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池要求越来越严格,2026年7月1日实施新规

汽车 04-22 阅读:100 评论:0

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发展,新能源的电池安全问题成了众多消费者担心的话题,新能源的电池起火后难以扑灭,并且会对周围的车辆进行巨大的伤害,这让本来有想买新能源的消费者的想法望而却步。

而自燃出现问题最多的比亚迪,凭借着一开始的“不自燃”的口号吸引了不少的消费者,但是不管是刀片电池、弹匣电池等都会出现问题,包括特斯拉的8650电池也出现过自燃,可以说,现在的新能源品牌,没有出现过自燃的几乎没有。

那如何让消费者用车放心,让大家对于新能源重拾信心就成了一个严肃的问题

对此,在新能源电池安全上;4月3日,工信部正式发布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该新规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实施。

此次新规的实施可以说是为了新能源车主的安全考虑,是一项利好的政策

具体内容如下:

对于如今的新能源汽车,逃生时间为5分钟,只要5分钟不起火就算过关,而现在的政策升级到了2个小时,也就是说2个小时不允许起火、爆炸,并且电池包所有监测点温度≤60℃。而且如果发生热失控,5分钟内必须要有报警信号,并且不能有可见烟气进入车内对于现在的电池增加更多的实验,比如传统针刺、外部加热、电池内部短路,确保电池的安全性要求300次快充循环(SOC区间20%-80%)后仍需通过外部短路测试而新能源驾驶过程中,最害怕的就是底盘的剐蹭,引起起火,新规要求求电池包或系统在直径30mm钢球以150J能量撞击后无泄漏、起火或爆炸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实行,那现在很多厂家都会被勒令整改,不过为了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新规将在2026年7月份实施,所以给了更多厂家技术的发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造车。

像现在动不动几千公里的续航,动不动各种各样的配置都可以往后靠靠,在安全面前都不值一提,只有一点,那就是安全。

如今各个新能源品牌用的电池供应商厂家也都不一样,例如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瑞浦兰钧、欣旺达等都是现在新能源车企常用的电池厂家。

未来,这些厂家要做的就是发展好自己的电池安全问题,如果安全问题不过关,很可能会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当然了,在技术前期的发展过程中,车企的制造成本也将会水涨船高。

最后,如果新规实施,希望这些政策能够落实,而不是需要车主跟厂家来回掰扯,一方证词说起火了,另外一方说因为线路改装引起的,造成不少的口舌之分,这也会大大的影响民众的信任危机,新规是好的,后期的落实也是重中之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