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的70后,不要让身边的亲人“借运”

情感 04-27 阅读:252 评论:0

仿佛昨天还在村小,书声琅琅。

今天,就有了“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感怀。

头上的白发,无情地告诉70后的一代人,真的老了,都是五十岁的人了。

后半生要如何过,才不会晚景凄凉呢?这是我们需要谋划的事情。

但是你发现没有,就在这节骨眼上,总有身边人在拽着我们,好运气就被他们消耗了。

建议大家,守护自己的运气,做一个适度冷淡、时刻理智的人。

01

关于孝道:孝老别承包,留三分自爱。

我们的孝悌文化,可以说是根深蒂固。

在古代,愚孝的事情,层出不穷。比方说,郭巨埋儿。为了让父母晚年吃好喝好,儿子把孙子抛弃,把属于孙子的口粮,给了父母。

五十岁的70后,你已经到下半场了,但还是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你的父母七八十岁,需要各种关照。

特别是一些农村的父母,他们没有职工退休金,也没有几个存款。到老了,就眼巴巴地看儿女给点生活费。

赡养父母是应该,但是你无休止,无尺度给父母钱,管父母的生老病死,你会特别累。

多看看一些过得好的同龄人。他们也许是这样做的:把父母放在老家,自给自足,适当补偿;自己独自外出去奋斗。似乎是没有什么人情味,但是两代人都安好。

而把父母带在身边,几代人住在一套房子里的家庭,鸡飞狗跳。

把父母的一切费用都承担的人,在经济上,也不一定吃得消。一旦自己失业,就苦不堪言了。

只要父母能够走动,就让他们独自生活,非必要不做出过度调整;在费用上,也要兄弟姐妹分担,对老父母花钱的方式,应该管一管。

赡养,不能直接等于承包老人的一切,而是有必要的承担责任,看刚需是什么。

02

关于兄妹:帮忙别到底,只能是应急。

看过很多促进家庭和睦的古训,也感受到了来自于兄弟姐妹的温暖。

小时候,兄弟姐妹围在一起吃饭,觉得这个家,真的好。

在村里,若有玩伴欺负你,兄弟第一个站出来,给你撑腰。

走进社会,你一旦落难了,兄弟姐妹也会给你一碗饭,给你找工作等。

但是你要记住一句古训: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任何感情,都要有原则,关于利益,就更要讲原则。

有必要的话,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约束家庭的行为。

具体来说,我们遵照一条原则:救急不求穷。

只要是不懒,不生大病的人,到了五十岁左右,都有一定的成绩了,若是一点都没有,就有特别的原因。

帮助一直穷困的兄弟姐妹,就像一个无底洞,你还是望而却步为好。

03

关于儿女:哺育已完成,余生靠自己。

我们五十岁的时候,儿女也应该成年了吧。大部分的儿女,应该是这样的。

多少做父母的,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最好的东西,留下来,给儿女。

就是儿女犯错了,父母也包容,以为儿女还小。

“总是说儿女还小”,这样的行为,会让儿女有恃无恐,成为社会上的坏人。

应该正视儿女成年的事实,逼着他们独立,就是长久之策。

俗话说:“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你忍心看到儿女,在老年的时候,才开始奋斗,或者一筹莫展的样子吗?

吃亏在前头,享福就在后头。对儿女断供了,他们肯定会想办法去赚钱。这就实现了,两代人各自安好。

爱是伟大的,但是溺爱是可耻的。爱而不溺,是最有用的。

04

关于夫妻:余生变老伴,别传负能量。

看过一个晚年幸福的标准:夫妻之中,必须有一个人退休。

其实,70后应该尽量做到,夫妻两个人,都退休。

毕竟,生命的长度算不到。万一夫妻之中一个人先走,剩下的人活一二十年,这又如何破解开销问题?

真不要听一些社会上的人说,养老保险金,是会亏本的,不如存钱;不要听人说,保险金的库存是不够的;也不要听人说,投资理财,最靠谱。

多听一些官方的言论,看一些大政方针。

我们要相信祖国,也一直在祖国的支撑下,越来越好。

夫妻一起努力,在后半生,享受退休生活。也许退休金不高,但是源源不断,这就给人最大的底气。

社会要变成什么样子,物价会如何调整,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退休了,跟着社会走,就会从容。

也不要以为,自己活不到平均岁数,做什么都会亏本。还是要积极阳光,多锻炼身体。

以后的日子,夫妻相伴的时光最多,互相监督,互相鼓励,一起清除负能量,岸边阳光请到生活中来。

05

人生就如一条抛物线,线条的长度是百年。

五十岁之后,命运基本定型了。按照常规,也到了最高点,是运气最好的时候。

如果你此刻,不理智,把运气弄丢了,要捡回来是非常困难的。

人可以折腾,但是晚年的折腾,难免力不从心。还是不折腾为好,平安简单,就是福气。

和身边的亲人,厘清关系,有尺度地帮助,有规则地借钱,彼此就不会介入因果,运气也各自保留。

做人,常将有日思元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千万不要等老年,运气都丢了,才捶胸顿足。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