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革命?比亚迪兆瓦闪充,会带来新能源汽车发展新周期吗?
比亚迪的股价又创新高了,总市值超过了1.16万亿,把宁德时代都比下去了。自从巴菲特减持之后,比亚迪在股市上继续书写它的新能源传奇。这一回,它时隔七年,再次坐上了深交所市值第一的宝座。
比亚迪股价为啥能冲新高?说起来,最近比亚迪亮了个大招,就是那个充电5分钟就能跑400公里的兆瓦级快充技术。这一搞,电动车充电速度直接跟燃油车加油速度杠上了,头一回啊!比亚迪宣传时也豪气地说,新能源车这回真跟燃油车加油速度有一拼了。
【一、比亚迪的兆瓦闪充是什么?会带来大面积抢占市场吗?】
说来说去,兆瓦闪充究竟是个啥?其实,“兆”这个字就是百万的意思。兆瓦级快充,说白了就是充电功率能飙到1000千瓦,也就是一兆瓦。你想象一下,这充电速度,就跟同时开了1000台一匹的空调一样猛。
比亚迪搞了个大活动,亮出了汉L和唐L这两款新车,现场实测显示,它们充电超快,5分钟就能多跑407公里,最快的时候,1秒就能加2公里续航。这速度有多猛?你想啊,普通燃油车加油5分钟,也就能跑大约500公里。但比亚迪的兆瓦闪充站,同样的5分钟,能给车充上80%的电。为啥这么牛?关键就在于他们用的新技术,一千伏的高压架构,一千安的大电流,还有他们自己研发的碳化硅芯片。
比亚迪的老大王传福当场就说:“你们油车加油5分钟能跑500公里是吧?现在电车也行了,充电那点烦心事,该拜拜了。”
比亚迪嘛,那可是业界的领头羊。它可不仅仅满足于提升充电速度那么简单。短短三个月里,这家公司接连放出了三个大招。
第一招,咱们聊聊智能驾驶普及化。记得今年二月,有个叫“天神之眼”的智能驾驶系统横空出世,它厉害的地方在于,把原本高端的智能驾驶技术,直接塞进了只要6.98万的车型里。这一波操作,在新能源车圈里可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从那以后啊,智能驾驶就不再是豪车的特权了,你也可以说,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价格大战”。
第二张策略,那就是资本做大做强。三月那会儿,比亚迪成功搞到了435亿港元的资金,这可是全球汽车行业这十年来最大的一笔股权再融资。咱们现在看看比亚迪的动态市盈率,都35.8倍了,对投资者来说,这事儿未必乐观。大家都知道,企业一般股价高的时候,才会选择配股来融资,股价低的时候,通常都是通过发债来搞钱。但话说回来,比亚迪能融到这么多钱,还破了全球汽车行业的融资纪录,至少说明这家公司以后钱这方面是不愁了,能安心地推进他们的战略规划了。
这次的第三张王牌,咱们玩的是技术大爆发,直接推出了兆瓦级快充技术。
这三张牌,虽然表面上各自为政,但实际上它们是相互成就的。比亚迪,作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就是要让同行们感到压力。它在价格上拼,在智能化上也拼,最关键的是,在电动车的心脏——电池技术上,比亚迪同样要跟同行们一较高下。
很明显,比亚迪和小米这两大巨头现在越来越厉害,新能源汽车这行当现在可是斗得热火朝天。
特斯拉新出了V4超级充电站,最大充电功率能上到600千瓦。虽说比不上比亚迪的那个兆瓦级闪充,但特斯拉的全球超级充电网络现在已经是相当完善了。
小米靠着雷总那股子独特的个人吸引力和品牌的响亮名号,最近推出了su7ultra系列,这下子在中高端新能源车圈子里算是站稳了脚跟。
另外,小鹏汽车、问界,再加上专门研究电池的宁德时代,都在不停往前冲,进步飞快。像小鹏那边,搞了个5C超充技术,厉害得很,最大功率直接飙到540千瓦。宁德时代也不甘示弱,他们2024年就要量产4C神行超充电池了,这个电池牛得很,充10分钟就能跑400公里,现在已经开始生产了,还能配好多不同的车牌子。
因此,比亚迪的那个兆瓦级快充技术确实挺牛的,不过在国内市场上,大家也没差太多。现在各家都还在拼命追赶,竞争激烈着呢……
【二、兆瓦闪充落地还存在的不确定性】
兆瓦级快充技术一冒头,国家电网首先就感到了压力山大!
兆瓦级快充因为充电功率太大,可能会让区域电网受不了。比亚迪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两个解决办法。一个是先用储能设备把电存好备用,另一个就是调整充电时间,避开高峰时段,这样电网的负担就能减轻些。
但这些办法都只是临时救救急,要想以后能大范围用起来,肯定得和国家电网一起,来个大升级。这简直就是民企发展推着老国企变身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要是国家的技术设备能来个全面换新,那不仅能创造好多就业机会,还能让GDP往上涨,总的来说,好处是大于坏处的。
第二个得提的大户,那就是比亚迪。比亚迪为啥要去融资呢?难道仅仅是因为股价涨高了?当然不是这么回事,关键是它手头紧啊,要想把之后的那些计划都落到实处,还得砸进去不少钱呢。就说比亚迪的那个兆瓦级闪充站吧,光一个储能柜的成本就得180多万,整个站建下来,投资得超过300万,这都快是普通快充站的三倍了。要想大规模地推广这些快充站,那肯定是得下大本钱的,而且这还都是在还没找到赚钱法子的情况下,就非得先投这么多钱进去。至于以后这些基站得多久才能赚回本来,那还真是个未知数呢。
第三个不确定因素是,尽管兆瓦闪充电池技术现在相当牛,但超快充到底会不会让电池更快老化,还得靠市场来检验。官方现在说,这种电池能反复充放电2000多次以上。
【三、结论:新能源车企互卷会因此出现新周期吗?】
新能源汽车厂家们一直在那儿较劲比拼,拼着拼着,最后出人意料地把燃油车给比下去了。
以前啊,大家买燃油车,一方面是因为心里头有那份情结,另一方面呢,燃油车加油就是比电动车充电要快得多,也省心多了。
技术进步飞快,要是以后给电动车充电能跟加油似的那么快,那大家对于电动车的最后那点犹豫也就没了,电动车普及就指日可待了。
那么这会带来啥后果呢?
第一个结果就是,新能源汽车会在汽车市场上占据更多份额,一点点挤占传统汽车的地盘。
根据汽车销售行业的数据统计,今年2月份,小型乘用车的预计销售量大约是125万辆。这里面,新能源车占了60万辆,占比差不多是48%。换句话说,在这之前,每个月卖的车里,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各占一半。以后啊,新能源车可能会越卖越好,占比越来越大。
再来看一组数据,到2024年底,咱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已经飙到了3140万辆,占了全部汽车的8.9%。这意味着啥?就是说,在未来二十多年,新能源汽车的数量还得大涨!
这么说吧,要是从快充这个点来考虑,你会发现它其实能更快地让新能源车走进大家生活。这场新能源车在充电上的大变革,肯定又会带来一连串的新动静和变化!
新一轮的市场变动中,汽车行业的头部品牌会尝到甜头,但竞争也会变得更加激烈。不过,真正捞到好处的,可能是那些做汽车零部件的后端企业。这种情况,说不定会在股市上有更明显的体现。
在新能源汽车这场大赛里,最后到底哪些公司能笑到最后,还得看以后怎么发展,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但我确信,不管哪个行业发展到后期,往往是那些踏实、稳重、又有真本事的人,更能长久地站稳脚跟,经得起岁月的磨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