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40余家主流媒体走进岳阳探寻“大美江湖”实践路径

推荐 04-27 阅读:1 评论:0

4月23日至25日,“大美江湖·天下岳阳”2025全国主流媒体岳阳文旅之行在湖南岳阳举行。来自光明日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文化报、贵州日报等40余家中央及省市主流媒体齐聚洞庭湖畔,以全媒体视角深度解码这座千年古城“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实践,为即将于5月24日启幕的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奏响序章。

中华大熊猫苑的大熊猫。湖南日报文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供图

媒体团走访了近10处文旅地标。在中华大熊猫苑,中南地区最大熊猫繁育基地的科普研学模式引发关注;临湘浮标小镇以全国80%的市场占有率,展现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路径;君山岛云雾与传说交织的生态画卷,“守护好一江碧水”展陈馆的科技叙事,勾勒出岳阳“江湖之城”的生态基底。

湘妃祠位于君山东侧,为湖南最早的祠建筑之一。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媒体团登临岳阳楼时,风铃声中响起《岳阳楼记》的集体诵读。汨罗屈子文化园的龙舟楚辞、晚清名臣左宗棠故居的主题展陈,让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表达。张谷英村明清古建群落与江豚湾生态景观,则呈现出历史文脉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

晚清名臣左宗棠故居一景。

这座集名楼、名水、名文于一身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近年通过“洞庭渔火季”“洞庭湖国际观鸟节”等品牌活动持续破圈,形成“文化+生态+产业”的特色发展路径。数据显示,岳阳现有风景名胜193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9个,文旅产业对GDP贡献率逐年提升。

张谷英村为我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传统村落之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学安是岳阳人,这些年一直通过报道持续关注家乡发展。他表示:“作为漂泊在外的游子,看到岳阳从‘工业重镇’向‘江湖名城’转型,令人振奋。文旅产业与浮标制造、辣椒种植等特色经济的联动,不仅激活了生态文化资源,更探索出一条‘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新路径。”

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岳阳正以“生态风、文化味、国际范”的三重奏,谱写新时代的“江湖答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图/王子琪

编辑/姜雨熙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陈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