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如初见:上线两小时后停播三年,背后原因引人深思

娱乐 05-14 阅读:164 评论:0

历史剧踩雷! 顶流男神新剧上线2小时被毙,3年后删光敏感戏才敢播?

2022年7月18日,李现主演的《人生若如初见》刚上线爱奇艺两小时就神秘消失。剧组甩出一句"技术原因",结果这一"技术"就整了三年。 直到今年6月,这部号称"历史正剧"的作品才带着满身补丁重新开播——男主的名字从良乡改成梁乡,女主的原型秋瑾直接消失,连革命党谈恋爱戏份都被删得干干净净。

这场闹剧始于选角阶段。剧组请来《亮剑》编剧江奇涛执笔,李现+春夏+朱亚文的王炸组合,砸了2.8亿制作费。 预告片里精致的清宫服饰、热血青年救国镜头,让全网都以为要出爆款。

真正的暴雷发生在历史考据上。 眼尖的网友发现,李现饰演的梁乡(原名良乡),原型是历史上镇压武昌起义的满清贵族良弼。 这个被革命党炸死的顽固派,在剧里竟成了忍辱负重的改革派。 更离谱的是,剧中让"良乡"和革命党女学生大搞三角恋,而女学生原型疑似秋瑾——现实中这位女侠32岁就义时,良弼还在日本留学。

历史博主扒出剧本细节:剧中保皇派主角团穿着日本军装搞改革,革命党反而被塑造成极端分子。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冯天瑜公开发文批评:"用偶像剧手法解构严肃历史,比抗日神剧危害更大。 "

下架三年间,制作方光审查会议就开了17次。 原定60集的剧被砍到51集,删减镜头超过200分钟。 最明显的改动是把良乡改名梁乡,身份从宗室子弟改成普通旗人。 原本与革命党杨凯之的兄弟反目戏,改成了理念分歧。

朱亚文饰演的革命者俞天白更惨。原版人设是个沉迷风月的浪子,现在所有青楼戏份都被删光,只保留演讲救国片段。 原本和春夏的感情线全灭,编剧硬加了他给贫民发粮的新剧情。

复播后数据直线跳水。 首日播放量1.2亿,第二天就跌到4700万。 豆瓣开分6.9,比同期历史剧《天下长河》低2.3分。 最扎心的是弹幕:"李现军装帅炸,但怎么看都像给满清洗白? "

这不是孤例。 2021年《雷霆战将》因"八路军住别墅抹发胶"被下架,2023年《鲲鹏击浪》因弱化毛泽东成长线遭批评。横店群演爆料:"现在拍清宫戏,剧本都要先给史学顾问过三遍。 "

审查部门2023年发布的《重大历史题材审查细则》明确要求:涉及近现代史需提供省级以上档案馆证明。 业内人士透露,《人生若如初见》原本想过审,结果被中央文史馆专家当场驳回:"良弼后代还在世,你们这是要制造民族矛盾? "

复播版本每集片头新增了2分钟历史解说。第7集讲"武昌起义"时,字幕特别标注:"本剧人物均有艺术加工,请以史料为准。 "但眼尖观众发现,涉及袁世凯的戏份全部模糊处理,20多处关键台词重新配音。

最戏剧性的是宣发翻车。 剧组买热搜"李现军装梦回河神",结果评论区被历史梗刷屏:"从抓水鬼变成抓革命党? ""建议改名《我的保皇党男友》"。官方后援会公布的拍摄花絮里,李现读的《戊戌履霜录》被扒出是2015年出版的历史小说。

这场价值3亿的教训正在改变行业规则。 2024年3月,广电总局约谈六大视频平台,要求历史剧立项时需同步提交史学界评估报告。 正午阳光新剧《北斗南箕》就因此搁浅——他们的明代天文官题材,被专家认为"过度美化东林党"。

《人生若如初见》的编剧江奇涛在采访中倒苦水:"我们参考了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但观众要的不是论文,是能追的剧。 "这句话被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隋岩怼上热搜:"观众要的是不篡改历史的剧! "

目前该剧已更新至第18集,收视卡在猫眼榜单第9位。 比起三年前万众期待,如今最大的水花,是B站UP主用原版泄露片段做的对比视频,播放量突破600万。 弹幕飘过最多的,是那句原著小说里的台词:"历史容不得自作聪明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