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灭亡时有多惨烈?你看刘禅的7个儿子和3个女儿,都是啥结局
大家都明白,如果整个巢穴都翻了,里面的蛋哪还能完好无损呢。
大楼快要倒塌时,一根柱子可撑不住。
以前那个被人说成怎么也扶不上墙的“安乐县公”刘禅,就是大家熟知的刘阿斗。
决定无条件向曹魏举手投降,避免了一场厮杀。
他的七个儿子和三个女儿,是不是也跟他一样呢?
到了老年,过得开心到都不想回老家了。
亡国之君的后裔,他们最后都怎么样了?
【刘禅最豪横的儿子—杀妻杀子杀全家的北地王】
公元263年的时候,算起来距离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那年234年,已经悄悄过去了29载春秋。
大将军司马昭下令,让钟会、邓艾和诸葛绪分头行动,兵分三路去攻打蜀汉。
姜维在绵竹和钟会交战失败,蜀汉的大臣和将领们都觉得应该向曹魏投降。
在这个紧要关头,有个人站出来,说啥也不同意投降。
这家伙是刘禅的第五个儿子,北地王刘谌。
刘禅众多儿子里,就数这一个没被曹魏军队给杀掉。
看到朝廷里那些大臣们,全都是些一遇到危险就吓得要命的人,
谯周还有其他众多大臣,一个个都哭得稀里哗啦,拼命劝皇帝刘禅投降。
刘禅的娃,北地王刘谌,他迈开步子就走进了大殿。
跟父皇刘禅讲:
国家安危紧要关头,
刘家的后代们,那肯定是得挺身而出,豁出命去保卫国家啊。
刘禅脸上显露出为难的神情,他转头看了看周围的大臣们。
打还是不打,或者干脆投降,这个问题拖了很久都没有定论。
琢磨了好大一会儿,刘禅胖乎乎的身子打着颤,缓缓步出大殿。
把这个平时都没怎么在意的儿子扶了起来,轻声细语地对他说:
我儿子特别勇敢,我这心里真是挺高兴的。但现在情况已经很糟了,再硬撑下去,只怕会让百姓们遭殃受苦。
没等刘谌再多说什么劝阻的话,
刘禅大手一挥,眼眶泛红地说道:
我决定好了,各位亲戚就别再劝说了。
看到老爸这般没骨气,刘谌心里头真是拔凉拔凉的。
心里难受得要命,我一把推开门冲了出去,飞快跑到祖宗的庙里。
在刘备祖父和祖先的牌位前,我哭得停不下来。
刘谌这后辈,感觉对不起祖宗,给先人丢脸了。现在魏国那帮敌人快要打过来了,
孙一心下定决心保卫国家,但他力量微薄,说的话也不被人重视。所以,他只能用自己的方式,默默表达对国家的敬意和怀念。
我方定要对得起咱刘家的根儿。”
聊着聊着,他就好像拿定了主意,直接从宗庙大步流星走出来,骑马飞奔回北地王府。
现在刘谌的眼神冷冰冰的,脸色惨白得像死人一样,穿着一身洁白简单的丧服。
拎着宝剑,直接朝里面大殿走去。
仆人们全都吓得不行,赶紧四处逃跑。
一见到老婆崔氏,我心里头那个愧疚啊,真是没法说,就直接跟她讲了:
真是我对不住你,老婆,你就放心地先走一步吧,我很快就会来陪你的。
崔氏脸上满是惊慌,还没等她开口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手起剑落,直接要了对方的命,屋子里只剩下刺鼻的血腥味。
走投无路的刘谌,拎着沾满血迹的剑,来到了他大儿子的屋前。
看到儿子正在休息,我琢磨着还是别去打扰他,免得让他更难受。
于是,等到他睡得正香时,我悄悄动手,一剑就结束了他的性命。
在杀掉了其他所有儿子之后,
在回到老家祠堂之前,
向祖先坦白过错后,他拿起剑自杀了。
刘禅听到刘谌没了的消息,心里乱得跟麻团似的,吓得要命。
于是让人好好安葬了他。
北地王算是刘禅那些儿子中,性格最为坚强不屈的一个。
最英勇牺牲的那一个。
和刘禅老爹的性格相比,那简直是天差地别。
