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车祸身亡的张雨生,你以为是醉驾、飙车,事情其实没那么简单

汽车 04-28 阅读:6 评论:0

张雨生,这个名字对于很多80后、90后来说,绝对不陌生。他的歌声曾经响彻大街小巷,《我的未来不是梦》激励过无数追梦的年轻人,《大海》至今还是KTV里的必点金曲。

1997年10月20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这位31岁的天才歌手永远离开了我们。车祸发生后,外界传言满天飞,有人说是醉驾,有人说是飙车,甚至还有人脑补出感情纠葛导致的轻生戏码。可真相到底是什么?事情远没那么简单。

张雨生的前半生

1966年6月7日,张雨生出生在台湾澎湖,一个风景美得像画的地方。他的家庭不算富裕,但挺温馨。爸爸张建民是个军人,妈妈张慧美是泰雅族人,天生会唱歌跳舞,家里总有点音乐的氛围。张雨生是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小时候跟着家人跑来跑去,9岁那年才在台中丰原安了家。

小时候的张雨生就挺特别,喜欢听西洋音乐,还爱打篮球、游泳、看书,算是个全能型的少年。1985年,他考上了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那时候他的梦想是当外交官,觉得自己以后能穿西装打领带,代表国家出去谈大事。

1986年,张雨生的妹妹张玉仙出事了。她才15岁,因为溺水意外去世了。这件事对张雨生打击特别大,家里人都说,他一夜之间像是变了个人。张玉仙生前特别爱唱歌,梦想当歌手,哥哥就决定替她把这个梦捡起来。他放弃了外交官的路,跑去学音乐,家里人反对,同学也劝,可他就是铁了心。后来他在大学里加了吉他社,还跟同学组了个叫“Thunder Spot”的乐队,开始在学校里唱唱跳跳。

1987年,张雨生代表学校去台大参加演唱会,嗓子一亮就被“Metal Kids”乐团的团长孙寰东看上了。后来他临时替补当了主唱,合作一拍即合。1988年,他带着乐团参加台湾热门音乐大赛,一下子拿了团体冠军和最佳主唱奖。这成绩直接让他被音乐制作人翁孝良挖走,正式进了乐坛。

翁孝良给他量身打造了《我的未来不是梦》,这歌一出来就火了,满大街都在放,成了那一代人的励志神曲。同年,他发了第一张专辑《天天想你》,卖了35万张,直接让他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1989年,又出了《想念我》,还演了电影《七匹狼》,演了个叫季晓华的角色,唱歌演戏两不误,风头一时无两。

服兵役那两年,他一边当兵一边写歌,还在报社开了专栏,记录当兵的日子。1992年退伍后,他不想再靠别人,自己搞了个原创专辑《带我去月球》。这张专辑卖得不好,但MV还入围了亚洲区的全美音乐录影带奖。同年11月,他推出了《大海》,专辑卖了600万张,主打歌《大海》到现在还是经典中的经典。

张雨生的巅峰时刻

1995年,张雨生开始转型做音乐制作人。他不想只站在台前唱歌,更想在幕后搞创作,给乐坛带来点新东西。他签了张惠妹,给她写了《姐妹》《听海》这些歌,直接把她捧成了天后。那时候,张惠妹还是个新人,可张雨生的眼光和才华硬是把她推上了顶峰。

1997年,他复出当歌手,录了专辑《口是心非》。这张专辑风格更成熟,歌词更有深度,可惜谁也没想到,这竟然成了他的遗作。

张雨生在音乐上的才华,不光是会唱歌,他还会写词、作曲、编曲,甚至还能当制作人。他的歌有种特别的力量,能让人听完之后觉得生活还有希望。他的作品数量不算特别多,但质量高得吓人,400多首歌里随便挑一首出来,都能让人听上好一阵子。

1997年10月19日,张雨生在丰华唱片公司忙新专辑的事,晚上又跑去果陀剧场看自己当音乐总监的舞台剧《吻我吧娜娜》。演出结束后,他还跟演员和工作人员聊细节,聊到半夜。离开剧场时,有人提议让司机送他,他摆摆手说不用,自己开车就行。

结果在路上,他看到一个女演员独自等车,心善的他就停下来,说顺路送她回家。这么一绕,时间更晚了,他也更累了。20日凌晨2点,他终于往家赶。那条淡金路沿着淡水河,路况不算复杂,但凌晨路上几乎没车,周围安静得让人犯困。

凌晨2点40分,他的车突然撞上了安全岛,弹回去又撞断了路边的电线杆。动静特别大,附近居民都被吵醒了,有人赶紧报警。救护车赶到时,张雨生已经昏迷不醒,送到医院时医生发现他头部受了重伤,胸腔也严重受损。急救团队给他做了心肺复苏和电击,总算保住了心跳,可医生跟家属说,他伤得太重,即使活下来也很可能是植物人。

11月12日,张雨生因为肺部感染去世了,31岁,正是一个人事业和人生刚要起飞的年纪。

车祸刚发生时,外界猜得特别多。有人说现场有呕吐物,怀疑他喝多了酒;有人觉得车速快,可能是飙车;还有人编故事,说他跟女友吵架心情不好,故意撞的。可这些说法后来都被推翻了。

救援人员说,现场根本没酒味,呕吐物是撞击后身体的自然反应。医生也解释,头部重伤容易让人呕吐,那气味跟酒精有点像,但不能证明他喝酒。警方查了监控和现场,最后得出结论:张雨生那天没喝酒,也没超速,完全是疲劳驾驶惹的祸。他连续工作快20个小时,精神和身体早就撑不住了,注意力一涣散,就出了事。

张雨生那天其实可以让司机送,可他偏偏选择自己开车,还因为乐于助人让自己更疲惫。他的好心和敬业,反而成了悲剧的导火索。这事哪是醉驾飙车那么简单,分明是工作强度太大、生活节奏太快害了他。

他的离开,乐坛的痛

张雨生走了,整个华语乐坛都懵了。11月16日,政治大学大礼堂开了追思会,几千个歌迷和同行去送他。张惠妹哭得站都站不稳,差点昏过去;他女友黄慧玲更是伤心到不行,当场说这辈子都不会嫁人。

他的父母在澎湖老家建了个“雨生园”,把儿女的遗物埋在那儿,后来还把旧房子改成张雨生故事馆,里面放着他的手稿、奖杯和录音带,歌迷常去那儿缅怀他。

1998年,他的遗作《口是心非》拿了第九届金曲奖最佳流行音乐专辑奖。2017年,他去世20周年,金曲奖又给了他特别贡献奖。他的歌到现在还活着,《大海》《天天想你》经常被翻唱,五月天这些乐团也做过纪念专辑。张惠妹每次开演唱会,几乎都会唱他的歌,说这是对恩师最好的怀念。

粉丝里有人自发办纪念音乐会,有人建了个网站专门收集歌迷写的文章和信。张雨生的妈妈张慧美晚年守着故事馆,接待来访的人,讲讲儿子的故事。她经历过丧女丧子的痛,可还是挺了过来,用自己的方式让张雨生的精神活下去。

张雨生他的死,也让人忍不住反思。疲劳驾驶这事,说起来简单,可背后是多少艺人拼命工作的缩影。那时候的娱乐圈不像现在有这么多保障,张雨生这种全能型选手,唱歌、创作、制作、演出,样样都干,忙起来根本停不下来。他的车祸,不光是个人悲剧,也是对行业的一个警钟:再有才华的人,也得有个喘气的机会啊。

网友评论