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死回生,霹雳11AE中距弹,2024年,为何又重新装备?

推荐 01-22 阅读:16766 评论:36

首先,我们聊聊我国中距弹的发展。在七八十年代,随着世界航空工业的发展,世界航空强国的空军战机,陆续进入了四代机时期。例如美国的F14、F15、F16等等,至今仍在推出各种改进型。作为超级大国,苏联先后推出了米格29、苏27战机。法国属于欧洲的航空强国,在80年代,推出了幻影2000系列战机。与之前的三代机相比,四代机非常注重战机的机动性。

同时,对于超视距作战,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与四代机搭配使用,各国还推出了各种中距弹,例如美国的AIM-120、苏联的R27、法国的米卡等等。为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进一步加强解放军空军战斗力,1986年,我国开始了著名的歼10战机项目。与此同时,我国也需要发展与之配套的中距弹。

但是,我国航空工业薄弱,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发展自己的中距弹。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从国外吸收部分技术和经验,结合解放军部队的实际需要,属于最好的办法。众所周知,80年代,我国与欧美各国,进入了宝贵的蜜月期。我国接触到了欧美各国一系列的先进技术、系统和装备,对于我国90年代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80年代末期,我国从意大利进口了阿斯派德系列中距弹。阿斯派德系列中距弹,属于意大利发展的半主动雷达制导中距弹。半主动中距弹,在发射使用过程中,需要战机雷达持续提供数据引导。在数据引导期间,大大限制了战机进行其他任务的能力。阿斯派德系列中距弹,在我国被称为A弹,我国进行了全面的仿制和完善。

历经10多年时间的发展,2002年,国产霹雳11中距弹,终于定型。按照介绍,霹雳11中距弹,长3.7米,弹径0.203米,翼展1.024米,最大速度4.5马赫,最大机动过载35G,最大射程50公里左右。各方面的性能,与意大利阿斯派德Mk1A型中距弹,基本相当,部分方面有所超越。在21世纪初期的几年,霹雳11系列中距弹,属于我国唯一能够批量生产的中距弹。

虽然是半主动中距弹,但解决了我国在中距弹领域受制于人的局面。21世纪初期,歼8F、歼8H和歼10早期型,都是以挂载霹雳11中距弹为主,这是进口阿斯派德的第一个巨大作用。2006年,我国霹雳12全主动中距弹定型。由于霹雳12中距弹在制导模式、打击射程方面,明显优于霹雳11系列。在霹雳12系列中距弹,大批量生产以后,霹雳11中距弹的地位,全面下降。

霹雳12系列中距弹,最大射程70—80公里,属于中规中矩的配置。进入2015年之后,我国又推出了新一代的霹雳15系列中距弹,最大射程150—200公里之间。目前,在解放军部队的各种战机中,歼35、歼20、歼16、歼15T、歼10C等四代半战机或者五代机,普遍使用霹雳15中距弹。歼11B、歼10A、歼11A、歼15等战机,普遍使用霹雳12中距弹。

此外,经过技术升级之后的俄制苏27、苏30战机,也能够挂载国产中距弹。至于霹雳11系列中距弹,由于属于半主动中距弹,已经很少使用。按照正常的发展周期,霹雳11中距弹,应该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万万没有想到,2024年,已经定型2002年的霹雳11,还能够起死回生。

2024年11月,在珠海航展上,我国公开展示了霹雳11AE、霹雳12AE两种中距弹的改进型。其中,霹雳12AE的情况,非常容易理解。霹雳12中距弹,最大射程只有80公里。2024年公开亮相的霹雳12AE,属于增程型。气动布局变化不大,更换了发动机,最大射程提升到了120公里。不得不说,对于各种四代机和四代改战机来说,有利于加强战斗力。

至于霹雳11AE中距弹的情况,让大家看不懂。首先,霹雳11AE中距弹的弹体变化不大,应该沿用了弹体的设计和布局。但是,霹雳11AE的弹翼,出现了重大调整。霹雳11的弹翼,非常大。意大利的阿斯派德,也是类似的情况。霹雳11AE的弹翼,却大大缩小。从弹翼布局和设计理念来说,直接跳跃了霹雳12,与霹雳15非常接近。

不过,对于中距弹来说,一旦弹翼出现了重大调整。那么,原有的飞行数据、机动性、打击效果等各方面指标,肯定会全面变化。第二,霹雳11AE亮相以后,没有使用半主动或者主动引导头,而是采用了红外引导头。一般来说,只有格斗弹才会使用红外引导头。所以说,2024年出现的霹雳11AE导弹,属于“老树出新芽”。

