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被钉子扎了,拔还是不拔?老司机教你正确操作

汽车 05-05 阅读:0 评论:0

在路上跑着,突然听到轮胎传来 “哒哒哒” 的声音,心里 “咯噔” 一下,八成是轮胎被钉子扎了!这时候,很多朋友第一反应就是纠结:这钉子,到底拔还是不拔?别慌,今天咱就请来了有着二十年经验的补胎老师傅,给大家唠唠这里面的门道。

第一步:安全停车,检查情况

当察觉到轮胎可能被扎,甭管是不是真的,咱先找个安全的地儿把车停下。要是在普通道路上,就找个宽敞不碍事的路边;要是在高速上,那必须得赶紧开到应急车道。记住,车停稳后,马上把双闪打开,然后在车后方 150 米左右的地方,把三角警示牌支棱起来,这可都是为了咱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着想。

停好车后,咱就下车检查轮胎。看看钉子扎在啥位置,是轮胎正面(胎冠),还是侧面(胎侧)。要是扎在胎冠,相对还好些;要是扎在胎侧,可就得更小心了,因为胎侧是轮胎最薄弱的地方。同时,凑近听听,有没有 “嘶嘶” 的漏气声,也可以用手在钉子周围轻轻摸一摸,感受一下有没有气流。但注意哈,可别直接上手拔钉子,这时候的钉子,就像是个临时 “塞子”,贸然拔掉,可能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第二步:判断轮胎是否漏气

老师傅说,判断轮胎漏不漏气,有个简单又实用的土办法。要是车上有肥皂水或者洗洁精水,那就用个小刷子或者抹布,蘸点水,涂抹在钉子扎的地方。要是有气泡冒出来,得嘞,这就说明轮胎漏气了。要是手头没有这些东西,也别着急,咱还有个 “终极武器”—— 唾沫。虽说听起来有点那啥,但关键时刻还真管用。往钉子周围吐点唾沫,仔细观察,有气泡的话,同样意味着轮胎漏气了。

要是检查完发现没有气泡,那有可能钉子没扎透轮胎,只是卡在橡胶表面了。但即便这样,也别掉以轻心,先别急着拔钉子,咱接着往下看。

第三步:不同情况,不同处理情况一:轮胎没漏气

如果确定轮胎没漏气,也别自己瞎拔钉子。要知道,现在的轮胎大多是真空胎,就算当下不漏气,可钉子在里面,车子一跑,钉子来回晃悠,时间长了还是可能把气密层给扎破,到时候还是得漏气。所以,这时候正确的做法是,开着车,以低速慢慢开到附近的专业维修店,让师傅来处理。路上尽量平稳驾驶,别猛踩油门、急刹车或者急转弯,就稳稳当当地把车送过去。

情况二:轮胎漏气慢

要是发现轮胎漏气比较慢,这时候钉子就别拔了,它还在那儿起着一定的 “堵漏” 作用呢。赶紧把车打着,以尽可能低的速度,往最近的维修店开。一路上时刻留意着轮胎的状况,要是感觉不对劲,比如车子明显跑偏、轮胎漏气速度突然加快,那就赶紧找个安全的地方再次停车,重新评估情况。要是离维修店实在太远,担心坚持不到,那也别硬撑,直接打电话叫救援,安全第一嘛。

情况三:轮胎漏气快

一旦发现轮胎漏气很快,甚至能明显看到轮胎在快速瘪下去,这时候可千万别再想着开车了,继续开的话,不光轮胎报废,还可能把轮毂给弄坏了,损失可就大了。赶紧把车停稳,打开双闪,放好三角警示牌,然后老老实实待在车里,打电话叫救援。要是车上有备胎,而且自己会换胎,那也可以动手把备胎换上,但换胎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按照正确的步骤操作。

第四步:维修店处理

好不容易把车弄到维修店了,接下来就交给师傅吧。师傅会先把轮胎卸下来,仔细检查钉子扎的位置、孔径大小以及轮胎内部的损伤情况。

要是钉子扎在胎冠,而且孔径比较小,一般小于 6 毫米,师傅通常会采用贴片内补或者蘑菇钉补胎的方法。贴片内补就是在轮胎内侧把受损的地方清理干净,然后贴上一块专门的补丁;蘑菇钉补胎呢,是把一个像蘑菇形状的橡胶钉,从轮胎内侧穿过钉子扎的孔,然后把 “蘑菇头” 留在轮胎内侧,把多余的部分剪掉,这样既能从里面堵住洞口,又能在外面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补胎效果相对更好。

但要是钉子扎在胎侧,或者孔径超过 6 毫米,又或者轮胎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变形、老化等情况,师傅可能就会建议直接更换轮胎了。因为胎侧受损后很难修复到原来的强度,强行修补的话,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而孔径过大,修补的意义也不大,也容易影响行车安全。

补好胎或者换好新胎后,师傅还会给轮胎做个动平衡。这是因为在修补或者更换轮胎的过程中,轮胎的重量分布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不做动平衡,车子跑起来的时候,轮胎就会出现抖动,影响驾驶舒适性,还可能加剧轮胎的磨损。

总结

轮胎被钉子扎了,看似是个小问题,但处理不当,可能会带来大麻烦。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发现轮胎被扎后,别慌,先安全停车,检查轮胎是否漏气,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要是自己拿不准,那就别瞎折腾,直接找专业人士帮忙。最后,希望大家在路上都能顺顺利利,别再遇到轮胎被扎这种糟心事啦!要是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别忘了给我点个赞,关注一下,让更多的朋友也能了解这些实用的汽车知识哦!祝您一路平安,财源广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