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让我们的大脑变蠢。有意识地选择可防止我们变蠢

育儿 04-11 阅读:4 评论:0

科技改变生活。手机,连接你我。它让我们的情感得到互通,可以看到不同人的世界。

海量信息让我们动动手指就能轻松地查找到所有想要了解的专业知识,让我们看似比以前懂得更多;

手机让我们能够快速地了解各种各样人群的观点,在理想的状态下,能够让我们从更多角度去看待问题。

手机在带给我们各种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给了我们很多的副作用。

首先,大量涌入的信息让我们的大脑信息过载,大脑每天疲惫不堪,没了空闲的时间、休息的时间。

我们坐公交车的时候,排队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只要有一点空闲时间,都忍不住拿出手机刷一刷。根本停不下来。

大脑无法得到放松,让我们明明没有做什么,却感觉疲惫不堪。

更重要的是,空闲时间对于大脑来说非常重要。我们的很多创意、想法都是在大脑放空的时候产生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它破坏了我们的创造力。

其次,一碰到问题,就在网络上搜索信息,相当于我们把大脑的功能外包给了智能设备。这些知识并没有进入到我们的大脑。

也就是说,我们大脑并没有真正的获取到这些知识。无法形成长期记忆。这些知识无法真正地为我所用。

再次,当我们通过网络去查找资料,而不是通过自己去思考的时候,就相当于是他人帮助我们思考,我们自己就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最后,我们常常无法离开手机,不能适应手机不在身边。会时时去关注手机上的信息,导致我们的专注力被破坏,注意力被分散,无法进入深入思考。

以上种种都是在一步步地破坏我们大脑的专注力、创造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我们始终停留在浅层思考的层面。也无法客观的、多角度的看待问题,更容易形成片面的思考。

更多时候,我们是在网上获取自己想要的观点,然后让这种观点代替自己的思考。

如果我们意识到问题,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便随之而来。

尝试在一个整块的时间,关闭手机的声音,放在远离我们的地方,专注地工作。

深入思考,才能挖掘自己的潜力,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在碰到问题的时候,自己先思考,让脑子里的记忆浮现出来。经过思考过后,再去查询资料,更全面地解决问题。

吉姆·奎克说:我们的大脑更像一块肌肉,而非一张早晚会装满的硬盘,也就是说我们的大脑用得越多,就会变得越强壮,能容纳的信息也越多。

问题在于我们是有意识地做出选择,还是无意识的跟着习惯走?

手机是工具,没有好坏之分。只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使用它,它便是很好的工具。否则,就会无意识地被手机操控,让它一步步“吞噬”我们的大脑,让我们变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