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100天内访华,特朗普又想干什么
特朗普声称,
将在100天内访问中国,
这与竞选期间对中国的态度大不相同。
为什么特朗普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提出要访华?
是否意味着中美关系迎来好转?
01
很多人认为特朗普是一个言行不一的人,
根本不值得信赖。
毕竟在他的第一次任期内,
与我们签署了数千亿美元的巨额订单,
但他一回到美国,
就立即掀起了贸易战、
科技战和金融战。
所以,
不管他这次说了多么美丽的话,
大家都会觉得靠不住。
而在我看来,
特朗普这次可能真的很想和我们和解。
为什么是这样?
逻辑很简单,
他的目标已经改变了。
乍一看,
美国的政策给人一种毫无头绪的感觉,
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分析,
以一个海盗国家背景出发,
我们的核心是搜刮世界各地的财富,
从公然抢劫到隐藏的间接抢劫,
一切目的只是为了钱。
在特朗普第一次执政期间,
他专注于中国。
这不是基于传统意义上对手或盟友的概念定义,
而是基于他作为商人的直觉。
凭借他敏锐的商业意识,
特朗普在环顾世界时,
很快就能分辨出谁是真正拥有强大财富的国家,
谁是看似富有但实际上是囊中羞涩。
因此,
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内,
中国被视为索要财富的目标。
特朗普的手段相当直接。
面对欧盟和日本,
他毫不掩饰地直接要钱;
虽然对待中国看似有些委婉,
但本质上也是赤裸裸的财富索取。
当他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时,
他就像一个流氓,
立刻翻脸不认人。
这种套路生动地体现在,
他处理国际关系时的经济问题上。
回顾特朗普任期内的经济发展战略,
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无论是战争索取还是经济制裁。
美国的危机不仅没有得到解决,
而且只能通过大量的印钞和放水来维持。
这种做法无疑是喝毒药来解渴,
为美国后来的高通胀埋下了隐患。
拜登执政期间,
在“经济战略”方面似乎比特朗普更“聪明”。
他领导的金融战更具技术性,
不像特朗普那样简单粗暴。
拜登的策略是先制造问题,
然后以解决问题的形象出现。
在这个过程中,
许多国家的核心资产,
在不知不觉中逐渐落入美国的口袋,
这种手段充满了欺骗性和隐蔽性,
堪称美国华尔街的“专利”。
它的技术门槛不低,
工作底线很低。
普通国家无法掌握和应对这种不择手段的“艺术”。
虽然拜登的金融战,
未能成功收获主要竞争对手,
但在其他方面,
如进一步吸引欧洲和日本的金融资源到美国,
这已成为不可否认的现实。
可他最终还是没能能完全解决,
美国面临的经济和其他根本问题,
只能遵循特朗普之前的做法,
继续印钱放水,
并继续拖延问题。
02
从拜登的角度来看,
他最大的“成就”,
可能是在特朗普的基础上,
再次成功地将经济上的“混乱”推给了特朗普。
在他们的同样的算盘中,
只要经济危机不在任期内爆发,
它似乎就可以暂时逃避责任。
目前,
美国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资本问题。
在短期内,
印钞似乎是一种通用药物,
任何经济问题,
似乎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暂时掩盖。
然而,
特朗普和拜登应该能清楚地意识到,
这种方法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长期面临的困难。
此外,
美国大规模印钞和放水,
带来的财务风险就像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从特朗普到拜登,
再到即将再次掌权的特朗普,
这一风险一直在他们手中传递。
经过轮流放水,
美国目前的通胀水平仍然很高,
特朗普面临着巨大的时间压力。
美国不仅面临着许多国内危机,
而且从外部环境来看,
美国寻找财富的地方和空间也在缩小。
就中国而言,
特朗普知道关税手段,
更像是谈判的筹码。
面对真正的财富搜刮,
它的作用相当有限。
这使得特朗普开始调整目标,
将注意力转向美国盟友。
加拿大首当其冲。
如果特朗普上台实施新策略,
他可能会先从加拿大开始。
从特朗普的商业思维来看,
加拿大是他眼中非常有价值的“资产”。
假设美国现有的国家资产,
可以支持36万亿美元的债券发行,
看看加拿大,
如果单独作为一个国家,
债券发行空间相对狭窄。
但如果加拿大被纳入美国经济体系,
加拿大的优质资产就像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剂,
以美国为名的债券发行空间,
将变得难以预测。
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看,
美国吞并加拿大,
意味着其资产规模可以扩大,
理论上,
负债规模可以相应地翻倍。
在这个过程中,
似乎没有太大的风险。
除了可能导致加拿大领导人辞职,
和一些内部政治动荡外,
从经济和战略布局的角度来看,
风险似乎很小。
加拿大接近美国的地理位置,
这里似乎对“远交近攻”的古老策略有了新的诠释。
先赢得加拿大,
美国可以从盟友那里积累一套成熟的经验,
然后将这种模式,
复制到欧洲、日本、丹麦等国家的经济事务中。
只要特朗普能够成功地完成其中一个国家,
他就会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无论是扩大美国的经济领土,
还是扩大自己的债务危机,
以便在任期4年内,
继续稀释美国的债务问题。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
特朗普的向内战略,
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减少中国对美国的刁难,
缓解中美之间复杂的国际关系,
这无疑也是一种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