作者认为,霹雳11AE中距弹的设计理念和任务定位,类似于“远程格斗弹”。一般来说,格斗弹的打击距离,不会超过20公里,大约10多公里居多。采用霹雳11的弹体,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格斗弹,射程上肯定会大大提升。同时,采用了红外引导头。当然,部分国外媒体认为,霹雳11AE,属于半主动雷达制导+红外制导。

关于解放军部队各种导弹发展、变化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5-01-30 09:16:04

    当年航天八院的霹雳-11换主动雷达导引头的改进型方案要和空空导弹院的霹雳-12竞标的,然而霹雳-12进展很快,直接中标。这么多年来,看着空空导弹院的霹雳-12、霹雳-15大放异彩,航天八院也没闲着。[笑着哭]

  • 2025-03-04 23:58:42

    前苏联AA7就是两类导引头,先后发射可以提高命中率和对方干扰难度,不过苏联那款射程是40公里,不过时代不同了,相信我们这款会强上很多,对付隐身机,红外制导强于雷达制导头!

  • 2025-01-27 16:01:50

    数量乘以波长是这些。天网

  • 2025-04-03 06:56:02

    所以啊,一发半主动空空弹的价格不会超过50万一架歼16最起码能挂12发以上能在半径一千公里内待3个小时以上,这要是换成地面防空系统最起码要一个团了

  • 2025-02-03 23:23:06

    就是模仿R27,空空战绩没有,却被胡塞武装改为地对空导弹大获成功。 F15都被击落。

  • 2025-01-31 10:13:51

    打隐身机用的,半主动雷达加上光学引导,是因为靠导弹的小口径雷达无法捕捉隐身机信号,要依靠后方战机的数据链导引和自身的光学制导来确保捉到隐身机

  • 2025-03-12 20:35:41

    红外制导空空导弹对飞行速度有影响,飞快了,气动加热会降低红外制导头的灵敏性,所以红外弹的最高速度一般也就2.5马赫,红外制导空空导弹飞行速度慢了,会显著降低不可逃逸区。

  • 2025-02-15 05:00:17

    很简单,就是对雷达制导的一种补充,一发雷达一发红外,一明一暗

  • 2025-03-06 13:04:15

    不专业的评论,换发动机了呗!增加了射程和速度,老导弹的速度开始落后了,高超音速时代空[笑着哭]空导弹也要提速。

  • 2025-01-29 22:11:40

    我就问问F14现在改进成什么样了?

  • 2025-03-22 00:47:22

    落后的空空导弹,改成地空导弹,打打直升机、无人机,还是比较合适的

  • 2025-04-06 23:18:47

    半主动空空导弹价格肯定也会过百万,为了严格控制空空导弹重量,提升导弹比冲,空空导弹所采用的弹体材料和固体推进剂价格比低端防空弹贵很多。

  • 2025-04-15 15:55:22

    隐身机阴人用的,靠预警机或僚机指示目标,隐身机偷偷靠近目标,用数据链锁定后发射导弹,全程无线静默,导弹翼面改小也是为了减少雷达反射面,这样不到导弹命中的一刻,目标机都发现不了,如果再加上歼二十的隐身性和大航程,有可能绕到对方身后或侧翼占领发射身位,那对方更加不可能发现危险了。所以隐身机不是大家设想的那样纯用雷达锁定距离硬吃对方,不会去跟对手对头冲锋,而是绕到对手侧后,能阴多少阴多少,这就是为什么F-22一度能取得对F-15高达24:0的胜率。

  • 2025-01-26 22:04:09

    配合空警5000的 战斗机只管射 导引交给我

  • 2025-01-29 10:58:27

    也可能战法发生了变化,指引无需发射导弹的战机来进行了。再说这些性能低一点的导弹杀伤力还是在线的,稍微改一下用起来,总比放着浪费好。

  • 2025-01-29 13:36:09

    有源相控阵加半主动中距弹用来对付集群的大型无人机和巡航导弹性价比比防空系统高多了

  • 2025-03-29 21:05:09

    感觉是指令制导加红外。多个手段,战术更丰富。半主动雷达就不大可能了,电子战抗干扰不好搞。

  • 2025-04-18 23:15:24

    弹翼改小除了减小雷达发射外,还可以减小飞行阻力提高射程。

  • 2025-01-23 22:42:24

    如果抗干扰过硬 中距红外弹还真可用

  • 2025-03-07 13:23:02

    库存的老板换个导引头一样能用

  • 2025-03-23 10:53:49

    中国航空装备虽然一直没啥出口业绩,但一直都热衷于外贸型号,有立项就有研发经费,都懂得[呲牙笑]

  • 2025-03-05 10:45:59

    空空没有,欧美说什么你就信什么阿,真打不了地空一样打不了,改得环礁地空都能干F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