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越闹越大!小米SU7车祸后,国家出手了
当小米 SU7的金属残骸在安徽高速上扭曲变形,三个女大学生花季生命转瞬即逝。这场事故不仅将小米汽车推向舆论风暴中心,也撕开了智能驾驶过度宣传的遮羞布。
公安部与工信部的接连“亮剑”,整个汽车行业都感受到监管雷霆的逼近。
任何一项还未成熟的新技术,都无异于一把双刃剑,汽车智能驾驶技术也是如此。一方面智驾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当下智驾事故频发,存在明显安全隐患,甚至导致人员重大伤亡。3月底发生在安徽高速上导致三人死亡的车祸,让小米汽车陷入前所未有的安全危机之中。作为“流量圣体”,小米汽车身上的任何事情,无论是正面新闻还是负面消息,都会激发舆论的滔天洪流。
这个围绕智能驾驶的安全事故,在舆论热议半个月之后,国家终于出手了。先是公安部发文,提醒人们要警惕“高阶智驾”陷阱,明确车企误导宣传、夸张营销,以及车主智驾分心、脱手脱眼等,都有可能触碰法律红线。同时,工信部也发布公告称,召集几十家车企开了闭门会,强调车企需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显而易见,这意味着国家要加强智驾监管了。
种种迹象表明,当资本裹挟着智驾技术蒙眼狂奔时,国家监管的缰绳终将勒紧狂飙的野马。这并非是对智驾行业的重创和打击,而是对其一次及时纠偏,更有利于行业长远健康发展。工信部官方公告发布半小时之前,一张没有署名、透露了更详细会议信息的微信聊天截图,就已经开始在多个社群流传。根据截图的信息推测,大概率是某家参会车企的人员,给后方传递的第一时间会议总结。
基于截图中信息以及其他信息分析总结,国家对智驾加强监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规范智驾技术的宣传,严禁虚假和扩大宣传,避免给消费者造成错觉。以后可能会禁用自动、自主、高阶智驾等词,建议使用组合辅助驾驶等词语。其次,严管智驾功能的部署和风险。禁用代客泊车、一键召唤、远程遥控等,该类功能禁止申报。不允许各种名义的“公测”,原则是车企不能拿用户当做小白鼠去测试。
3. 撕开智驾遮羞布公安部、工信部等国家监管部门,之所以联手重拳出击,根本原因在于智驾营销的浮躁与社会风险的叠加。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内卷让车企纷纷将智驾作为核心卖点,甚至不惜压缩测试周期、夸大技术功能。尤其是今年“智驾平权”浪潮之下,几乎所有新能源车企都在推智驾。多家车企通过直播等多种传播方式,不断塑造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技术的认知,甚至诱导消费者脱手脱眼驾驶车辆。
内卷竞争压力,推动着车企对智驾技术,进行花样翻新额夸张宣传。营销乱象催生信任泡沫,消费者产生很多错觉,把智驾这项尚未完全成熟的技术,一步步推向失控边缘。有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涉及辅助驾驶的交通事故同比激增214%。甚至有人在使用智驾时长时间睡觉,从而引发严重交通事故,导致生命消逝和财产损失。这种风险扩散,可能引发更多连锁反应:保险责任认定不清、法律纠纷激增、公众信任崩塌。
小米 SU7车祸以及由此引发的舆论热潮,给行业敲醒了警钟。公安部和工信部的出手,看似是对智驾行业的“束缚手脚”,实则是在推动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规范竞速”。没有安全作为基础的新技术,不过是表面看似精致的危险品。唯有让 “辅助驾驶” 回归 “辅助” 本质,让车企的“技术狂飙”戴上责任枷锁,才能在“智驾平权”的浪潮中,守护生命尊严、道路安宁,以及社会和谐。