对于他的所作所为,我们没啥好说的,既不点赞也不批评。
从对国家和家庭的深厚情感来看,他无疑是个坚定不移、忠诚勇敢的人。
然而,对他那年轻的伴侣和幼小的孩子而言,
他们压根没法自己做主选择自己的命运。
甚至啥都不懂就糊里糊涂地送了命。
有句话是这样讲的:只要大山还在,就不愁找不到柴火。
这种先杀妻杀子再自我了断的行为,实在是骇人听闻。
尽管忠诚勇敢,但有时也显得过于凶狠。
刘禅这个皇帝,大家都说他糊涂又没本事。
但她并非只养育了这一个性格刚强的孩子。
【软弱的太子刘璿竟拼死一搏以身殉国】
刘璿,他是刘禅的大儿子,母亲是王贵人。
14岁那年,他被确定为皇位继承人,擅长骑马射箭,为人宽厚仁慈。
不过,在被册立为太子之后的二十多年间,
在蜀汉阵营里,他算是二号人物,
他基本上都是按照规矩来办事,
我一直都是平平淡淡的,从来都没搞过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事儿。
默默无闻,一心为国为民奉献,就像那不易察觉的背景一般。
刘禅举手投降后,他一句话都没说,完全没表示不同意。
打了败仗后,姜维就假装去投了降,
打算和魏军的头头钟会偷偷商量,把曹魏的政权给掀了。
抓住时机,再次把刘氏家族推上皇位。
或许是骨子里流淌着皇族的刚毅,
可能是心里头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作祟,
这时候,他勇敢地站了出来,力挺姜维,决定放手一搏。
刘璿站在军营旁边的一个小山坡上,瞅着被魏军打得落花流水之后的那片战场。
蜀军战士们身上带着重伤,衣服也破破烂烂。
心里头啥滋味都有,乱糟糟的。
跟旁边那位虽然已满头白发但仍然硬挺着的61岁老将姜维说道:你看看,姜维啊,都61岁了,胡子眉毛都白了,可人家还是咬牙坚持着。
“老将军,您真是劳苦功高。”
一听到刘禅那边举了白旗,
此刻,姜维心里头真是难过到了极点。
心里头乱糟糟的,不知道该咋开口说话。
那时候,我突然被委以重任,在关键时刻站了出来。
一个人硬扛了29年,把刘氏家业给稳住了。
刘禅偏偏信了宦官黄皓那小子的话,
糊涂治国,弄得国家虚弱不堪。
更是传出了“我们正准备拼死战斗,皇上怎么反倒先投降了”的哀叹。
现在敌军已到城门外,国家眼看就要被灭了。
脑海里浮现出诸葛亮生前的最后叮咛,心里头真是感到无比难过。
瞅着太子刘璿,心里一横,直接开口说道:
太子别担心,就算我这把老骨头豁出去了,也得尽力帮您。
得拼尽全力守护好刘家的天下,
在黄泉之下,我也能对得起丞相。”
他们俩朝远方望去,
不知道哪天会离开这个世界,但好像也没那么上心。
第二天,钟会的手下突然反了,直接在军营里把他给抓起来杀了。
姜维一看局势不行了,就自己抹了脖子,死了。
钟会离世后,军营里乱糟糟的,士兵们一股脑儿地从里面跑出来,涌进了成都城。他们在城里到处放火,抢东西,还动手打人。
现在,刘璿正站在城门口盼着消息,却没想到也被突如其来的乱斗给拉扯了进去。
眼看着一队兵马扛着利刃,浩浩荡荡地冲了过来。
刘璿还没来得及问是怎么回事,就被一堆人乱刀砍死了。
城里头的男人女人还有小孩,全都被害了。
刘禅的大儿子刘璿,尽管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没法扭转大局,最后还是在混战中不幸丢了性命。不过,他到死都保持着男子汉的气概。
【最像父亲的儿子们又是怎么死的】
刘禅一共有七个娃,都是儿子。
除了那个在262年就因病离世的三儿子,也就是河西王刘琮之外,
北地王刘谌,是个对家人下手后自己也不留活路的狠角色。他干出了杀害全家然后自杀的极端事情。
