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给中国的警示:一旦武力收台,先断两条通道,绝不能手软
“海峡雷霆-2025A”演练虽然已经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解放军会放松对台湾的战备巡航力度,面对台独分子的不断挑衅,我们必须加强对台湾的军事压力,以打击台独分子的嚣张气焰。此次军演有几个点非常值得我们回顾,一就是军演没有任何预警,也没有代号,“海峡雷霆-2025A”的代号是4月2日才正式公布的,这与以往解放军提前发出公告,在未来的哪天将在哪个区域进行演习完全不同。突然毫无征兆的开展军演说明解放军随时都处于备战状态,只要一声令下就能够立马开赴战场。
就是让美国和台湾当局无法预警,解放军何时能够使用武力解放台湾完全是未知数,美国无法预测解放军的行动,在未来解放军的作战中,美军就无法做足准备,也就无法武力介入台海问题上。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等美国发现解放军的行动,恐怕解放军已经上岸了,此时美国再想从本土或其他地方调遣力量介入台海,已经为时过晚。对于台湾当局来说,毫无预兆的军事行动,能够让他们随时神经紧绷,能够从精神上去消耗“台独分子”,让他们睡不好,吃不好,不安心。
除此之外,此次军演还有一点值得关注,那就是解放军将目标直接对准了台湾的能源设施。在军演一开始,就有两艘从澳大利亚和中东出发的LNG天然气运输船无法进入台湾,被拦截在了港口之外徘徊。能源是台湾的命脉,台湾97%的能源需要进口,其中就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一旦海上能源运输通道被截断,那么台湾的电力将会遭到致命的打击,整个地区电网将彻底瘫痪,对台军的作战和民众生活影响是极大的。
仅4月1号和4月2号两天台湾天然气无法进入港口,在2日就已产生了连锁反应,台当局经济主管部门2日日清早就突然发布紧急通知称:
“受解放军军演的影响,台湾岛外部多个能源通行道路被切断,今天上午岛内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停电和断气的问题。”
可见台湾的能源体系是相当脆弱的,根本无法承受解放军的封锁,这还仅仅是第二天而已。根据测算,整个台湾的能源储备,在中断进口的情况下,仅能够满足不到7天的需求。所以,在此次军演中,解放军还将远程火箭弹的模拟打击对象对准了台湾的天然气设施。解放军的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冲突一旦爆发,台湾的能源体系将首当其冲遭受打击和截断。没有能源体系的维持,台湾2000多万群众的生活将会完全打乱,台军的武器装备电力供应同样会遭受影响,届时台湾内部就会自乱阵脚。
同时,3年多的俄乌冲突也在告诉我们,一旦武力解放台湾,解放军必须速战速决,在短期内解放台湾,否则会面临诸多问题。加上我们对外的能源依赖度也很高,如果无法迅速解决台湾问题,西方一旦对能源进口通道进行干预,我们的处境面临更多挑战。俄罗斯虽然长期遭受西方的制裁和围堵,但俄罗斯是粮食和能源生产大国,这两种基础物资能够完全自给自足,即使西方全面封锁,也难以影响到俄罗斯百姓的基本生活。
除此之外,俄罗斯初期的战略失误,也在警示我们。俄罗斯初期试图以“闪电战”速胜,但低估了乌克兰的抵抗意志和西方援助力度。乌军利用城市战(如基辅保卫战)和西方提供的武器,成功迟滞俄军攻势,导致闪电战计划流产,双方陷入到了长期的消耗战中。也给了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和资金援助的机会,得以长期与俄罗斯对抗,并消耗俄罗斯,可以说俄罗斯对抗的不只是乌克兰,而是整个西方世界,如果初期俄罗斯能够达成战略目标,那么就不会有后续诸多的问题。
截至目前,西方国家已向乌克兰提供超2600亿美元援助,包括武器、训练和情报支持。这使得乌军能持续获得“海马斯”火箭炮、“豹2”坦克、防空导弹、无人机,甚至是F16战机等先进装备。还有西方国家的情报支持,抵消了俄军的部分火力优势,使得乌克兰有了与俄罗斯长期对抗的资本。另外,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联合制裁,严重影响到了俄罗斯的工业发展和进出口贸易。所以,俄乌冲突不仅仅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较量,而是俄罗斯与整个西方之间的较量,如果西方持续向乌克兰输血,俄罗斯依旧很难在短期内取胜,现如今双方已陷入到了长期的消耗冲突中。
所以,未来一旦必须使用武力解放台湾,那么解放军就必须做到速战速决,并迅速封锁台湾的海上能源通道,以及和外界联系的通道,这两条通道至关重要,一旦这两条通道被打开,可能会带来诸多问题。虽然台湾自古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但美国始终将台湾视作亚太战略的一颗重要棋子,一直在政治、经济和武器上向台湾提供帮助,以达到与中国大陆对抗的目的。
为此,面对解放军的行动,美国绝对不会坐视不管,虽然与解放军直接兵力对抗的可能性已非常小,但美国一定会拉拢各盟友想办法向台湾提供资金和武器支持,并在海上遏制中国的能源和贸易进出。要想打破这一僵局,只有短期内瓦解台军,并迅速解放台湾全境,还有就是海上通道必须切断,让台湾失去外界的一切联系,没有外界的输血,全面瓦解只是时间问题。
注: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数据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潜望者2025年4月4日著,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