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加农炮之王克虏伯的传奇人生

旅游 05-18 阅读:36 评论:0

公元1826年,年仅14岁的阿尔弗雷德 克虏伯 Alfred Krupp (下文称阿尔弗雷德) 接管了父亲留下来的负债累累的钢铁产业时,欧洲正在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也正逢战事频发的多事之秋。

当时的火车轮在铁轨上高速运行时很容易出现变形甚至脱轨,所以由于怕担责任,许多钢铁厂都不愿甚至不敢接火车轮的订单。

在此背景下,阿尔弗雷德作为一个典型的德国理工男,经过多次实验,改进了制造工艺,终于在1851年发明出无接缝的火车轮, 这种无缝的火车轮能够承受不断增长的行驶速度而不会破裂。

“我发明无缝车轮,不是因为这样简单,而是因为更难。”

--阿尔弗雷德 克虏伯

正是这无缝车轮让克虏伯开启了疯狂壮大的时代,公司因为生产无缝车轮赚得盆满钵满。

这项发明意义如此重大,连克虏伯家族的标志都换成了三个象征无缝火车轮互相交错的圆环。

这个标志在1875年申请了专利,从此,三环商标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

当然,阿尔弗雷德并不仅仅满足于民用工业,他的野心也开始向军用工业染指。

军工方面,阿尔弗雷德如愿制成了后膛加农炮,其在射速和精度上已经超越了前膛炮,这件利器日后也为他赢得了"加农炮之王"的绰号。

很快,克虏伯大炮崭露头角的时代来临了。

公元186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位,随后第二年1862年,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登上了德国权力第二位置,德国开始了扩展和统一的步伐。

普鲁士德国在随后的十年时间内,相继开始和邻国丹麦,奥地利以及法国发生了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整个欧洲中部大陆在克虏伯的隆隆炮火声中度过。

普鲁士军队凭借着克虏伯更为先进的武器击败了丹麦奥地利和法国,扫清了统一路上的障碍,同时也为克虏伯大炮打出了完美的广告。

1871年,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登记加冕,成为了德意志帝国的君主。德意志的统一引发了国际上第一次军备竞赛,也意味着,克虏伯的客户开始遍布全球。

阿尔弗雷德借此在世界范围内出售不断改进的火炮和不断加固的装甲钢板,其生产的枪炮一半以上用于出口。

与此同时,克虏伯不断扩张着自己的工业帝国,在欧洲范围内大肆收购矿产和船坞,一跃成为欧洲最大的企业。

当时中国正处在晚清时代的洋务运动时期,其中,李鸿章主持的北洋水师的主力战舰定远号和镇远号,以及若干巡洋舰均在德国建造并装备克虏伯大炮。

当时的北洋水师的实力,在克虏伯大炮的加持下,一举达到亚洲第一全球第九的地位。

在此后的甲午海战中,克虏伯大炮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利器虽强但人非胜者,此乃后话。

1873年,请记住这一年,那是德国工业星光璀璨的时代前奏,很多大名鼎鼎的德国工业家,现在耳熟能详的人物,除了阿尔弗雷德 克虏伯之外,都还没有开始他们的辉煌历史。

那一年,1873年,比阿尔弗雷德小4岁的Werner von Siemens 维纳 冯 西门子 带领西门子公司开始了电话业务,并将业务逐渐推广到英国。

那一年,1873年,Karl Friedrich Benz 卡尔 奔驰刚刚成立自己的一个小公司,苦苦经营着这个小本生意。

至于后来的世界第一辆汽车,以及未来的奔驰公司,起码要在13年之后。(1886年世界第一辆汽车制成)

那一年,1873年,Gottlieb Daimler戈特利布 戴姆勒和Wilhelm Maybach威廉 迈巴赫刚刚联手设计出汽车发动机。

他们正在思考如何将发动机引擎和汽车相结合,创建戴姆勒集团以及名扬天下的迈巴赫汽车,更是这之后的事了。

那一年,1873年,Robert Bosch罗伯特 博世仅仅是一个12岁的孩子,距离他的火花塞以及后来的博世汽车帝国,还需要24年。(1897年,博世火花塞成功问世)

那一年,1873年,August Horch也只有6岁,他并不知道他以后创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因为德语名字Horch太普通改成了相同意思的拉丁语Audi。(1910年奥迪公司建立)

那一年,1873年,Karl Rapp和Gustav Otto还没有出生,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他俩以后一个会制造飞机发动机,一个会制造飞机,最后两家公司合并成了宝马汽车集团。(1916年宝马公司建立)

那一年,1873年,Ferdinand Porsche费迪南德 保时捷还没有出生,保时捷的公司建立要在将近六十年之后。(1931年保时捷公司建立)

那一年,1873年,德国城市Wolfsburg沃尔夫斯堡还一片荒芜,距离大众汽车在这里成立还要65年。(1938年大众汽车成立)

那一年,1873年,已成为欧洲首富的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在埃森的新家克虏伯庄园建成。

这个庄园以后将会迎来德皇威廉二世,铁血宰相俾斯麦,中国晚清重臣李鸿章等重要人物。

终于,克虏伯公司,在这位军火大王的手上,迎来了巅峰,成为了当时世界最大的工业集团。

阿尔弗雷德不是技术专家,也不是精明的商人,但在资本扩张的同时,他建立了一套卓有成效的生产制度,而且创建了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工人福利制度。

克虏伯公司的工人有住房、医疗和养老的福利,甚至当员工出现意外死亡或丧失劳动能力时,其家庭能从克虏伯公司得到足够的生活保障。

克虏伯建造了租金便宜的工人住宅区,还完善了学校、公园、百货商店、公共洗浴和娱乐场所,克虏伯公司成功的把埃森变为了国中之国。

铁血宰相俾斯麦从这套工人福利制度得到启发,随后把它用于全德国。

从这一点来看,如果把阿尔弗雷德比作社会福利之父,想必也没人会反对。

正是因为这套福利制度,克虏伯的工人非常的忠诚,他们世代在克虏伯上班工作。

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克虏伯遭遇了何种困难,工人始终都没有抛弃克虏伯。

同样,克虏伯家族将这种理念也传给了克虏伯后人,无论公司遇到什么问题,克虏伯也没有抛弃工人。

1887年,“加农炮之王”,“伟大的阿尔弗雷德” Alfred Krupp逝世。他去世后葬在了家乡埃森,克虏伯庄园附近的森林里面。

老克虏伯生前立下规矩,为了克虏伯公司的发展,公司产业不得分割,由指定的继惟一承人全部继承,并独立经营。

就这样老克虏伯的独子,富二代Friedrich Alfred Krupp,接管了父亲一手发展壮大起来的的克虏伯工业帝国。

未完待续……

最后抖个小机灵,老克虏伯阿尔弗雷德他没说过那句话,是我编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