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队书记到中央候补委员,1984年她被开除党籍,回到大山里生活
聊起广西贺州的瑶族女士,得说说两位特别的人物。一位是明朝的孝穆皇太后,她是明宪宗朱见深的一个妃子,也是后来当上皇帝的明孝宗朱祐樘的亲妈。另一位嘛,就是今天要重点介绍的盘美英。
盘美英是广西贺州那位独一无二的瑶族女性,连续三届当选中央候补委员。但就算是这样的人物,风光也没持续多久。后来被开除党籍,盘美英就决定回到大瑶山,过起了平淡的日子。
那么,盘美英到底是个啥样的女人呢?
盘美英,老家在广西贺州八步区步头镇的保塘村,1930年出生。对她来说,小时候和青少年那会儿,记忆里全是战争和苦难。那时候,日本侵略中国,一打就是14年。好不容易抗日战争打赢了,国共两党又开始内战。好在最后是中国共产党带着大家赢了,建了个人民说了算的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盘美英即便在偏远地方,生活也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她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一番刻苦学习后,盘美英拿到了高小文凭,这在当时已经算是挺有文化的人了。
1956年那会儿,社会主义改造搞得热火朝天,全国到处都在办农业合作社。盘美英的老家保塘也不例外,也搞起了保塘农业合作社。盘美英是个有文化的小伙子,组织上很看重他,就让他当了保塘农业合作社的副头儿。到了1957年,他还正式入了党,成了一名共产党员。
坦白讲,盘美英在基层工作上头,真的是个新手,没啥经验。所以,组织上决定让她去广西民族学院的干部培训部门进修。两年的时光匆匆而过,盘美英结业后被安排到了步头公社的黄石区,当上了妇女干事。从那以后,盘美英就在步头公社扎下了根。尽管她经验不算丰富,但那股子工作热情可不含糊。她总是跟群众打成一片,想办法激发大家的生产积极性,一门心思扑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出了不少力。
1962年那会儿,盘美英挑起了广西贺县步头公社黄石大队党支部书记的担子。当了党支书以后,盘美英对自己那是真严格,和乡亲们走得特别近。虽说后来碰上个大难关,经济上遇到了大麻烦,但有盘美英带着大家伙儿,黄石大队愣是挺过了那段日子。没多久,粮食产量就一点点往上涨了。
十年动荡岁月拉开序幕,全国各地的大小单位都急急忙忙建起了革命委员会。盘美英呢,她不光是黄石大队的党支部书记,还额外挑起了大队革命委员会主任的担子。
1969年4月份,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热热闹闹地召开了。这次大会跟以前可不一样,特别规定了工农兵得占一定比例的代表名额。来自广西的基层优秀代表盘美英,很荣幸地被选上参加了。谁也没想到的是,盘美英不光成了中央候补委员,还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自接见。这事儿让她觉得特别光荣,心里头那个激动劲儿,简直没法说。
盘美英的名声一下子响亮了起来,尽管她在地方上没担任什么大官,但她仍是中央候补委员的热门人选。到了1973年“十大”会议时,盘美英又一次成功当选为中央委员。过了两年,盘美英终于得到了晋升的机会,当上了广西贺县县委副书记,同时还兼任贺县革委会副主任。
1977年8月份,党的“十一大”在北京隆重举行,盘美英在这一大会上又一次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但没多久,随着华国锋等一批领导人的离任,中国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盘美英作为那个时期的代表人物,自然而然地开始走下坡路了。到了1983年,盘美英不再担任贺县县委副书记,只保留了个贺县政协副主席的头衔。
1984年,盘美英因为某些原因被党组织除名,随后被安排到贺县大平瑶族乡政府工作,负责民族事务。从那以后,盘美英就摘下了以前的光环,过上了和普通人一样的日子。到了退休年龄,她毅然决定回到大瑶山居住。现在,盘美英已经93岁高龄,但身体还挺硬朗。只是,她过去的那段经历,已经深深烙印在了历史的长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