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意思的一幕发生了:美国高层机密群聊意外曝光 揭露军事行动内幕

国际 03-27 阅读:2 评论:0

华盛顿的政坛风暴从未停歇,但这一次的剧情却让全球瞠目结舌——一场因“误拉群聊”引发的“信号门”事件,正将特朗普政府的军事决策内幕暴露在聚光灯下。

乌龙开端:机密群聊混入记者事件的导火索始于美国空袭也门胡塞武装前夕。3月15日,包括副总统、国防部长、国家安全顾问在内的19名高级官员组建的加密群组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局外人”:《大西洋月刊》主编杰弗里·戈德堡。这个本应讨论绝密作战计划的群组,竟因管理员误操作将记者拉入,导致后续的聊天记录被公之于众。

作战细节全曝光:时间表精确到分钟随着戈德堡陆续公开群聊截图,美国空袭的详细流程浮出水面。当天上午,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群内同步实时动态:“F-18战斗机12:15起飞”“14:10启动第二轮打击”“海基战斧导弹15:36发射”。更令人咋舌的是,国家安全顾问华尔兹在目标被摧毁后兴奋写道:“导弹部队头目走进女友所在建筑,现在楼塌了!”副总统万斯随即回应“太好了”,中情局局长则赞叹“好的开始”,群内甚至刷起国旗与火焰表情包。

政府危机:特朗普团队陷入被动面对舆论哗然,特朗普团队迅速展开危机公关。总统本人先是否认知情,称戈德堡是“失败者”,指责媒体“猎巫”;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坚称“群内从未发布机密”,却遭聊天记录“打脸”。而国家安全顾问华尔兹的辩解更显苍白——他声称“不认识戈德堡”,却解释不清记者如何入群,最终搬出科技巨头马斯克协助调查。

荒诞背后的多重撕裂这场闹剧暴露出美国政坛的多重裂痕:

跨大西洋关系恶化:群聊中,副总统万斯直言“讨厌救助欧洲”,国防部长附和“厌恶欧洲搭便车”,凸显特朗普政府对盟友的冷漠态度。

军政体系脱节:参联会主席布朗遭解职后,其继任者竟未被纳入决策群聊,军方在关键行动中“神秘消失”,引发指挥体系质疑。

双重标准现形:美方将空袭称作“精准打击”,但也门卫生部门报告显示,53名遇难者中多数为平民,对比群内“为胜利祈祷”的欢呼,讽刺意味十足。

余波未平:草台班子的危险游戏尽管特朗普政府试图将事件定性为“乌龙”,但反对党与媒体紧咬不放。五角大楼拒绝回应军方缺席质疑,欧洲多国则对美方“厌欧”言论表达不满。戈德堡的持续爆料,不仅让涉事官员面临问责压力,更暴露出美国高层决策的随意性——用群聊指挥战争、误拉记者入群、用表情包庆祝杀戮,被网友戏称“世界最大草台班子”。

这场荒诞剧的结局尚未揭晓,但已然撕开美国“精密军事机器”的完美假象。当官员们在加密群组里讨论轰炸如同策划派对,当平民伤亡沦为聊天记录里的背景注脚,所谓的“国家安全”,究竟是谁的安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