除了太子刘璿,他是在前线跟着姜维时,不幸被敌军乱刀砍死的。
他有另外4个儿子,具体来说是这几个:
老二叫安定王刘瑶,老四被封为新平王刘瓒,老六呢,就是新兴王刘恂。
上党王名叫刘虔,他是七子中的一个。
跟老大和老三比起来,
他们的最终结果还算不错:
他们全都听了父亲刘禅的话,在271年他去世后,向曹魏投了降。
他们全家都搬到了洛阳,刘禅呢,被封了个安乐县公的头衔。
其他四个儿子如果按照常规的人生轨迹,大概都会在各自的封地上,小心翼翼地过日子,平安度过他们的余生。
尽管没啥权力和地位,
不过,刘禅选择了“无条件投降,没有半点挣扎”,
后来他真的安心投降了,一点乱子都没闹过。
很可能他会作为投降者,在敌国安稳度过余生。
然而世事难料,天气说变就变。
司马昭离世之后,
司马炎在265年时候,推翻了曹魏,自己建立了新王朝,把国号给换成了晋。
晋朝刚建立没多久,到了291年,就闹起了八王之乱,整个朝廷乱成一锅粥,四分五裂。
311年,刘渊的儿子刘聪带着军队去打晋国,几乎把晋国的主力部队都打败了。晋国的太尉还有好多官员,都被杀了个精光。
晋怀帝被抓走了。
这场战斗让王公贵族和平民百姓都遭受了重大损失,死亡和受伤的人数加起来超过了十万。
历史上有个大事件,人们称之为永嘉之祸。
那段混乱的五胡争霸时代就此拉开序幕。
刘禅的四个儿子以及他们的妻儿,在这场大混战中惨遭杀害。
从263年向曹魏低头开始算起,
儿子们这48年,也算是勉强撑过来了。
可以说他们挺倒霉的。
也可以说他们挺走运的。
说到底,他是那个已覆灭王朝君主的后裔,
国家覆灭,家庭离散,他却意外地在敌国获得了特别对待,被当作“福瑞象征”安置在了一块封地上,过着圈养般的生活。
虽然现在早没了当王子那会儿的风光无限,
但想必他们生活无忧,吃穿不愁。
生活条件远比普通老百姓要优越不少。
没想到过了五十年,竟然又遭遇了意想不到的灾难。
这只能说,是那些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人的无奈和悲哀。
【刘禅的三个女儿命运如何】
刘禅有三个女儿。
大女儿嫁给了当时年仅17岁的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263年的时候,诸葛瞻领着军队去挡住邓艾的部队。
然而,由于过分自信到了盲目的地步,
没有采纳尚书郎黄崇的建议。
要赶紧占领那些关键的地方,拦住敌人,别让他们跑到平原上来。
最终,邓艾大军一路猛进,直接击溃了蜀军的前线部队。
大战眼看就要打响,诸葛瞻满脸哀伤又愤怒地说:
我诸葛瞻这辈子,在外头没能把姜维给镇住。
在家里头,没能除掉黄皓这个祸患,
打仗冲锋却本事不够没能赢,败下阵来。
我这副样子,还有啥脸继续活在这世上呢。”
于是,我拿起武器,领头冲进了敌人的队伍里。
没办法,大局已定,扭转无望了。
望着满地倒下的蜀军士兵遗体,
诸葛瞻跟儿子诸葛尚讲道:
我们父子俩得到了国家好多好处和帮助。
最后还是没能除掉奸臣,拯救国家。
怎么有脸在死后去见列祖列宗呢。”
说完,他就和儿子一起冲锋陷阵,最终在战场上英勇牺牲。
老婆刘氏听到那不幸的消息,看着眼前这一片狼藉,
结婚后这些年,我虽然很少插手国家大事,但自从成了夫君的妻子,
便被他那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君主的忠诚深深打动。
刘某人现在心里啥念头都没了,觉得自己身为刘氏的后代,
现在老公和儿子都在战场上牺牲了,我哪还有心思一个人活下去。
之后,他把跟随自己多年的贴心侍女交给了军中的一位将领照顾,接着抽出了腰间的长剑,自己抹了脖子,就这样死了。
