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俄抗中彻底没戏,特朗普第一次对普京发火,顺手又给中国一击
3月30日,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突然变脸,向来对普京礼遇有加的他罕见的大放厥词,称对普京很生气,且威胁对俄罗斯石油加征25%到50%的关税。
这可太让人意外了,因为不管是上任前,还是两次谈判后,美国对俄罗斯的态度都是一如既往,联俄制中的意图很明显,为何突然就变天了呢?
近期特朗普麻烦事一大堆,但要说最令他恼火的,肯定是俄乌停火一事,已经拖了两个月了,还是没有太大的进展。最近两天普京突然表态,称可以考虑让英法等国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但他希望附加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中国可以加入其中。
虽然中国已经于第一时间明确自身立场,无意掺和其中,但普京的这番表态,无异于打脸特朗普。
3月30日,特朗普在接受NBC《与新闻界对话》节目电话采访时表现得很不高兴,他对俄罗斯单方面打压泽连斯基的做法非常“愤怒”。
特朗普表示,如果俄罗斯继续破坏谈判的和谐,导致俄乌一个月内仍旧不能实现停火的话,美国就会对俄罗斯石油买家加征“二级关税”,就是在25%的基础上,再加征25%的关税。
而就在几天前,美国对委内瑞拉下达了最后通牒,同样威胁要对买家加征“二级关税”。
媒体分析,美国要针对的其实不仅仅是俄罗斯,还有中国,因为中国就是俄罗斯和委内瑞拉的第一石油进口国。
为了联俄制中,特朗普又有了新的“发明”,至于这个“二级关税”具体会怎么操作,现在外界还不得而知,但他的意图还是比较明显的,那就是用这个“二级关税”来代替之前的“关税政策”,从而将矛头全部指向中国,而其他国家则视情况而定。这个新“发明”的好处,就是尽最大可能地避免“去美元化”。
其实在俄乌冲突爆发的第一年,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就没有受太大的影响,这就不得不说起金砖国家的作用了。
失去了欧洲市场后,俄罗斯的石油销往印度、巴西及中国,虽然因为价格因素,俄罗斯短期内会损失一些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减少对美国的依赖,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印度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过去印度作为美国印太战略的核心,一直充当美国“马前卒”的角色,但现在印度开始走中立路线,他们付出的代价是失去美国的扶持,但得到的好处显然更多。
如果特朗普一意孤行,将俄罗斯彻底推向东方,最大的受益者其实就是中国,因为俄罗斯将不得不使用本币或者人民币跟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结算,这对于美元的统治地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大西洋理事会地缘经济中心高级主任乔希·利普斯基对特朗普的新政给出了自己的分析,他认为特朗普正在继续推动他的经济收缩战略。相比拜登时期将政治工具无限扩大化使用,特朗普选择了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比如通过谈判来积累筹码,然后推出另一种能给美国“创收”的措施,以达到在盟友和竞争对手间的平衡。
特朗普的这一招高明之处就在于,如果俄罗斯跟其他国家不配合,美国最起码可以得到一些现金。
日前,俄罗斯国际问题专家杜金接受了美国媒体CNN的采访,杜金说出了普京的心里话。杜金说,因为俄罗斯现在跟美元基本脱钩,所以两国已经没有根本利益的冲突。
美国真正的对手,其实是欧洲的自由主义,因为欧洲跟美国在实力上的不对等,这种自由主义其实才是美国人排斥的。
事实上,在俄乌问题上,美国就一直把欧洲排斥在外,但美国又不愿意看到俄罗斯跟中国走得太近,这看起来很矛盾,原因是特朗普从头到尾都搞错了一件事,是联俄抗中,还是应该联俄抗欧?
特朗普曾经说过,美国无法在跟中国的正当竞争中胜出,那么他就会不遗余力地寻找一起对抗中国的伙伴,现在看起来,欧盟的态度开始摇摆,而俄罗斯不愿意打破现有的格局,这个局面就像是回到了拜登政府时期一样。
表面上看,特朗普对普京发火,其目的无非是向俄罗斯施压。因为双方目前在乌克兰问题上还需要合作,美国想要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去影响中国的能源战略。
特朗普还是漏算了一点,那就是欧盟的态度,美国想要促成“三足鼎立”的格局,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欧盟跟中国有了契合点。对于欧洲来说,他们想要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实现战略自主,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选择美国还是中国,其实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