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总统拥抱美国!当众出卖哈梅内伊,德黑兰局势紧张
伊朗政坛内部分歧加剧最近,伊朗在对美外交策略上出现了分歧,这事儿把伊朗政坛的复杂性暴露无遗。主要是伊朗总统莱希和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之间的矛盾。莱希代表了温和改革派,而哈梅内伊则是传统保守势力的大佬。
伊朗总统欲与美和解遭最高领袖阻止1. 佩泽希齐扬急着跟美国和好,结果被哈梅内伊拦下了。据说,佩泽希齐扬想通过跟美国谈判来解除那些让伊朗经济喘不过气来的制裁。对他来说,四年的总统任期转瞬即逝,怎么在有限的时间内改善经济状况是他必须面对的挑战。如果能跟美国达成某种协议,为伊朗争取到一个更宽松的国际环境,那肯定是个不错的计划。但是,这个想法得先过哈梅内伊这一关。在伊朗的政治体系里,最高领袖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他的决定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方向。哈梅内伊担心,任何跟美国妥协的行为都可能被视为软弱,从而影响伊朗在中东的地位。所以,他选择坚持强硬立场,即使这意味着还要继续承受来自西方的压力。
伊朗内部保守派与改革派之争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立场,实际上反映了伊朗内部的两大派系斗争。哈梅内伊背后有一股强大的保守势力,他们坚决反对美国,这种态度不仅源于历史教训,更是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而佩泽希齐扬的出现,则代表了温和改革派的声音,他们希望通过与外界接触来推动国内变革。至于为什么哈梅内伊始终坚持强硬立场,其实并不是一时冲动。他从全球的各种混乱中,比如俄乌冲突和巴以争端,学到了很多现实主义的教训。
伊朗对俄乌冲突的立场首先,俄乌冲突爆发后,很快就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在哈梅内伊看来,这场冲突不只是两个邻国之间的争斗,更是背后大国角力的表现。他看到西方国家大力支援乌克兰,但却没能阻止冲突迅速升级,甚至可能带来更大的不稳定。这让哈梅内伊意识到,依赖外部力量、指望西方支持,可能只是幻想。即使达成了某种协议,也很难实现长久的和平与安全。对哈梅内伊而言,坚持对美国的强硬立场不仅仅是一种姿态,更是出于对国家长远利益的考虑。虽然短期内经济压力巨大,但他宁愿承受内外交困的局面,也不愿意在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下冒险。至于伊朗国内两派之争,会不会演变成“内战”?虽然伊朗高层的“内讧”确实反映出决策层的一些分歧,但这并不意味着高层会因此瓦解,或者让美国有机可乘。实际上,伊朗的政治斗争已经司空见惯,保守派对改革派的防范和遏制也不是第一次出现。
保守派的未雨绸缪哈梅内伊虽然年纪大了,身体状况也经常受到外界的关注,所以他的那些保守派支持者特别紧张。他们很清楚,在最高领袖换人的时候,任何权力上的波动都可能动摇整个政权的基础。因此,保守派早就开始未雨绸缪,为权力的顺利交接打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内部有暗中的权力斗争,也不太可能出现真正的分裂。在中东这样政治局势复杂多变的地方,维持现有的权力平衡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