刘禅的二女儿嫁给了关羽的孙子,也就是虎贲中郎将关统。
由于以前关羽在争斗中斩杀了庞会的爹庞德,
尽管关羽已经去世多时,庞会一直对此怀恨在心。
当大军占领成都后,庞会立刻指挥手下冲进了关羽孙子关统的家里。
这时候,关统没在场,只瞧见他媳妇在仆人的护送下,急匆匆地往大门方向跑。
庞会一直记着以前那杀父的大仇。
接着,我就跟关统的夫人讲:
说的就是父亲欠的债儿子得还,今天我一定要灭了你们关家所有人,给我爸报仇。
说完,他拎起大刀,猛地朝那位满脸害怕的妇人劈去。
后来,我直接跑到城里去找关统,想快点见到他。
当看到关统在乱糟糟的场面里急着找太子刘璿时,
他手持长刀,猛地冲上前,一刀就砍下了关统的脑袋。
到这个时候,关羽的孙子一家已经遭到了灭门之灾。
刘禅有三个女儿,她们都嫁给了蜀汉的大臣费祎的儿子费恭。
然而他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所以后来的人对他了解不多,很可能他是在攻城战役中牺牲的。
看看刘禅子女的后来生活,就能发现些端倪。
首先,除了那三个因病去世和英勇战死的儿子,还有那个因女婿牵连而不幸离世的女儿之外。
刘禅搬到洛阳后,他那四个儿子也跟着过去了。
浑浑噩噩过了48年,日子过得还算安稳。
结果后来谁也没料到,就连那个俘虏了自己的晋国,最终也被消灭了。
4子在311年遭遇了永嘉之乱,结果不幸被杀。
说到那些将领,司马昭几乎把朝中重臣的后代都给杀光了。
从古至今,胜者为王,败了就得认栽。
历史上只有赢家和输家,那些被叫做“投降派”的人,
这不过是把自个儿的脑袋,暂时放在敌人那保管一下而已。
安乐公这个称号,说白了,就是靠祖宗打下的江山,将士们流的血汗,还有子孙后代的命换来的那点小打小闹、微不足道的东西。
说到死这事儿,到底有多让人害怕呢?
能让一个一米八的大汉毫无羞耻感地继续活在世上,
给出的原因居然是为了保护那一大帮人。
要是自己肯下苦功治理政务,多亲近有才能的忠臣,远离那些奸诈小人,
早年时风光无限,打下大好江山,怎会料到后来会变得任人宰割。
最终,背后留下了一条血河,但我们父子五人仍旧鼓起勇气,期盼能有个安宁的晚年。
这样的胸怀和胆识,真叫人由衷地佩服。
《三国志外传》——说说诸葛瞻《三国志外传》里头,有个挺重要的人物,那就是诸葛瞻。他是诸葛亮的儿子,这事儿大家都知道。诸葛瞻从小就很聪明,因为老爸是诸葛亮,所以他受到的教育和熏陶那肯定是不一般的。诸葛瞻在蜀汉那可是相当有名气。他不仅学问做得好,武艺也挺高强。大家都说,他真是继承了老爸的聪明才智和英勇善战。在蜀汉朝廷里,诸葛瞻也是深得人心,很多人都很佩服他,觉得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诸葛瞻一生做了不少大事。他带兵打过仗,也参与过朝政。虽然有时候他的决策可能有些问题,但总的来说,他还是为蜀汉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不少贡献。特别是他那种忠诚和勇敢的精神,更是让人印象深刻。总的来说,诸葛瞻在《三国志外传》里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的故事和经历,不仅让人感叹他的才华和勇气,更让人敬佩他对蜀汉的忠诚和付出。他的一生,可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百家说史品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