争夺重要自然资源而采取的前所未有的边缘政策尤其令观察人士担忧。
周三,印度宣布暂停执行1960年签署的《印度河水条约》——这表明两国之间仅存的稳定缓冲之一正开始崩塌。伊斯兰堡表示,任何阻止或转移巴基斯坦水资源的企图都将构成战争行为。
印度水资源部长加金德拉·辛格·谢卡瓦特周五表示:“印度的每一滴水都不会流入巴基斯坦。”他的回应表明,印度政府可能真的想把河流“武器化”,而这些河流是邻国巴基斯坦数百万人的生命线。
60年来,《印度河水条约》保障了河水跨境流动,经受住了战争、边境冲突和外交争端的考验;滋养两国人民的河流始终流淌,不受政治影响。
这样的日子可能已经结束了:一些分析人士担心,这场最新的危机预示着“水战”的新时代,印度政府试图转移对巴基斯坦农业至关重要的河流。
“这令人担忧,”全球水资源政策专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彼得·格雷克说道。“这项条约经受住了所有危机的考验。印度现在用它来对付巴基斯坦,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迹象,表明世界各地越来越多地将水资源用作冲突工具。”
以“水外交”研究闻名的冲突解决专家亚伦·沃尔夫警告称,如果印度试图从巴基斯坦调水,可能会引发地区水资源冲突,最终可能对印度自身造成不利影响。
其他人认为,印度此举并非针对巴基斯坦,而是针对其本国民众。“在我看来,这很大程度上只是象征性的一步,一项民粹主义举措,旨在满足公众对恐怖袭击采取行动的渴望,”“实际上,印度没有足够的水电基础设施来阻断巴基斯坦的水流。他们需要15到20年的时间才能建成所有需要的水坝,才能产生影响。”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和平与冲突研究教授阿肖克·斯温对此表示赞同:“我认为这是政治作秀。” 他认为,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想在克什米尔袭击事件后表明自己正在采取行动”。即便如此,他仍然担心爆发水资源战争:“我担心的是,如果事态失控,他们最终会互相攻击对方的水坝。”
暂停河流条约——一个含糊不清且未经检验的举动,会带来真正的风险。尽管印度尚未切断任何河流的流动,但仅仅暗示该协议岌岌可危,就会在危险时刻将水资源问题拖入地缘政治的舞台。
《印度河水条约》于1960年在世界银行的斡旋下签署,将六条河流划归两国。印度获得了东部河流——拉维河、比亚斯河和萨特莱杰河——的控制权,而巴基斯坦则获得了西部较大的河流:印度河、杰赫勒姆河和杰纳布河。这些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的河流如今支撑着巴基斯坦80%以上的灌溉农业。
该条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持久性。即使在1965年、1971年和1999年印度和巴基斯坦交战期间,该协议依然有效。即使在其他地区外交关系破裂的情况下,定期的技术交流、检查和争端解决机制也使该条约得以继续有效。
印度似乎正在重新调整这一长期立场。它已开始加快推进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长期搁置的水电项目——根据条约,这些项目合法,但却充满政治色彩。
对巴基斯坦来说,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巴基斯坦媒体评论员抱怨印度将河流“武器化”。沃尔夫说:“上游国家采取行动,巴基斯坦等下游国家就会感到不安。”
沃尔夫认为,第一次“水战”发生在4000多年前,地点位于如今的伊拉克,当时城邦拉格什和乌玛为争夺一块肥沃的土地而战。“如今,水资源纠纷引发了许多紧张局势,但总体而言,各方都保持着合作,”他指的是大约800项国际条约。
印度河水条约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其他河流条约的标杆,从东南亚的湄公河到非洲的尼罗河。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该条约破裂,其他河流也可能解体。不仅条约的解体,而且人们对气候变化和供水安全日益增长的担忧,都可能加速新一轮“水战”时代的到来。
“冰川、水源地以及汇入大河的渠道可能会迅速减少,”伦敦国王学院讲师、水资源治理专家奈穗·米鲁马奇表示。“水资源之所以成为如此紧张的焦点,是因为其持续供应的不确定性。”
“他们关于恒河的协议明年到期,而且两国关系紧张,所以我认为该协议不会续签,”斯温说。“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可能即将爆发一场重大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