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网友议论“保龄球场起死回生的妙计”,球场纷纷主打独特魅力!有的竟然开放客人带食物野餐!

国际 02-15 阅读:1 评论:0

保龄球,这项曾在数十年前掀起全球狂热的运动,如今却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瓶颈。随着热爱这项运动的人数逐渐减少,再加上电价与油价的接连上涨,众多保龄球场陷入运营困境,不得已纷纷关闭。

然而在日本,一些保龄球场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通过富有创意的运营手段尝试逆风翻盘。比如,有些球馆以怀旧元素吸引新世代的年轻人,也有些则调整经营方式,例如鼓励顾客携带食物像是野餐一样享乐,与家人欢度时光。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同看看,这些日本保龄球场为扭转局势而采取的种种妙计吧!

回顾半世纪前,全日本共有3,697间保龄球场。然而时至今日,这一数字锐减至672间!

日本TBS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情报7daysニュースキャスター》近期播出了一则专题,深入剖析了当前保龄球场面对的种种危机。以位于爱知县稻泽市的保龄球场“稲沢グランドボウル”为例

这座保龄球场拥有116个球道,并曾因其规模之大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堪称全球最大的保龄球场。

然而,规模越大,意味着运营成本也越庞大,其中以电费的支出最为突出。

宽敞的空间需要强力空调来维持适宜的温度,而空调设备无疑是最大的“电力杀手”。

此外,每个球道用于摆放球瓶的自动机器,以及保龄球输送带,也同样耗费了大量电力。

近年来,日本电费持续上涨,这让本就举步维艰的保龄球场压力倍增。据悉,这座球馆的电费每月额外增加了100万日元的开销!不止如此,保龄球道每天都需要上油进行保养,而国际油价的上涨又进一步加重了场馆的运营成本。

面对愈加严峻的挑战,不少保龄球场使出浑身解数,以创造性的方式降低成本,或吸引更多顾客。

例如,位于东京涩谷区的“笹冢ボウル”采用了全新的节能设备,通过更换传统球瓶自动摆放装置,大大减少了电力消耗。

与以往的球瓶装置不同,这种新型设计采用了球瓶顶部连接的细线,当球瓶被击倒时,它们并不会掉入球道后方,而是由机械拉起重新定位。

据统计,这种设备可以节省多达7成的电力支出,这成为了球馆在高昂电价中求生的重要手段。

而新宿区歌舞伎町的“新宿コパボウル”则另辟蹊径,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来吸引顾客。

例如,他们设置了带有惩罚性质的趣味游戏

同时推出了特殊奖品挑战赛:击倒特定的球瓶即可赢取奖励。这些新颖又有趣的活动,让许多顾客在这里流连忘返,增添了参与保龄球运动的新鲜感。

除了节能与活动,有些保龄球场开始打“情怀牌”,唤起大众对怀旧的追求。位于静冈县伊东市的“ダンコーエンボウル”便是其中的代表。

这座创立于1971年的保龄球场至今保留着浓郁的复古风格,例如聘用专人手动记录分数,而不是使用现代自动化记分系统。

工作人员在球道上手动观察击倒的球瓶数量,并将数据投射到上方的纸质记分板上。

甚至,显示击倒球瓶数量的机器,依然使用传统的灯泡设计。这种独特的运营方式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前来体验,不仅是玩保龄球,更像是在感受某种穿越时光的仪式感。

对于致力于突破传统定位的保龄球场来说,“活动多样化”是另一大趋势。例如,位于冲绳县浦添市的“てだこボウル”尝试打破保龄球场仅供打球的刻板印象,将其打造成集运动与聚会于一体的娱乐中心。

场馆内不仅提供各种宴会套餐,方便朋友小聚或家庭欢聚,也允许顾客自带食物至场内享用,营造出一种类似野餐的轻松氛围。

这种策略有效拓展了保龄球场的用户基础,从单一的保龄球爱好者群体,延伸到更广泛的家庭与社交群体。

看到这些日本保龄球场所展现的丰富创意,是否唤起了你对保龄球运动的兴趣呢?或许保龄球这项曾经火爆的休闲活动,并未真的远离我们的生活,而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融入了新的时代浪潮。今后,它能否再度复兴?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网友评论

一事看天下

分享这个星球上正在发生的趣闻趣事,看看各种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