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腾痛失销冠宝座,卡罗拉销量跌入谷底,天籁无缘榜单前二十
眼瞅着新能源车呼啸而来,曾经闭着眼都能卖爆的油车,现在是真不行了吗?
老张最近的心情,就像北京三月天的沙尘暴,灰突突一片。
他蹲在河北保定这家4S店里,烟灰缸都快堆成小山了,可展厅里的人影,比他头顶的发量还稀疏。
眼瞅着2月销量榜单,老张直摇头:“这月燃油车指标,悬了!轩逸都卖不动,还让不让人活啊?”裁员的风声,也开始在店里蔓延,谁都知道,车卖不出去,就得有人卷铺盖走人。
老张也开始盘算,要不要换个行当,毕竟,这年头,卖油车,真成了夕阳产业。
要说这消费者为啥“弃油投电”,那还得从老百姓的心里找答案。
就说北京的李女士,之前一直是卡罗拉的铁粉,开了好几年,皮实耐用是真没话说。
可眼瞅着新能源车是真香啊!
续航里程越来越长,充电也越来越方便。
最关键的是,智能化体验,那真是油车拍马都赶不上。
这不,今年2月份,李女士一咬牙,把开了多年的卡罗拉给卖了,换了辆比亚迪秦PLUS DM-i。
为啥选比亚迪?
李女士说了,价格实惠,配置还高!
这话说到了点子上,现在的新能源车,不仅省油,还智能,关键是价格也下来了,谁还傻乎乎地买油车啊?
再说说广州的王先生,去年十月份刚提了辆天籁,当时觉得开着舒服,空间也大,挺有面儿。
可这才过了几个月,王先生就感觉自己像是吃了“后悔药”。
这天籁的价格,是嗖嗖地往下跌,而且,新能源车的智能化体验,那真是甩了油车几条街。
王先生现在每天上下班,看着旁边呼啸而过的新能源车,心里那个悔啊,感觉自己是真买亏了。
当然,这油车卖不动,最着急的还是经销商。
上海大众4S店的赵经理最近是愁眉苦脸,虽然速腾的销量还能撑撑场面,但利润空间是越来越小。
为了完成厂家定的销售目标,只能硬着头皮搞促销,可这利润是眼瞅着往下掉。
赵经理也开始琢磨着,是不是得增加新能源车的销售比例,要不然,这店迟早得关门大吉。
成都二手车行的刘老板,最近也是焦头烂额。
这燃油车的二手车价格,是跌得比股票还快,尤其是日系车,那真是“跳水价”。
刘老板说,现在新能源车是越来越普及,消费者对燃油车的需求是越来越低,这二手车市场,也是供大于求,价格自然就下来了。
刘老板现在是尽量减少燃油车的收车量,把目光转向了新能源二手车。
眼瞅着燃油车市场是日薄西山,东风日产也坐不住了。
这不,今年2月底,东风日产就宣布要推出多款新能源汽车,想在市场上分一杯羹。
同时,还打算对燃油车进行升级,提升竞争力。
不过,这些措施能不能扭转颓势,还得打个问号。
毕竟,现在的新能源车,是“卷”得飞起,油车想翻身,可没那么容易。
这新能源汽车为啥能把燃油车逼到墙角?
说白了,就是三个字:性价比!
比亚迪秦L DM-i这类插混车型,直接把价格干到了9.98万起,这不就是明摆着要抢A级燃油车的饭碗吗?
小米SU7这类新势力,直接把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做成了标配,让燃油车的机械优势,瞬间成了老古董。
而且,这新能源车企,还能打价格战,五菱宏光MINIEV卖3万还能赚钱,燃油车降价空间却被发动机成本锁死,你说这还怎么玩?
有人说,燃油车就像当年的胶卷相机,虽然有情怀,但终究会被时代的车轮碾碎。
这话听着有点残酷,但却是现实。
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冲击,燃油车厂商该何去何从?
是固守阵地,还是奋起反击?
这恐怕是摆在每个燃油车企面前的一道难题。
(个人看法:油车的没落,是时代的选择,也是市场规律的必然结果。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但油车真的会彻底消失吗?
我觉得未必。
毕竟,每个人的需求不同,油车在某些方面,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
这年头,车市比股市还刺激,谁能笑到最后,还得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