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是关税万能思想的拥趸者,但加征关税只会让美国被孤立
特朗普是一个局势投机者,他从放出风声说要加征关税再到实施期间其实一直在观察其他国家和组织的反应。发现这些人的反制手段有限以后就大张旗鼓地加征关税,但是没有想到中国的反制会这么果断!
作为美国历史上两位互联网治国的总统,特朗普显然要比奥巴马更为高调。4月2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时特意调整了摄像机角度,试图记录所谓的历史性时刻。但这支笔签署的关税政策,却在随后72小时内经历了宣布、推迟、实施、部分取消的循环往复。这其实暴露了白宫内部意见分歧和特朗普内心的煎熬。
特朗普一直是关税万能思想的拥趸者,他认为关税既能促进制造业回流,保护美国工业免受不公平竞争,又能作为施压工具迫使贸易伙伴妥协。所以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就以《301调查报告》为依据,自2018年起对中国发起四轮关税加征,覆盖5500亿美元商品,涉及机械设备、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等关键领域。这使得美国对华商品平均关税从2018年前的3.1%升至2019年的19.3%。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数据显示,加征关税导致洗衣机等消费品价格年均上涨15%,消费者承担了约90%的关税成本。说白了,加征关税就是从美国人民的口袋里强行拿钱。但制造业回流了嘛?并没有!美国制造业就业在2018-2020年净减少超10万人,供应链加速向东南亚转移。
很多跨国企业在中国生产零部件,于越南、墨西哥组装,通过转移组装环节规避关税。但是本质上仍然要依靠中国的供应链,世界工厂就一个,脱离了世界工厂的中国,其他国家原材料生产都是问题。我们是活在中国,完全不知道外面很多国家有多落后。
网络上经常说的例子,一袋化肥就有世界上99%的国家无法生产,而90%的国家甚至连装化肥的尼龙袋都无法生产。所以,很多国家的制造业更多是组装,而不是原材料的生产。
当特朗普沉浸在"关税万能"的幻觉中时,北京的反制措施已悄然成型。2025年4月4日,中国商务部公布的稀土出口管制清单,精准打击美国新能源产业链的七寸。这一次反击十分迅速,在特朗普4月2日签署行政令后48小时内,中国不仅公布反制清单,还同步启动WTO争端解决机制,更联合128个国家发表《维护多边贸易体系联合声明》。这种立体化、多维度的反击,彻底打乱了白宫"逐个击破"的战略构想。
自从有了中国的强势反击以后,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已经跃跃欲试要反抗美国。特别是欧盟对美国的意见越来越大,和美国划清界限的意图越来越明显。
最后结局特朗普自己都有点慌了,首先是美股暴跌,然后是4月5日特斯拉股价单日暴跌12%,得克萨斯州的锂矿项目被迫停工。美国多州拒绝执行特朗普政策,甚至很多州已经发起了对特朗普的抗议活动。
另一边美国的传统盟友已经对跟随美国的策略动摇了。欧盟委员会4月4日紧急会议记录显示,法德代表激烈争论"是否继续追随美国路线"。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这些五眼联盟国家的发言较为委婉,表示美国政策破坏性极大;法德则已经在讨论,希望强势回应美国的关税政策。
而日韩则是对美国的政策阳奉阴违,毕竟阻止日韩和中国做生意,那最后只能导致日韩经济衰退甚至崩溃。为了自己国家日韩也不会盲目跟随美国。
站在2025年春天的十字路口回望,特朗普的关税游戏恰似精妙的行为艺术展演。他用七年时间证明:依靠社交媒体治国、将国际关系降维成商业谈判、用真人秀思维处理复杂政策,终究难逃历史规律的惩罚。当中国的反制措施撕开"关税万能"的皇帝新衣,这场投机游戏终将落幕。
美国妄图在商业上孤立中国,但是最后美国就会发现,被孤立的其实是美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