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坟场被垄断?中国退役大飞机为啥要运到美国,自己不能拆解吗

国际 04-07 阅读:11 评论:0

之前南航那架A380退役的新闻大伙都记得吧?这架双层"空中巨无霸"没在国内安享晚年,反倒漂洋过海去了美国莫哈维沙漠的"飞机养老院"。当时网友都在问:为啥才服役十年的大飞机急着退休?其实更该琢磨的是,连拆飞机都得找外国人帮忙,咱们航空产业是不是缺了条腿?

这事细想挺扎心的。飞机拆解可比造新飞机复杂多了,说是航空工业的"临终关怀"产业都不为过。可咱们现在连给自家飞机"料理后事"的能力都没有,你说这产业链得缺多少环?

先说技术这道坎。拆飞机不是抡大锤砸废铁,得用激光切割、超声波检测这些高精尖手段。A380这种双层结构,拆上层甲板要像做微创手术,既不能伤着"筋骨",又得把能用的零件完整掏出来。咱们现在拆小型飞机都费劲,更别说这种"空中楼中楼"了。

再算经济这本账。建个飞机坟场得挑干旱少雨的地方,还得配套防腐处理、零件鉴定这些服务。美国莫哈维沙漠的坟场占地几个纽约市,停着上千架飞机,产业链养了上万人。

咱们要是自己建,光选址就得头疼,北方怕雨雪腐蚀,南方怕台风捣乱,西部又缺水。算下来不如直接送美国"外包",虽然运费不菲,但总比自建坟场划算。

产业话语权更是个硬伤。全球航空产业经过百年发展,拆解回收早被几家巨头垄断。波音、空客自己造的飞机,退役后自然回流到自家产业链。咱们买飞机时没话语权,卖"尸体"更得看人脸色。就像买进口车保养得去4S店,拆飞机也得按人家的规矩来。

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儿也不能全怪咱们。飞机拆解产业需要长期积累,欧美发展这个行当比咱们早几十年。他们连二战时期的B-29都能拆出能用的零件,这种功夫不是朝夕能练成的。咱们航空工业起步晚,先得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才到强不强的发展阶段。

但差距摆在眼前,着急上火没用,得想想怎么补课。首先得建自己的飞机养老院,听说新疆某地正在规划,但光有场地不够,得配套技术人才。

其次要培养"飞机法医",这些专家得懂材料科学、航空工程,还得会"庖丁解牛"拆飞机。最后得建立零件认证体系,让拆下来的中国造零件能进入国际流通市场。

其实拆解产业搞好了,反而是个新增长点。未来二十年全球将有上万架飞机退役,这是座待开发的"空中金矿"。咱们要是能把拆解技术搞上去,不仅能处理自家飞机,还能帮别国拆,从买飞机到拆飞机都挣外国人的钱,这才叫产业闭环。

当然这事急不得,得一步步来。就像当年造ARJ21支线客机,从零件到系统全自主,现在C919大飞机也飞起来了。拆解产业虽然眼下是短板,但说不定过几年就能成新名片。到时候莫哈维沙漠的同行们,怕是要来中国"取经"了。

说到底,飞机坟场只是航空产业的一个小切面。咱们既要正视差距,也不能妄自菲薄。当年造原子弹、高铁都能后来居上,拆飞机这点事儿还能被难住?关键是要沉住气,把产业链每个环节都夯实。等哪天中国造的飞机退休后,能体体面面地在自家地盘"养老",那才是真正的航空强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