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对美反制后,27国倒戈、奥巴马重出江湖、特朗普被催离职
2025年4月,一场由特朗普政府挑起的“全球关税战”在各大经济体之间横冲直撞。
中方以34%的报复性关税迅猛出击,让美国本就高企的贸易赤字雪上加霜。
欧盟27国连夜达成一致,迅速出台了280亿美元的反制清单,一时间,“反美同盟”之声不绝于耳。
美股两日内蒸发6.5万亿美元,全美50州更是爆发了规模空前的抗议潮。
而在此关头,前总统奥巴马也突然现身,痛斥特朗普“自封国王”,暗指他在全球贸易中竖起高墙,让美国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这场从白宫发酵的关税风暴,正一步步将美国推向前所未有的内外交困漩涡。
2025年2月10日,中方向美国祭出多层次、梯度化的关税反制:对美煤炭、液化天然气等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等72类商品加征10%,并启动对钨、钼等25种稀有金属的出口管制。
中国还将PVH集团、因美纳公司等美国大型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让美国生物科技与服装业感到前所未有的刺痛。
这不但让特朗普感到左右为难,也为全球其他国家提供了关键的“示范效应”。
“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与全球反制浪潮中方行动后,欧盟27国在4月7日连夜通过280亿美元反制清单,涵盖了肉类、谷物、葡萄酒等重要民生商品。
首轮措施将于4月15日生效,并且在5月15日加码25%关税——这使得美国对欧盟的出口商们一夜之间如临大敌。
法国总统马克龙更是在公开场合号召企业“暂停对美投资”,并呼吁建立“非正式反美联盟”,得到了越南、印度等众多新兴经济体的声援。
面对美国的单边关税操作,中方已紧急向WTO提交诉讼,指控其严重违反国际多边贸易规则。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加速进行“蛟龙号”深海试验研究,并致力于攻关第三代半导体核心技术。
这正是一种具有战略威慑含义的“庄重表态”:你可以加征关税,但中国不会在关键技术领域让步。
特朗普的“豪赌”与执行困局技术瓶颈:海关系统“崩溃倒计时”从白宫放出的消息看,特朗普原本期望在4月2日全面实施“对等关税”。
而美国海关系统却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一边要加大边境移民管控的预算投入,另一边却亟需庞大的资金与人力来梳理所有进口商品的分类、征税细则。
如此一来,特朗普政府想要“雷厉风行”地在短期内将关税政策全面推行,就难免沦为“纸上空谈”。
这场关税混战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树敌,还在美国内部引发了前所未有的裂痕。
特斯拉CEO马斯克率先发声,称关税“扰乱供应链,最终消费者埋单”。
共和党拥有重量级影响力的金主德鲁肯米勒、阿克曼等人联名对特朗普表达严重不满,强调任何超过10%的关税都会是灾难。
甚至在参议院出现了“51:48”的险胜投票,这是对特朗普想要对加拿大进一步加征关税的阻止决议,足见党内对其冒进做法意见极大。
这种分裂所带来的动荡,正在白宫内部不断酝酿。
保守派与激进派间时常爆发口角,一些社会议题如移民、环境政策也被再度推到台前,反对者质疑特朗普对多边体系的拆解削弱了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主导力。
4月3日,白宫内部一度传出“政府拟暂停关税、寻求缓和”的消息,却又在短短数小时内被官方狠狠辟谣,称“消息失实,一切按计划推进”。
一时间,来自华尔街和各州地方政府的怒火都集中在白宫身上。
“经济信用与政策信誉”给美国带来一场难以测量的危机。
美国社会危机:从华尔街到主街的“火山喷发”经济数据“血崩”与民生灾难短短48小时之内,美股总市值蒸发6.5万亿美元。
标普500指数宣告进入熊市区域,不少原本稳健的蓝筹股亦出现暴跌。
对普通美国家庭而言,关税战造成生活成本迅速走高,超市货架上的大豆、肉制品、谷物价格直线上涨,家庭年支出增幅高达3800美元,而人均收入却下滑2%。
美国人突然发现,他们为“对外贸易冲突”买了单,却看不到任何回报。
关税战不仅切开了美国与世界的距离,也切开了美国各阶层的情绪裂痕。
伴随着美股暴跌与物价飙升,全美各地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
短短一周内,就有超过1300场集中抗议活动在美国50州陆续上演,约60万人走上街头,横幅与标语中最常见的口号是“特朗普下台”“无能政府滚出白宫”等指责。
民众不满的不仅是贸易政策,更是对整个政府施政手段的失望。
从过度包装的“美国优先”到对白宫内部暗流的质疑,社会矛盾如同烫手山芋,被各方抛来抛去,始终没人能够妥善解决。
移民政策、社保削减、股市凄惨都成为群众宣泄的出口。
