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过去和现在的政府,从来没有给过我一丝一毫的特殊权利
在香港维多利亚港的晨曦中,96岁的李嘉诚依然保持着清晨打高尔夫的习惯。这个被称作“超人"的华人首富或许没有想到,2025年3月的这场港口交易风波,会将他半个多世纪构筑的商业帝国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国务院港澳办官网三天内两次转载《大公报》的批评文章,用“背弃同胞情谊"、“被钉历史耻辱柱"的严厉措辞时,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桩商业交易,更是一个时代的价值碰撞。
而李嘉诚在一次采访中说到:过去和现在的政府,从来没有给过我一丝一毫特殊的权利,是不是我们香港过去和谐的和谐环境逐渐消失了。再一次引起一片哗然。
李嘉诚常说“我只是一个商人",这句话贯穿了他九十余年的人生轨迹。
1993年他拿下深圳盐田港一期工程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当时港商投资内地基建项目需要层层审批,但和记黄埔凭借公开竞标胜出,没有要求政策优惠,反而主动提出“前五年不参与利润分成"。
这个决定让盐田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仍能持续扩建,最终成为全球单体吞吐量最大的集装箱码头。这种遵循商业规律的操作,正是李嘉诚引以为傲的“在商言商"的缩影。
2013年开始的资产大腾挪,最能体现他的商业哲学。当内地房企疯狂加杠杆时,他连续出售上海陆家嘴写字楼、北京盈科中心等核心资产,累计套现超1700亿元。
当时《人民日报》发文质疑“别让李嘉诚跑了",但回头看,这些交易恰好踩在房地产泡沫破裂前夜。在伦敦买下半个英国电网,在加拿大收购赫斯基能源,每次决策都精准得令人惊叹。正如经济学家郎咸平评价的:“他用五十倍市盈率卖出利润仅占1%的港口资产,这是教科书级的资本运作"。
但商业理性遇上国家战略时,矛盾就变得尖锐。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克里斯托瓦尔港和巴尔博亚港,每年通行着占全球海运总量6%的货物,其中21%是中国商船。如果这些港口控制权转手美国贝莱德财团,智能调度系统和船舶数据库随之移交,意味着中国货轮的航程数据、能源消耗等关键信息可能被美方掌握。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港澳办罕见动用“助纣为虐"这样的重话——在国家利益面前,纯粹的商业逻辑显得格外苍白。
争议背后是更深层的时代命题,2015年李嘉诚重组商业帝国时,中央媒体展现的是大国气度,肯定资本流动的正当性。不过十年后国际环境剧变,中美博弈进入深水区。
当特朗普政府威胁对中国船只征收高额港口费,当巴拿马运河成为地缘战略支点,企业行为就不可避免地被赋予政治意义。李嘉诚或许委屈:当年续约巴拿马港口经营权到2047年时,没人说过这是“国家命脉"。
1999年接手巴拿马港口时,李嘉诚看中的是每天70艘货轮通行的现金流;2025年卖出时,他计算的是228亿美元交易带来的190亿净收益。但站在国家视角,这些港口是“一带一路"的海上枢纽,是突破马六甲困局的战略支点。一旦美国试图通过控制关键航道遏制中国,商业决策就变成了政治选择。
回看李嘉诚的商业版图,确实找不到政策倾斜的痕迹。从塑料花厂起家到掌控全球5%的港口吞吐量,他始终遵循“低买高卖"的法则。即便在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他投资北京东方广场也严格按市场规则竞标,没有寻求任何特殊待遇。这种纯粹的商业主义成就了他,也在时代变迁中成为桎梏。
历史总会给企业家出选择题。张謇办纱厂时想着“实业救国",霍英东抗美援朝时冒险运输物资,他们的选择超越了商业范畴。
而李嘉诚的困境在于,他用毕生精力证明“商人无祖国",却在耄耋之年发现,没有祖国庇护的商人,终究是国际资本博弈中的浮萍。
或许最能定义李嘉诚的,不是他赚取的万亿财富,而是他在每个历史转折点上的选择。当商业理性撞上民族大义,当个人利益遭遇集体诉求,这位96岁的老人用228亿美元的交易,给所有企业家上了最后一课。
对于这样的事件,我们普通人也不做过多的评价,时间会给我们正确的答案。
网友评论
-
2025-03-24 23:28:40
国内出的价高得多好不好[病了哦]
-
2025-03-28 08:55:51
国家没定他罪你到处乱说他有罪不是造谣?扰乱社会和谐稳定,扰乱国家稳定发展,不够捉你进去坐几年?定他罪的只能是国家,我们普通市民只能保持理智不给国家带来负担,让国家稳定发展领先世界其它国家。
-
2025-03-22 14:47:10
那没收俄罗斯商人资产的呢?
-
2025-03-21 14:26:54
公摊面积是不是这货带起的
-
2025-03-22 05:22:39
国家安全第一,把港口卖给敌人,这是通敌卖国
-
2025-03-21 17:56:33
老祖宗有句话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没有祖国,你就没有根。你忘根忘本,也就等于数典忘祖。
-
2025-03-21 22:49:52
如果我们想卖掉手机的房子,国家干预不让卖,我们该怎么办。
-
2025-03-22 16:46:34
别的不说,能真正到巴拿马运河的港口的过程,别人不知道他还不清楚? 1977年巴拿马人民通过不懈的斗争,终于与美国卡特政府签订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回归协议,协议商定,1999年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但美国主流意见是不承认该协议,准备动用各种手段包括军事手段阻止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巴拿马运河港口拍卖是巴拿马为对抗美国占领出的办法,1994年拍卖,1999年运河主权回归巴拿马,拍卖合同开始生效。但当年美国是准备动用武力阻止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但是在那一年发生了美国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又恰逢中美进行中国入世谈判,而且此时香港已经于1997年回归,香港商人行为被认定为是中国的商业行为,克林顿出于避免再次刺激中国的考虑,阻止了美国国内的其它行为,让李嘉诚顺利拿到了港口。这一点,当年克林顿曾经亲自解释过。而这两个港口,正是李嘉诚开始涉足港口码头生意的开始,通过这两个码头的背书,拓展了在其他地区的港口收购行为,又通过手中的港口为他的其他的商业行为背书而一步步拓展到今天的商业帝国。
-
2025-03-22 04:31:40
他是没有国家荣誉感的人,或者说他从来就没当他是中国人,只是唯利是图而已
-
2025-03-28 08:56:39
其它的我不管,这里是我的内容就只管你。
-
2025-03-21 21:29:11
把对抗美帝的希望寄托在李嘉诚身上,是不是过了?
-
2025-03-21 18:19:51
自私就是自私,别找什么借口,做为商人就算心里没国家,但也不能妨碍国家发展,我只知道,航母是徐增平送给国家的,国外的华人华侨给国家援助。
-
2025-03-21 18:30:01
都2025了,还在说这是,如果说是霍搞出来的,是啊是天塌了[鼓掌]
-
2025-03-25 15:02:28
人家是遵纪守法好公民,要是真有把柄现在就进去了,何必现在道德谴责
-
2025-03-28 04:40:42
但是你得能掏出来450亿刀
-
2025-03-21 20:58:16
说实话,他是租别人的港口,最后还是人家国家的话事权,无论你卖与不卖决策圈还是在当地手上,就像老美那样说没收就没收千亿,你还会觉得他逃离有问题吗?人家要发展战略部署就轮不到你一个外地商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