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吃药”,指数尾盘拉红,题材震荡!还有哪些投资机会?
当前A 股市场情绪活跃,在DeepSeek 和人形机器人等主题的催化下TMT 和机械行业交易热度较高。类比美股七巨头概念,本轮中国科技行情也由部分科技龙头公司驱动,其交易热度也处于高位。当前春季行情正在途中,AI 浪潮下科技是本轮主线,关注中国版“M7”概念,政策加码下存在预期差的地产、消费医药也值得关注。AI 浪潮下科技是市场主线,政策和技术双重利好叠加产业趋势向上,科技在本轮行情中有望占优,同时随着中国科技产业发展成熟,中国“M7”概念科技龙头或正横空出世。
主力净流入行业板块前五:游戏,白酒,LED,OLED,稀土磁材; 主力净流入概念板块前五:短剧/互动影游,参股保险,脑科学,大消费,镨钕; 主力净流入个股前十:岩山科技、利亚德、胜利精密、五粮液、中国稀土、贵州茅台、东方智造、数据港、奥飞娱乐、怡亚通
DeepSeek通过工程化能力创新,实现了大模型训练和推理算力成本的极致优化,也为端侧部署高性能模型提供新的方向。通过分析DeepSeek V3和R1模型论文,理解其核心逻辑是“按需分配算力,最小化冗余计算”,使得千亿级模型在低成本硬件(甚至边缘设备)上高效运行成为可能,为大规模商业化落地提供了技术基础。我们看好DeepSeek新一代模型带动云端推理需求爆发,加速AI应用端侧落地:建议核心关注晶圆代工、国产算力芯片、定制化存储、终端品牌、SoC五大方向。
近期Deepseek 大模型或将加速AI 应用的落地,引起市场广泛关注。随着春季行情的徐徐展开,需重视AI 等产业趋势迎来积极催化的领域。AI 板块估值扩张空间可能面临当前估值溢价较高的制约:从估值的视角来看,当前A 股人工智能板块可能更类似于曾经的消费电子,在产业浪潮开始前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估值溢价。从历史经验来看,若已提前获得了估值溢价,那在产业浪潮真正到来后,估值抬升的幅度相对来说会更低一些。如果AI 发展的最终结果不及预期,那么可能出现的是美元信用减弱后对实物资产更有利的情境。
2025年,高阶智能驾驶有望加速渗透,我们预计2025年城市/高速NOA的国内渗透率有望分别达14%/30%。同时,头部主机厂正加速研发L3级别自动驾驶车辆。上述趋势料将带动智能底盘的增配,从而逐步实现X/Y/Z三方向的融合控制,以进一步提升车辆舒适性。国内头部供应商已逐步占据卡位优势,有望实现收入利润的新一轮扩张。
在股债“跷跷板效应”下,近期债市波动明显放大。在多只债券基金出现大额赎回的情况下,部分基金投顾组合下调了债券仓位。实际上,债市自开年以来便陷入调整,并且呈现由短及长的压力传导,去年一路高歌猛进的债市进入“逆风期”。其中,短端的回调开启得较早,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自1月3日起便震荡下行,长端则在春节后加速回调。近期债市持续盘整,资金面偏紧和风险偏好提升或是导致债市调整的主要原因。
上证指数成交量缩量到1.5万元以下,随着会议的结束,关键要看市场能否有资金进场,否则这波调整时间会变成周线调整,就要开始小心热门板块与高位股的补跌走势了。本周 A 股宽基指数估值多数上行。全 A 指数的 PE(TTM)估值较上周上涨 1.65%至 18.74 倍,处于2010年以来 60.91%分位数,处于历史中等水平;全A指数的PB(LF)本周上涨1.65%至1.60倍,处于2010年以来19.68%分位数水平,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全A股债利差为3.6802%,高于3年滚动均值(3.3119%),处于2014年以来从低到高86.89%分位数水平。
创业板指数出现明显的回落,一旦60日线无法稳住,将会回到120日线附近补缺口,这对于市场赚钱效应有较大的影响,早就说过这是大家说的“牛市”,不是真正的牛市,有钱赚但是不好赚钱!我国AI技术进步引发高度关注,产业层面进展不断,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的讨论升温,科技股交易活跃度显著提高。近期公布的部分金融、经济数据显示宏观基本面也在温和修复。总体来看,当前A股市场环境和投资者情绪均偏积极,不必过于担忧外部事件性因素对风险偏好的冲击,两会前后A股市场有望保持平稳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