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税试点五年:试点城市扩围至60个,这些城市已收了多少税收?
自2011年上海、重庆率先试点房产税以来,这场“房产持有成本革命”已悄然走过14个年头。2025年,随着试点城市扩围至60个,房产税从“局部试水”迈向“全国普适”,普通购房者的钱包将面临怎样的影响?
一、试点城市现状:从“两地试验”到“全国铺开”
目前,全国仅有上海、重庆两地正式征收房产税,但2025年政策出现重大调整:
- 试点范围扩大:北京、深圳、广州等58个城市纳入试点名单,覆盖所有省会及GDP超万亿城市。
- 税率差异化:上海对单价≤94446元/㎡的住房按0.4%征收,超出部分按0.6%;重庆取消对外市普通住宅征税,仅对独栋别墅和高档住房按0.5%-1.2%征收。
- 计税方式革新:统一采用“评估价×70%”为税基,例如上海一套市场价1000万元的房产,实际计税基数为700万元,若税率0.6%,年税费为4.2万元。
数据透视:上海试点14年累计征收房产税超800亿元,重庆超400亿元,但税收仅占两地财政收入的2%-3%。这意味着房产税短期内难以替代土地财政,但对调节住房持有结构效果显著——上海试点后,人均住房面积从33㎡降至31.5㎡,重庆高档住房成交占比从12%降至8%。
二、普通人税负:首套免税,多套“累进加税”
新政策对刚需群体释放善意:
- 首套住房免税:人均60㎡以内的首套房免征,三口之家180㎡内无需缴税。
- 多孩家庭优惠:生育二孩家庭减税30%,三孩家庭减税50%,与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联动。
- 阶梯税率:超出免税面积部分按0.3%-1.2%累进征收。例如,北京一套评估价1200万元、面积240㎡的二套房(三口之家超60㎡),年税费=60㎡×1200万/240㎡×70%×0.8%=1.68万元。
典型案例:上海市民张先生持有一套150㎡住房(单价8万元/㎡),属于首套且人均50㎡未超免税线,无需缴税;若他再购一套100㎡住房(单价10万元/㎡),超面积40㎡,年税费=40㎡×10万元×70%×0.6%=1.68万元。
三、政策争议:“调节房价”还是“误伤刚需”?
支持者认为房产税能抑制投机:
- 持有成本上升:重庆试点后,闲置住房出租率从45%升至62%,部分炒房客被迫抛售。
- 土地财政替代:财政部测算,若全国推行房产税,每年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约1.5万亿元,缓解土地出让金下滑压力。
反对者则担忧加重负担:
- 评估价波动:房价下跌时,按评估价征税可能导致“房贬值、税不变”。例如,深圳某房产评估价从1000万跌至800万,年税费仍按560万(800万×70%)计算,实际税率升至0.75%。
- 区域分化加剧:三四线城市因人口流出、房价下跌,房产税可能加剧“房子卖不掉、税又交不起”的困境。阜新、鹤岗等地二手房挂牌周期已超210天,房产税或成“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四、未来趋势:立法提速与政策优化
2025年被视为房产税改革关键年:
- 立法进程:财政部计划2029年前完成全国推广的立法准备,目前已形成草案,核心包括“新房起征、存量过渡”。
- 技术配套:全国不动产登记系统已联网,50城试点“房屋评估价动态更新”,未来或实现“扫码查税”。
- 政策微调:上海可能对非中心城区外地购房者免税,重庆或降低普通住宅税率,进一步平衡调控与民生。
结语:从“靴子落地”到“长效机制”
房产税试点14年,从“抑制炒房”到“调节分配”,其政策目标逐渐清晰。对普通人而言,首套免税、多孩优惠等设计已最大限度降低冲击;对投资者来说,持有成本上升倒逼“去投机化”。随着立法提速和技术完善,房产税终将从“政策工具”转化为“长效机制”,重构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底层逻辑。
网友评论
-
2025-04-28 13:08:44
[得瑟][得瑟]就怕评估标准不一样。。。他找的给评估100w,银行贷款评估实际可能就是80w。。。这咋办???一套房子评估涨个百分之二三十。。。实际差价达到了40w。。。一套按照一套半的价格来算。。。然后接下来就是抛售,拒绝接盘,房租涨价。。。旅游城那就更倒霉了。。。很多非常住买的房子,也会抛售。。。
-
2025-04-28 13:00:43
[横脸笑][横脸笑]你想多了。。。很多人一套都费劲,你给整个两套???
-
2025-04-28 13:01:04
[得瑟][得瑟]让银行评估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