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闹掰了?美国又遭背叛,德国态度坚定,30亿援乌经费即将到位

房产 03-21 阅读:161 评论:0

文|甄闻

这下特朗普的脸是彻底丢光了,从竞选前扬言24小时结束俄乌冲突,再到成功竞选后延长到6个月,现在俄乌局势又变了,看来想在2025年结束是不可能了。

01、德国加速军援泽连斯基,特朗普的“美梦”破产了?

毋庸置疑,30天临时停火纯粹就是特朗普自导自演,俄乌根本就不能真正达成一致,看看泽连斯基的条件就知道了,既要美国继续提供武器,又要美国情报共享,这哪里是停火,明显是为下一阶段战争做准备。普京好不容易给了特朗普“面子”,初步同意了临时停火,谁知道德国又开始“搅局”了。

普京说得很清楚,停火不应该成为乌克兰继续强制动员和接受西方武器装备的机会。普京还是那个普京,完全看透了西方国家,果不其然,3月18日就网传“德国正在调集80万大军援助乌克兰”,虽然这种消息一眼假,因为目前德国现役军人一共只有18.2万,除非把美国、其他北约国家都算上,差不多就能凑出80万人了,但是很明显根本不可能。

不过呢,德国给乌克兰“送钱”大概率是真的。从三年前至今,德国一共向乌克兰援助了470亿美元,而且近期就将援助大约32亿美元,此外,从2026年至2029年间,德国单方面还将援助大约90亿美元。

德国这是摆明了要和特朗普叫板?这次还真不是,可以说德国也间接帮助了特朗普,现在泽连斯基已经变成了“混不吝”,敢在白宫和特朗普整个政府团队吵架,就冲这个性格,特朗普想从他的身上拿到价值5000亿美元的矿产资源,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而特朗普又不想接着掏钱,欧洲国家自然就要往前冲,他们也要稳住国内的选票,这就是政治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讲,由特朗普出面和普京谈判,欧洲国家在背后继续援助泽连斯基,这种“唱双簧”并不奇怪,也算是各取所需。

02、欧洲早已不是过去的欧洲,乌克兰失败或许在所难免

其实打仗打得就是生产能力,至少也是重要能力之一,可问题是虽然德国雄心勃勃,而且看似他们和特朗普在“唱双簧”,但其实各有各的小心思。

首先,3月19日美国媒体《政治新闻网》报道,美国军火商和英国军火商都被排除在了欧盟拟投入8000亿欧元,也就是大约8665亿美元的防务开支计划之外。而且欧盟主席冯德莱恩直接“摊牌了”:必须更多地购买欧洲产品,因为这就意味着能加强欧洲的防务科技和工业基础。很明显,欧盟防的就是美国,英国大概率就只是“陪跑”。

可问题是欧盟不想让美国军火商赚钱,那好歹能力得顶上去,可是欧洲早已不是过去的欧洲,现在欧洲的军工产能实在太拉垮了。

2024年7月乌军就不断吐槽,每个月至少需要20万发155毫米炮弹,均算到每天就是大概6600发,结果乌军每天只能打2000发,反观俄军,一年就能生产130万发炮弹,再加上300万发库存,基本就是炮弹随便打,那问题就简单,如果没有美国帮忙,德国的军工产能到底能不能跟上?

只能说德国确实舍得花钱,计划到2027年就能把155毫米炮弹的年产能提高到110万发,基本追平俄军,可问题是有些东西还真是有钱都买不到,就比如棉短绒,德国也是进口,而且主要还是从中国进口,一旦前线长期缺炮弹,那么俄乌局势还真不好说,乌克兰失败也不奇怪。

03、长远来看,俄乌冲突有可能还要延续1年至2年

其实现在情况很清楚了,有人希望俄乌真正实现停火,就比如一向热爱和平的中国,始终呼吁以谈判方式来解决俄乌问题,而还有的人并不希望停火,其中就包括了特朗普政府,以及欧洲多个国家。

可问题是美国毕竟在乌克兰乃至欧洲还有影响力,普京也不太可能一路推到底,彻底打下乌克兰全境,边打边谈肯定还是主要方式,所以普京需要筹码,就比如特朗普彻底放弃援助乌克兰,承认乌东四州归属俄罗斯,以及乌克兰不加入北约等等,但是很明显,泽连斯基不可能同意,而特朗普又不能完全做主,战事继续延续也就不奇怪了,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

如果泽连斯基还是一直这么犟,美国和欧洲都没有钱援助乌克兰,下面该怎么办?逻辑很简单,现在泽连斯基的希望就是外部援助,特朗普不愿意继续掏钱,欧洲的钱也不多了。

虽然近期他们口口声声说要投入8000亿欧元用于防务开支,可是他们的财政真的够吗?更别说欧洲援助乌克兰的重要原因并非需要泽连斯基,而是为了稳住内部的选民,要知道一旦他们放弃援助,很有可能就会失去选票,那他们就会失去支撑,这才是关键。

德国也是一样,近期确实批准了30亿欧元的援助计划,也将给乌克兰生产155毫米炮弹,可是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了,乌克兰真正能拿到手的东西才是属于自己的。

这样来看,俄乌冲突持续1年至2年也就不奇怪了,反正特朗普会给自己找借口,一开始他说上任24小时内就结束,结果还没上任就改口变成了6个月,也没看出来他觉得尴尬,那现在继续改时间也没什么,别说2年了,只要不超过4年就行,要是等到他任期结束了都没停止,那可就真没办法找借口了。

说到底,嘴上怎么说并不重要,能不能做到才重要,毕竟现在说大话的人太多了,国家也是一样,就看未来德国和欧盟到底会怎么做吧,拭目以待。

对此,你怎么看呢?

欢迎友善讨论、点赞、关注、收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