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危险信号,美中伊高层同现喀布尔,中国罕见在联合国强势发声

社会 04-19 阅读:0 评论:0

文|六月

编辑|六月

前言

当大家都在被中美之间的关税大战吸引眼球的时候,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一个被我们“遗忘”的地方——阿富汗。

美国的高级代表团悄悄飞去了喀布尔,塔利班的情报官员又神秘现身伊朗大使馆,中国的国安代表也几乎在同一时间踏入阿富汗土地三国情报高层罕见地几乎“同步行动”,而地点居然都是喀布尔!

这可不是简单的外交访问,尤其在当前中美关系紧张、伊朗面临美军高压、中东局势高度不稳的背景下,这一连串动作,怎么看都像是一场悄然上演的大博弈。

而且就在这之后,中国还罕见地在联合国安理会强势发声,要求主导阿富汗相关决议。

为什么三个地缘大国突然在阿富汗展开情报接触,中国的出手意味着什么?

美国是否真的要重返阿富汗,而伊朗,又在怕什么?

中美伊同时行动

美国先出招,情报官员现身阿富汗,马上有媒体爆出“美军开始接管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的消息。

巴格拉姆,可是美国当年在阿富汗最重要的空军基地,距离中国西北仅1000多公里。

塔利班虽然第一时间跳出来否认,说这只是巴基斯坦搞的信息战,但现场有美军飞机活动,却不是空穴来风。

有说法是特朗普团队“花钱赎回”了当年被塔利班缴获的装备,美军飞机正是来运走它们的。

更有意思的是,就连美国国会都在讨论要不要继续给阿富汗“输血”。

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了,还给阿塔发了210亿美元的援助!

美国真是又当又立,一边把人骂得像恐怖分子,一边给人送钱送物。

那美国的答案很清楚——地缘制衡中国。

特朗普早就说过,阿富汗最关键的战略价值不是反恐,而是“距离中国的核设施太近”,巴格拉姆基地是战略制高点。

他承诺,一旦重返白宫,会“控制这个基地”,这就解释了美国代表为啥要第一时间跑到喀布尔。

紧跟着,中国也不甘示弱。

国家安全系统派出情报代表,和塔利班高层开会,并罕见地在联合国动手——要求主导阿富汗问题的议题安排。

这就等于把一张“底牌”甩到了台面上:中国,准备在阿富汗正面迎战美国。

伊朗方面也嗅到了不对,两名塔利班情报官员突然出现在伊朗驻喀布尔大使馆,和伊朗革命卫队的代表秘密会谈。

很明显,伊朗也开始担心:如果美国真在阿富汗重新站稳脚跟,那它可能被“南北夹击”,直接腹背受敌。

中美暗战的新战场

表面看阿富汗已经“和平”,但其实风暴早已在酝酿。

美军虽撤,情报网络并未撤,塔利班虽掌权,却难稳内政,中国虽不插手内政,但边境压力巨大;伊朗虽强硬,但被美国多线压制。

这三股力量同时出现在阿富汗,说明一个非常可怕的现实:阿富汗,正重新成为大国博弈的试验场。

而中国这次的出手,说明了一件事——我们不会再等风来,而是主动出击。

过去我们讲“不干涉内政”,所以面对阿富汗局势多半保持谨慎。

而如今不一样了,塔利班与东伊运等极端势力剪不断理还乱,恐怖分子流窜到新疆的边境风险越来越大。

这次中国高层亲自过问、情报系统直接出面、联合国外交部队全线介入,一点都不夸张。

这不是抢地盘,这是护家门,如果边境受到战火波及,内陆将动荡不安。

确实如此,防止美国在阿富汗“重整军备”,是战略防御;拉住塔利班不与美共谋,是区域稳定;争取在联合国占据主动,是全球博弈。

塔利班内讧

最让人担忧的,其实并不是中美伊三方密集接触阿富汗这件事本身,而是阿富汗内部,正在出现一种高度不稳定的迹象。

不久前,塔利班最高领导人哈巴图拉·阿洪扎达公开发出警告:“不要成为外国阴谋的牺牲品。”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在对外喊话,实则是对内震慑。

真正令人警觉的是他紧接着的那句——“若不服从命令,可能导致政权崩溃”。

塔利班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与权力裂缝,甚至已经威胁到整个组织的核心统治力。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内部争执,而极可能预示着塔利班政权内部的权力体系正在失控。

而这种“内裂”一旦被外部势力识破,就像撬棍插进了墙体的裂缝——整个结构随时可能崩塌。

塔利班在2021年重新夺权后,一直苦于经济制裁、民生困顿、国际孤立、极端意识形态和国内安全挑战的多重夹击。

如今政权尚未真正稳固,如果内部再陷分裂,必然会给阿富汗的未来带来不可预估的连锁效应。

此时不稳定的阿富汗,不只是自身的国家困境,它还可能成为极端势力重新集结的温床,或者被美西方力量再次操纵成为“地缘博弈的棋子”。

塔利班内部一旦走向分裂,那些旧政权残余势力、活跃在南亚边境的极端组织,甚至包括一些别有用心的周边代理势力,都会将整个阿富汗再次推向内战的深渊。

而一旦阿富汗陷入新一轮混战,波及的就不只是中亚、南亚,更会对中国新疆地区的边境安全、稳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我们之所以要高度关注阿富汗局势,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局势本身就逼着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正如中国外交部曾在多次表态中所说:“中国高度关注阿富汗局势发展,坚定支持阿富汗实现包容建政、持久和平。”

这不是一句外交辞令,而是对战略缓冲地稳定性的真实重视。

结语

有人说,今天的阿富汗,像极了冷战时期的柏林:一半是美西方试图“重回中亚”,一半是中俄伊等国努力“堵住漏洞”。

这次中美伊三方高层密集赶往喀布尔,其实就是一种默契的“摊牌”,阿富汗这块地盘,谁都不想让。

而中国这次在联合国破例强势发声,也在表明态度,我们不会再像以前那样退让一步,而是要主动参与、引导和主导。

阿富汗不是战场,而是风向标,谁控制了阿富汗,谁就掌握了中亚的神经;谁能在这里稳住脚跟,谁就有资格在全球博弈中说话更硬气。

阿富汗这一局,到底谁会先出手,谁又能笑到最后?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我们一起看清这盘大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