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与中国的深度合作令美俄意外
据中国日报网近期报道,白俄罗斯白中友协副主席表示,白俄与中国是“铁哥们”,双方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合作卓有成效。在国际关系中,白俄罗斯曾做出一个令美俄都意想不到的举动——向中国转让完整生产线,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经纬与深厚情谊。
美国(资料图)
苏联解体后,众多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白俄罗斯便是其中之一。1994年7月10日,白俄罗斯举行首次总统大选,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以4倍于对手的绝对优势当选总统。卢卡申科成长经历坎坷,幼年丧兄、父亲离家,是母亲独自将他抚养长大。不过,苏联时期的福利体系让他得以吃饱饭、接受教育。毕业后,他先后从事教师、军人等职业,后进入仕途,在国营农场任职时政绩突出,还曾在苏联中央成为“反腐斗士”。
执政初期,白俄罗斯试图与欧盟建立良好关系。欧盟是白俄罗斯重要的贸易伙伴,其广阔的市场对于白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然而,西方国家却因白俄罗斯的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问题,不断对白俄罗斯进行政治打压。2006年西方支持白俄罗斯反对派,2010年10月26日,欧盟外长会议决定制裁白俄罗斯高官,同年12月19日,卢卡申科高票当选总统,欧安组织却无端指责选举“不符合欧洲民主选举标准”,双方关系迅速恶化。
美国(资料图)
在此期间,白俄罗斯曾向多方寻求帮助。它先是向莫斯科申请一笔为期三年、价值30亿美元的贷款,但莫斯科要求白俄罗斯将重点企业私有化,卢卡申科深知这将给国家带来巨大危害,果断拒绝。之后,白俄罗斯又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借贷请求,由于该组织话语权被美国掌控,且白俄罗斯拿不出解决经济危机的详细计划,请求未获批准。
就在白俄罗斯孤立无援之际,中国伸出援手。中国进出口银行愿意向白俄罗斯提供10.58亿美元贷款,其中约6.5亿美元用于白俄罗斯纤维厂建设,3.4亿美元用于翻修戈梅利和史罗宾市之间70公里长的高速公路,剩余部分用于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与其他国家的苛刻条件不同,中国的贷款仅需签署三个合作项目协议,无需企业私有化。
白俄罗斯对白俄罗斯的帮助,白俄罗斯铭记于心。2013年,中国军事代表团出访明斯克,白俄罗斯向中国转让了一整套导弹发射车的底盘生产线。这一生产线意义非凡,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相关军事技术的发展。白俄罗斯的这一做法,完全出乎美俄的意料。
美国(资料图)
从美国角度来看,长期以来,美国一直试图在军事技术领域对中国进行封锁,阻止中国获取先进技术。白俄罗斯转让生产线的行为,打破了美国的部分封锁布局,让中国在军事技术发展上获得了新的助力。而俄罗斯,虽然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但在地区事务中,俄罗斯也有着自己的考量。白俄罗斯与中国在军事技术领域的深度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区军事技术合作的格局,这是俄罗斯始料未及的。
如今,白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愈发紧密。白俄罗斯是首批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两国在该倡议框架下开展了诸多务实合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双方合作不断推进,促进了白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同时,两国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中白之间的合作是基于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白俄罗斯转让生产线,不仅仅是对中国“旧恩”的报答,更是两国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深度合作。这种合作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显得尤为珍贵,为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树立了良好的典范。未来,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化,相信中白两国将在更多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携手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