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列车上“E”座哪去了 ?

推荐 04-21 阅读:19 评论:0

经常坐高铁的人会发现,二等座、一等座、商务座都没有 “E” 座。这背后,藏着高铁座位编号的设计逻辑。

高铁座位布局因席别而异。

二等座采用 “3+2” 排列,编号 A、B、C、D、F

一等座 “2+2” 排列,编号 A、C、D、F

商务座 “2+1” 或 “1+1” 排列,编号 A、C、F 或 A、F

其中,A 和 F 靠窗,C 和 D 靠过道,方便乘客区分座位位置

“E” 座缺席,实则源于对航空座位编号惯例的延续。早期飞机单通道每排 6 座,编号 A - F,形成了 A/F 靠窗、C/D 靠过道的国际惯例。高铁一排最多 5 座,为保留靠窗、靠过道的特定字母,同时维持编号逻辑连贯,便舍弃了 “E”。若保留 “E”,座位编号规则会被打乱,既不利于乘客快速找座,也违背已有习惯。

选座时,晕车乘客可选靠窗的 A、F 座,借助窗外风景缓解不适;行动不便的老年旅客,靠过道的 C、D 座更便于活动;结伴出行则需留意相邻编号座位。了解这些,下次坐高铁选座就能心中有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