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赫鲁晓夫对彭真说:你们要斯大林,可以把尸体搬到北京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你们要是喜欢斯大林,大可以把他的尸体抬到北京去呀!”
1960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任后对我国彭真说。

要知道,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苏联和我国保持着良好的交友关系,为何如今赫鲁晓夫会突兀地说出这种话?斯大林与赫鲁晓夫之间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冲突呢?
两位苏联领导人的恩怨情仇1928年7月,在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上,莫托夫作为斯大林的代理人,提出了针对中国革命的三个阶段的理论,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很大。
与此同时,在反法西斯的战争中,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从而使得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这位伟大的领导人,一度是肩比列宁的存在!
1878年12月18日,列宁出生,16岁进入了第比利斯的一所东正教中学读书,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奖学金。

在这期间,他接触到了一些关于革命的书籍,并且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1898年的8月,斯大林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次年因为没钱交学费,被迫退学后前往气象观测台任职,也是在这个期间,他积极参加了革命活动。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裂,斯大林选择加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一边,不久之便成为了高加索地区的主要革命活动者。
当时的他组织罢工、发传单,为布尔什维克活动募集了大量的资金。

可是,参加革命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从1902年的4月开始,一直到1913年的3月,他因为参加革命活动而被逮捕7次,流放6次,在狱中受的伤不计其数。
直到1917年的时候,俄国的二月革命爆发,俄罗斯帝国灭亡,斯大林才被释放出来,全身心地投身于布尔什维克的活动中,并支持列宁主张推翻临时政府。

会议上,斯大林成功被选举为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成员。
1924年1月,列宁去世,而他逐渐成为苏联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并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担任最高统帅,一举拿下了战争的胜利。

在二战的反法西斯战争中,苏联对挣扎在战火中的旧中国给予了思想的最大助力。
因此,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才会立即访问苏联,与斯大林进行友好会谈,敲定了新中国“一边倒”的的外交政策。

于中国而言,斯大林绝对算得上一位老前辈、老朋友,足以让中国对他给予尊重。
可是,作为继任者赫鲁晓夫,却对斯大林充满了仇意。
说起来,不过是私仇,赫鲁晓夫是缺少文化的大老粗,因此没少被斯大林取乐,甚至被对方逼迫跳舞。

作为全身心相信斯大林的赫鲁晓夫,渐渐无法忍耐,所以,他在掌握权力后对斯大林展开了报复,包括执意将斯大林的水晶棺移出了列宁墓,导致斯大林坟墓最终被挖开,被装入了普通棺材。

最让中国无法忍受的是,赫鲁晓夫故意恶化与中国的关系。
偏激的执政观念起初,双方关系还是十分友好的,虽然在很多方面的意见不同,但是总体来说,明面上还是继续保持着友好的关系,苏联也开始对中国提供大量的装备与技术引进。
直到1956年,在苏共二十大之后,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与其说是突然,不如说是赫鲁晓夫早有预谋。
当时双方关系逐渐存在矛盾其实有两个方面:第一个开始干预对中国的内政问题。第二是不断地否定当时斯大林的政策,还想要设法去除斯大林当时在位期间所实行的政策。

甚至在中国与印度在边界问题上,赫鲁晓夫还要让中国做出让步。
从那时起,赫鲁晓夫就开始主动联合东欧的各个国家,一同对付中国。

在一次的会议上,赫鲁晓夫不仅口出狂言,还对我国进行挖苦,称他们早在二十大之后就全面否定斯大林了,而我们还在天安门挂着斯大林的画像。
期间,他说出了那句令人愤怒的话:“你们要是真的喜欢斯大林,大可以把他的尸体抬到北京去,何必只围着一个画像呢?”

当时我国的彭真说道:“虽说他也有犯错的地方,但是他建立的社会主义确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一定要评价,那也必须以一种客观的态度,而不是全盘否定。”
“那我们就不管了,我们就要挂上高岗的画像了”赫鲁晓夫听完之后更是生气地说道。

“高岗是反党集团的头目,既然你挂他,那说明你和他何尝不是同一类人呢?”彭真又说道。
听到这里,赫鲁晓夫顿时哑口无言。

赫鲁晓夫有这种举动,包括去否定斯大林的想法,都在表明他的一个想法,就是他想要自己掌权,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以此能够让他自己在这场共产主义运动中崭露头角,获得更大的权力。

只是他这种行为属实不妥。
也正如彭真所说,一定要去客观地评价一个人,斯大林是有错,但是从客观角度来看,他建立社会主义,不止对苏联,对全世界都有巨大的影响。

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历史事件,都应该辩证地看待,不能单纯地评价好与坏!
参考资料:
党史博览:2023-07-09:赫鲁晓夫下台偶然中的必然
红色文化网:2024-11-11:张捷:赫鲁晓夫为何要完全否定斯大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