网友评论
-
2025-04-22 13:49:24
众多被市场淘汰的车企摇身一变就成电车行业领导者,+个电池,+个屏幕就几十万起步,反观比亚迪普及的越高价格卖的越低,而且别人l2辅助驾驶真纯辅助,不像有些车用力营销,还每卖一台车就亏几万,我们集团有钱亏的起,220公里一秒刹停,全碳纤车身,进口刹车,0百加速,全系列高级自动驾驶。卖的不负责任夸大宣传,买的也是心智不成熟巴不得电门踩到底,路面过个坑都断臂还能炒作车主酒驾也是无语,路上爆胎紧急救援一趟售后换胎2900猛夸良心企业,你手机组装搞坏了换个新,电车搞坏了3条命,友商有啥我有啥,友商没啥我反手诉讼专利侵权,年年骂华为,华为智驾第一,年年骂比亚迪,比亚迪销量第一。
-
2025-04-22 10:23:45
嫑嘲笑迈巴赫,比优秀更优秀[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国人之光
-
2025-04-23 18:10:43
我这叫喷吗?我没说雷总是我们的学习榜样吗?技术出身就很了不起吗?我们这些开小厂的老板,哪个本来不是搞技术出身的?但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你要跟普通企业比,小米当然称得上是个科技企业,但要跟华为苹果比的话,那还是差点意思的,毕竟华为的技术专利数可是全国第一的,这些国家都认证的事实东西,你还要拿来抬杠就没意思了,还有告诉你一个事情,我没开厂前,曾经是在一个台湾电子厂做管理的,我之前待过的那家厂,他就有接苹果华为和小米多企业的单,而对于质量这一块,苹果和华为的要求是最高的,甚至有派人员驻厂检验,一件不合格,整批都要给他销毁,次品都不给你卖给别人,当然人家苹果华为钱也管够,而某些牌子不一样,他会拼命压价,但是对质量的要求就没有那么高了,哪怕有点小问题也是可以通过的,所以后面我们质检部员工私下对他的产品都是直接免检的了,反正他们对质量要求也不高,我们何必又浪费时间去检查,对吧,反正人家要的就是最高性价比又不是最高质量。
-
2025-04-23 07:53:02
小米犯了一个新手造车最容易的错误,踏板在多大马力,需要踩多少N的力,刹车需要配多少N的力,车辆制造标准化里最基础的
-
2025-04-23 00:41:02
就这么说吧,那车的性能可以说是标准的跑车性能,以前至少百万起步,现在变成了五十万起步,两者的用户画像可是不一样的哦,买得起百万跑车的人,还是挺惜命的,可是五十万这个门槛,还喜欢跑车的人,什么素质基本上一看就懂了,况且有些还是分期购买! 除此之外,请问小米有造车的经验吗?就以华为为例,华为造车直接去找相关成熟厂家合作,而且还投入了大量资金去研发,第一款车也是家用车,造车的理念也是智能和安全。 再说说比亚迪,比亚迪十几二十多年的造车经验,可是对于超跑依旧很谨慎,造车底子足着呢,经验很丰富,这种情况下造出来的第一辆超跑依旧很保守,而且造车的核心同样也是智能和安全,因此在技术研发上花了很多很多钱,在技术上比华为还厉害,不愧是新能源汽车的一哥! 请问小米能做到哪点呢?有丰富的造车经验?(就说说手机吧,手机做明白了吗?手机有bug顶多是体验差些,可是汽车有bug那可是要命的哦,很多事情都是需要经验积累的!) 舍得花钱研发技术?(营销上倒是肯花钱,如果营销算是技术的话) 智能化驾驶很厉害?(如果手机支架很厉害,属于智驾系统的核心,我承认小米的智驾系统确实很强) 安全性很好?(有本事别买别人的电芯)
-
2025-04-26 00:15:50
那个有钱富豪,都是奔驰,宝马,奥迪,路虎,保时捷
-
2025-04-23 01:54:02
这种讹车企的一分都不能赔不能开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