三番市、市政厅门前,抗议者用废旧汽车搭建成“关税钟楼”,象征着倒数计时,暗示若特朗普继续强推,“美利坚大厦”随时可能倾塌。
这种跨区域、跨阶层的愤怒融合在一起,演变成一股汹涌的民意海啸。
加州州长纽森在4月初明确宣布:“如果联邦政府的做法无法保护加州利益,我们将绕过华盛顿,与中国、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直接谈判。”
这番言论让白宫怒火中烧,讽刺加州“先把流浪汉问题管好,再来谈什么关税豁免”。
可纽森依旧在社交平台上强硬回击,强调加州拥有3.9万亿美元的经济体量,若是单独成国,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他希望在与中墨等经济体签订双边协议的过程中,少走“联邦资金审批”的繁琐路径。
加州此举不仅是对联邦的一种批判,更是一种政治自救。
在这场关税混乱中,各州经济受冲击程度不一,矛盾纷争增多,越拖下去,民怨越深。
加州先行一步,也在“示范”其他与华盛顿持不同政见的州:“我们也能走自己的路。”
63岁的前总统奥巴马在4月7日一场演讲中,罕见地旗帜鲜明地批评特朗普,称其关税政策不过是“滥用职权、挥舞大棒”,只会把美国“推向孤立与衰退”。
一些政治分析师指出,奥巴马之所以重回公众视野,与当前美国社会对于“传统价值”“国际合作”的呼声有关。
曾经的多边合作理念在特朗普时期被全盘否定,现在却反过来成为反对者攻击特朗普的武器。
历史政策对比:从“多边合作”到“美国优先”奥巴马任内曾大力推动TPP和中欧投资协定,希望借多边框架来巩固美国的外交影响力。
但特朗普主张的“美国优先”却更多地撤出多边体系、单边对外开刀,最终导致盟友猜忌与离心。
正因如此,欧盟现在选择在这场关税战中“倒戈向中”,与中国展开更多产业合作与市场对接,直接给美国制造了极大压力。
奥巴马的回归发声,让该冲突再度升温,也让白宫出现了新一轮的人事震荡传言。
最先被推到风口浪尖的就是财长贝森特。
外界爆料称,贝森特已经向幕僚表示自己“无法容忍这场荒谬的关税闹剧”,情愿辞去财政部长一职。
白宫发言人虽未作正面回应,但内部消息不断走漏。
贝森特与特朗普在经济议题上多次争执,甚至在一次会议上拍案而起,大吼“这是在闭门造车!”。
这位被特朗普“临危受命”的财长,如今却似乎成了白宫自相矛盾的“牺牲品”。
若贝森特一旦辞职,那么特朗普政府的经济团队将再遭重创。
结语从这场关税战的激烈爆发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残酷现实:当美国试图用20世纪的霸权逻辑去管理21世纪的多极世界时,结局往往是自食其果。
中国的硬拳反制、欧盟27国的迅速“倒戈”、美国本土的巨大反弹,都在警示着全球产业链早已紧密相连,单边施压难以再行得通。
特朗普通往日常挂在嘴边的“美国梦”,如今却演变成了多边对抗的噩梦。
而奥巴马的再度现身,也充分说明了美国涉外政策与国内政治的深层分裂。
这场波及北京到布鲁塞尔、从华尔街到加州街头的交锋,让人意识到:过度的强硬只会引来更大的反噬。
美国若无法及时转向,恐怕将深陷自我孤立的泥潭,难以轻易脱身。
网友评论
-
2025-04-10 18:18:33
真搞不懂,才几十万人反对特没谱啊😵💫😵💫😵💫 好讲的
-
2025-04-10 12:50:45
好奇,奥巴马为嘛没被自由枪机每一天的美国民众分尸
-
2025-04-10 09:30:44
基于社会科学推演,基于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推演,美国衰败符合社会科学规律!
-
2025-04-10 05:57:33
因果。天地人都是不均匀变化的电磁场,人之间有引力和斥力,二都相互依存和转换。天、地、物都是如此。 作用(付出、因)与反作用(回报、果),做好(强)自己。物理说实验、文献报告, 天地人都是变化不均匀的电磁场,只是大小而异。 万有力与电磁力的统一是:物体(粒子、星球)之间不但有引力还有斥力,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换,都是电磁力,质量也跟随变化。中子、原子是带电的,物体是带电的。物体内外都有变化的电参数,还有变化的机械参数。能解释太多的现象,包括人类社会现象。宇宙、地球、动植物是个大化工厂。 黑洞是一台非常大的水泵(风机) 真空有电流 时间是事物变化过程! 光内外同样有引斥力及转作用 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是基本平衡的,多善出少入积德。宇宙有平衡法则 从黑洞到量子,再到人都会纠缠,光子内外也有引斥力。
-
2025-04-10 00:53:11
现在的美国已经病入膏肓,谁上台都留不了。中美贸易争端最初就是奥巴马折腾出来的,他现在跳出来唱高调也没用!奥巴马重新执政也无法挽留美国了!哪怕富兰克林·罗斯福再世都救不了美国了!
-
2025-04-10 09:27:13
美国衰败真的不怪约翰加尔通的推演啊,这位首届诺贝和平奖得主可以瞑目了。。。
-
2025-04-10 10:24:52
川普有两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